王立群与易中天的君子之交

时间:2022-04-13 07:07:20

继易中天之后,央视《百家讲坛》又重点推出年度主讲人物王立群。由王立群主讲的“读《史记》系列”,收视率节节攀升,一举超过当年的“品《三国》系列”,王立群因此声誉鹊起,成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王立群和易中天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都没上过大学而直接报考研究生,都是毕业后留校任教,都因为在《百家讲坛》讲历史而声名大噪。于是,自王立群成名以来,关于他俩的比较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起初,王立群和易中天似乎心照不宣,共同对关于他们的评论三缄其口,但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这种沉默被打破了。随着“王立群读《史记》”渐入佳境,他的语言也越发诙谐幽默,并且加入了一些时尚元素,“将爱情进行到底”、“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之类的话层出不穷,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不禁想起曾在品《三国》里说过“老鼠爱大米”、“黎叔很生气”这样话的易中天。

果然,不久就有记者采访王立群:“我们注意到,您最近的讲课用了很多时尚的语言,是模仿易中天的路子吗?”问者有意,听者无心,王立群随口说:“我的确是受到了易老师的启发,讲课过程中增加了新的元素,比如风趣、幽默、时尚,以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讲‘情挑文君’那集,我用了很多时尚的词汇:民营企业家、老总、高级私家车、劫财劫色……可以说比易中天还易中天!”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采访,令王立群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此后以“王立群比易中天还易中天”为标题的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各类媒体上,如此断章取义的报道无疑给之前“王立群、易中天之比较”又添了一把火。王立群心急如焚,他担心此事会愈炒愈烈,更担心的是:易老师心里会怎么想?

正当他感到百口莫辩之时,又一个意外发生了,易中天竟然亲自打来电话,开口便大笑说:“哈哈,王教授,你上了媒体的当了。”王立群心里的一块石头顿时落了地,易中天又说:“老王,应对媒体的采访,我倒有点心得与你分享:第一,一般不接受电话采访,因为不知根知底;第二,事前一定要采访提纲,即兴讲话有时会走火;第三,一般不接受独家采访,免得什么事没个互相印证。”听到这里,王立群对易中天的宽容和理解非常感激,也对易中天的学识人品更加欣赏。

这件事后,王立群回答媒体的采访变得机智巧妙起来。因为他曾把自己的讲课比喻成老少皆宜的“白菜”,有人立马又寻觅到了“好”话题,非常尖锐地问:“王老师,您不止一次把自己比作‘白菜’,而我们都知道易中天先生多次把自己比作‘萝卜’,不知道您这棵‘白菜’和易先生那个‘萝卜’有什么区别?”面对这个绵里藏针的问题,王立群从容地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然大家非要问个明白,我可以说,没什么区别,我们都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大众菜。《百家讲坛》是个大众讲坛,它就是要普及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识,我们这个萝卜、白菜是一样的,都植根于大地的,而这块大地就是广大观众。”十分精彩的回答,易中天知道后,也赞叹不已,他回应道:“我和王立群先生都是学中文出身却在《百家讲坛》讲历史,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把晦涩的史学经典向大众传播,使命和价值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比我讲得更细、更实,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分析,相当到位。这点,我个人相当敬佩。”

在媒体的“撮合”下,王、易二人反而更加了解对方,关系也更加亲密。终于,这两位话题人物在《百家讲坛》的一期特别节目里面对面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他们身上。节目录制现场,易中天和王立群手拉手走上台,恰似多年的好搭档,非常默契。节目开始后,易中天客串主持人来采访王立群,他笑呵呵地问:“王教授,你一个教文学的来讲历史,不怕别人说是公鸡下蛋吗?” 王立群反应迅速,微笑着反问:“你不是下在我前面吗?”易中天随即感叹道:“我不仅下蛋,而且是公鸡下鸭蛋,还客串起主持人了。那我们就下我们的蛋,让别人说去吧。我们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全场观众一片爆笑,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他们传达的一个信息:我们做自己的学问,讲自己的课,互相敬重,至于好事者怎么比较,怎么评价,任由他去吧。此时,节目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和谐,两位讲历史的当代学者之间嬉笑调侃,不禁让人想到在江边渔船上对饮的两位老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人相轻,自古始然,但是在当今两位知名学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惺惺相惜的文人相“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看待同行或竞争对手时,心态中能够多一些“亲”而少一些“轻”,那么我们的天地将更宽广,活得也会更轻松、快乐。

E-mail:

上一篇:你是否竭尽全力了 下一篇:乐于助人的一代大师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