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时间:2022-04-13 02:56:22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施工企业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现场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如何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前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现场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施工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理解业主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满足业主要求并争取超越业主期望。

领导作用:现场质量管理的领导者应该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并保持使职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参与为企业带来收益。

过程方法:将施工的各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施工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

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总体业绩应当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目标。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决策应该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与原材料供货方互利的关系:企业与供货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1.2现场质量管理遵循的总方法

现场质量管理应该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着重控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方法

2.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严格把好材料关,在材料采购时要始终坚持质量求好不求差,价格求低不求高,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从而使施工现场管理有序进行,使工程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现场的管理者及技术人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掌握和熟悉各种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及规范是材料供应的依据,严把材料质量关。

2.1.2各种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双控材料还要有试化验单,部分材料要有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推荐证书,这方面的材料是必须得到保证的。

2.1.3把好材料,构配件等的质量关,认真执行配合比,发挥监理的监督及指导作用,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1.4做好交底工作,让大家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工作有程序,定好奖罚的规章制度。

2.1.5各种材料进入现场时,必须立即检查,这种检查是观感检查,要实测实量,检斤检尺,发现不和格要立即予以处理,直至退货。

2.2施工中的跟踪检查

施工过程中,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时间长,为此,各级管理人员仔细抓好每一道工序的检查,不合格者坚决返工,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都须严格把关,定期召开现场会,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2.2.1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同的工序采取现场检查,量测、目测、测量、抽样试验等方法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班组互检,专职质检员的检查),监理后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2.2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事后是无法检查的,这方面要有文字的记录,责任人相应都应签字。

2.2.3分项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这方面的工作,除了施工单位要求之外,应听从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

2.2.4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整改。

2.2.5对各种检查、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检查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认真、完全处理好,不能留下隐患。

2.2.6建立健全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及控制系统,必须保证其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地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对重要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要做为重点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控制;及时检查与分析资料。施工过程中,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都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组织有关方面研究,确认其必要性后,由监理工程师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

2.3做好事后检查

对完成施工过程所形成的产品质量控制,是围绕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评定为中心进行的,它包括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联动试车或设备的试运转;单位工程或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事后检查也是一种积极的检查,在事前和事中的两个检查中,虽然我们努力了,但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事后检查中发现的。发现问题,必须采取是措施及时处理。例如,一面砌体砌完了,即结果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如果不合格,就必须得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应重点抓好分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这样可以保证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重要的分项及分部还应请相关的人员参加检查及验收。

2.4对分包商的管理

目前工程中分包的工序非常多,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共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分包商进场时,协助监理工程师向分包商交代清楚各项程序,并要求分包商严格遵照执行,若发现分包商在执行过程中有违反规定程序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鼓励分包商参加工地的会议,分包商是否参加工地的会议,通常是由施工单位决定的,应鼓励分包商参加会议,以便加强分包商对工程情况的了解,提高其实施工程计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检查分包商的现场工作情况,严格监督分包商执行合同和认真切实实施分包工程,保证分包工程质量。

2.5其它方面

各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奖罚分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检查,确保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简称为4M1E。因此,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当然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措施以及相关方面力量共同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重点强调还是人的作用,人是直接参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

结语:

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建利: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安全,2010年,第10期。

[2] 王存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三原则,山西建筑,2009,第4期。

[3] 单兆江: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科技创业月刊,2011,第6期。

上一篇: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试论水泥搅拌桩在公路软基加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