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时间:2022-04-13 05:45:37

280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80例多发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急诊救治措施与临床结局。结果:280例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57%(262/280),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43%。主要致死原因包括高位脊髓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心肺损伤、严重肝脾破裂伤、特重型颅脑损伤等。死亡时间分布:入院前死亡5例,抢救室死亡4例,术后死亡9例。结论:急诊科应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确定抢救顺序,把握最佳急救时机,采取一体化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急诊救治; 多发伤; 手术; 成功率

doi:10.14033/ki.cfmr.2017.6.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100-02

Analysi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28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ZHANG Li-m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6):100-10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Method:280 case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patients’ clinical data were selected,they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6,an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summarized.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n 280 case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was 93.57%(262/280),18 patients died,and the death rate was 6.43%.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cluding spinal cord injury,multiple organ failure,severe heart lung injury,severe liver and spleen rupture,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Time distribution of death:5 cases died before admission,4 cases died in resuscitation room,9 cases died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Emergency department shall be timely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disease,determine the order of the rescue,grasp the best time to first aid,take an integrated treat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life.

【Key words】 Emergency treatment; Multiple injuries; Surgery; Success rat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Emeishan,Emeishan 614200,China

C动车数量的增多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引起了交通拥堵等问题,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由此而造成的多发伤也不断增加。另外,还有一些意外灾害,如工伤、高处坠落等也会导致多发伤,患者不仅病情严重,而且进展迅速,一旦未得到及时救治,很容易致残或者致死[1]。笔者所在医院分析了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280例,男163例,女117例;年龄13~80岁,平均(41.6±4.8)岁;致伤原因:火器伤1例,挤压伤8例,严重烧伤9例,爆炸伤6例,斗殴刀伤28例,机械碾轧伤31例,高空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伤159例;受伤部位数量:2个部位受伤26例,3个部位受伤132例,4个部位受伤99例,5个及以上部位受伤23例;病情严重程度(用T1,即创伤指数评估):轻伤28例,重度伤56例,危重伤149例,极危重伤47例。

1.2 急诊救治方法

1.2.1 院前急救 到达现场的急诊医生要先全面评估病情,判断对患者造成最大威胁的损伤,从而确定处理要点。采取心肺复苏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将患者的凝血块、口腔内异物清除,为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可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放置口咽导管,借助简易呼吸机或充分供氧辅助呼吸。对于合并创伤性休克者,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并补液,输入晶胶体加以扩容。发现开放性伤口后马上包扎止血;固定骨折;使用凡士林纱布为开放性气胸患者封闭伤口;开放性颅脑损伤者应重视脑组织的保护,防止脑损伤加重;对于腹部开放性损伤且肠管外露者,需使用碗、盘等保护外露组织。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护送患者安全入院[2-3]。

1.2.2 院内抢救 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后,行心电监护,并认真评估伤情,在抢救的同时询问既往病史并查体,初步加以诊断。建立补液通路扩容,使患者的循环、呼吸系统维持稳定,并且进行配血与手术准备。由急诊科负责联系各个临床专科共同会诊,并向辅助检查科室发出通知。若患者病情严重,各相关专科可将会诊地点选在CT室,检查患者的重要部位,如躯干、颈、头等,尽快得到检查结果,方便专科医生阅片和判断病情,发现对患者生命造成最大威胁的问题,制定手术方案[4-5]。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80例多发伤患者从受伤至入院的时间平均为(47.6±4.1)min,停留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平均时间为(32.6±3.4)min,早期准确诊断者267例,占95.35%,抢救成功者262例,占93.57%,其余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43%。主要致死原因分布见表1。死亡时间分布:入院前死亡5例,抢救室死亡4例,术后死亡9例。

3 讨论

在同一损伤因素作用下,患者机体至少两个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并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就是多发伤。造成多发伤的能量损伤较高,多个部位、脏器和系统都可能受到伤情累及,其特点包括漏诊率高、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病情进展快等[6]。成功抢救多发伤患者、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就是尽早、准确地对伤情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时应遵循的原则为“边查边治”,全面、准确、快速地作出诊断。先简单询问伤者的病史,检查脊柱、四肢、胸腹、头等重点部位,同时还要检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胸部、心脏、神经和动脉等。依次进行观察、触摸、穿刺,降低漏诊及误诊率。为明确诊断,需要对患者实施B超、MRI、CT、X片等几项必要的检查,同时要把握好检查时机,尽可能就近、就地检查,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7-8]。

为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必须尽早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每一位急诊医生都要认识到患者伤后“白金10 min”的重要性,如果已经错过该时机,则要把握好“黄金1 h”,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循环与呼吸功能障碍是救治多发伤患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急诊医生应尽早为患者开放气道并建立人工气道,主要方式有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之后才能实施机械通气和完善手术准备[9-10]。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通过输注药物来改善组织供氧与组织微循环,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确保将其安全送入医院。在抢救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时,不仅要对其循环休克状态加以纠正,还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11]。急救人员要尽可能将院前时间缩短,开展确定性救治,全程采取院前、院内与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的救治模式。实施手术抢救时,因为患者的多个部位均受到损伤,病情复杂,各相关科室在决定手术顺序时可能出现矛盾,这种情况下要组织临床会诊,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首要目的,科学制定手术方案。具体的损伤部位决定着手术抢救的顺序与方式,心包切开术、剖胸剖腹探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开颅清除血肿减压、清创缝合等都是常用的手术方式[12-13]。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不止一种,那么要分组同时开展手术。如果患者由于全身情况差、伤情严重而无法耐受大手术,需要先控制损伤,使出血减少或停止、肠源性污染降低,避免发生以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低体温为主要表现的三联征,等待患者体征平稳后,再进行二次确定性手术[14-15]。

本次研究中,经过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280例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57%,其余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43%,主要致死原因包括高位脊髓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肝脾破裂伤、特重型颅脑损伤等。综上所述,救治多发伤患者需要把握好急救的整体性与时效性,急救人员要依次对伤者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抢救与手术治疗,注重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合作,以获得最佳急救效果。为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急诊科应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确定抢救顺序,把握最佳急救时机,采取一体化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包龙,丁礼,凌伟华.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5,24(7):95-96.

[2]韩海涛,贺炎平.56例多发伤急诊救治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2010,15(3):78-80.

[3]郑少红.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2):71-74.

[4]张绍权,韦武延,柏星海,等.556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临床分析[J].蛇志,2015,19(3):218-220.

[5]胡雨云.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12):214-215.

[6]刘爱军.89例多发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8(27):89-91.

[7]洪t纯.多发伤的特点与处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1(7):121-122.

[8]黎文豪,林烘峰.多发伤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6(13):125-126.

[9]胡强,戴领.院内急救规范对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13):65-66.

[10]马培炳,刘燕.基层医院多发伤早期救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1,16(4):75-77.

[11]姜洪,吕秀春,杨清江.多发伤致伤相关因素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20(9):102-104.

[12]刘亮,张森.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98例临床救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35-36.

[13]杨欣,李能平,卢小兵.1020例重度创伤早期急诊救治的回顾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25(1):58-60.

[14]孙守松,尹琼玉.127例急诊多发伤救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11):105-106.

[15]陈刚,李江华.64例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9):150-151.

(收稿日期:2016-10-29)

上一篇: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