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庸,做理财

时间:2022-04-13 04:56:25

谈中庸,做理财

不偏之渭中,不易之渭庸。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无往而不胜。做人、做事如能恰到好处的趋于中庸,行正轨,把尺度,则成功如天成。理财亦是如此。人生各阶段所需够用即是理财成功。细而言之:先确定保险保障,再留出日常所需,然后确定人生各阶段理财目标进行打理。长期不动资金用于追求高额回报,提高生活质量。攻守兼备中方显理财中庸本色。

理财的中庸之道

在2007年市场过热的背景下,大家难免随波逐流的持有过多的风险投资产品,时至今日,基金折损一半的人大有人在。

我作为工行的客户经理,10年理财从业经历,出于对客户负责任的考虑,在上证6100点的2007年9月至10月底,先后三次提示客户减仓直至出仓,躲避风险(这与当时政府多次提示大家股市有风险是保持一致的)。2007年11月28日,当看到客户开始在低位赎基金时,及时提示客户冷静分批进场,把握反弹机会。2008年1月11日第二个6000点再次提示客户注意风险,基金减仓出仓。2008年春节以及3月中、6月中的上涨行情,直至其间隔的下跌行情,再到同年9月22日2270点至10月底的1660的下跌空间,我都做了适当提示。在此公布这些数据只想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让大家领略到市场规律的可循性,对未来多一些信心,让被暂时套牢的基金持有者踏踏实实的睡觉。所谓技术分析、政策分析其实也少不了中庸的感觉。之所以强调是个感觉而非理论,缘于中庸本身并无定法,只是趋于相对平衡的把握和对极端过后的纠正。譬如:当市场过热,国家的紧缩政策会随之而来;通俗讲,牛市到了让人感到像在捡钱的不安阶段,一定有个相反的过程来跌出平衡。反之,当股市的人气降到了底点,总会有人悄然进场。物极必返--寒来暑往、牛熊变化、处世人生,无处不中庸。

谈基色变、退避三舍不是办法,冷静睿智的看待市场,您会发现投资基金和股票的乐趣在于:熊市比牛市还‘牛’。对于基金持有者来说,熊市里,基金易赚的是份额,是牛市扩大再生产的极佳准备,而这个准备并不需要大量的额外现金,只要在理财目标中的投资区计划内,周而复始的运转就足够了。我在为客户提出的投资建议中,永远强调基金定额定投方式的重要。以此方式长期来看,就是基金投资的最中庸方式。

具有中庸特色的金融产品

一、前一段,闹了很大风波、遭大量投诉的投资连结产品,实际上是一项很好的盈利工具,只是购买者一时没有掌握方法,缺乏正确引导罢了。现在有些银行取消了此类产品发行,实在可惜。拿工行销售的太平投连产品来说,风险大时放在避险帐户里赚稳定收益,市场跌的差不多了,再分批转回风险帐户里赚份额、赢差价,来回不但没有手续费,每天都可以转换,非常方便,涨也高兴,跌也收获。涨时见到的是收益,跌时收获的是份额。

二、如您不愿操心,继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后,保本混合基金可算是稳中求利的上好选择。如近期正发售的:南方避险保本、南方恒元保本、国泰金鹿保本二期、交银施罗德保本等。如两三年内资金不等急用,在现行市场大跌后的相对低点,考虑保本基础上能期待一个未来高收益的机会,且又具备可择机随时变现的灵活优势。多好的攻守兼备的投资工具啊?!

复杂多变、喜忧参半的2008年终于过去了。2009年的春天来了。也许,春分前后还有躁动,春夏交接中还延续着绿波的荡漾,那么,在秋色的掩映里, 2010年-2011年的期盼中,您做好准备了吗?

(何革莉工行和平里支行营业室客户经理)

上一篇:北京银行荣膺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零... 下一篇:投保必知的三大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