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战

时间:2022-04-13 01:37:00

业界的首脑们不停的表达着对“云”的失望,但各种各样的云服务却滚滚而来。

曾经有这样一种夸张的说法,这个世界未来只需要5台计算机:谷歌、微软、IBM、雅虎和亚马逊,它们可以从网络上提供你所需的所有计算能力――这是“云计算”这个词过去的含义。现在这种云计算的概念已不再新鲜了,人们觉得把原先那些普通的技术产品到“云”中镀一下金会更加有趣。

虚拟的“云”

对于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今的“云计算”火热可以堪比2000年的“电子商务”。然而,中国中小企业对于云计算的使用情况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乐观。有人公然指责那些推销云计算服务的人:“走开,别在这里行骗了!”

云计算在每个行业的应用都是革命性的,而对中国来讲,需求范围更广。但是“风起云涌”的云概念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云山雾罩”。作为非技术人员,能听明白一些基本概念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到现在,大部分普通用户对于“云”其实还“晕”得很。云安全、云存储、内部云、外部云、公共云、私有云……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不断冲击人们的神经。

真要普及云,就得打很多比喻。云是很多资源的聚合体,因为多而且密集,所以有着价格质量的优势,和规模优势。和云的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端”,就是接入用户的那部分。云是实现的方式,端是用户获得云的渠道。

所以:云是自来水厂,端就是水龙头;云是电厂,端就是家用电器;云是电视节目,端是电视机;云是中石油,端是加油站;云是中移动,端是神州行;互联网也是云,端就是上网的电脑。云是内容,端是浏览器。

云和端往往互相依存。一个没有端的企业,云起来也不太容易。百度和360闹翻,那是因为在端领域,百度有了短板;360没做起云搜索,也是缺少搜索技术和资源的积淀。

做云的,除了搜索,很多人还看不明白,看不清楚。这个圈子里,有把人忽悠晕,捞一票的;还有野心勃勃一统天下的云;浪潮集团出了个云海,既不是私有云,也不是公用云,他们要做行业云。

在全球,谷歌得云,微软得端,苹果云端兼得;在中国,百度站在云里做着端,腾讯在端里看着云;阿里和百度在云中大战,腾讯和360在端上暗战。

“云”未必美

正是由于完美的云计算模式还未出来,所以国内外的IT企业们仍在“努力”。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些人是真的在努力,有些人则希望借云计算机遇“新瓶装旧酒”,达到推销自身产品的目的。

事实上,云计算已经把目前的软件商划分成了两大领域,一种是互联网性的软件公司,一种是传统的软件公司。而由于云计算具有互联网的天性,因此目前比较成功的云服务商出身都是互联网型的公司。而为了显示自己与传统软件商有区别,很多云服务提供者把自己的公司名字都加上了“.省略、等。

这两大领域厂商的互相抨击也一直没有停止,传统软件商认为,互联网型的软件上没有“真功夫”; 而互联网型的软件商则认为,传统软件上缺乏“互联网基因”,做云计算产品有天生的瓶颈。

云计算的理想状态是“云计算供应商必须通力合作,不得利用其市场地位把用户锁定在自己特定的平台内、限制用户选择云计算供应商。”但目前,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环境中,离这种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商人的终极目标是“利润”,而垄断意味着高利润。

在国内,这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还大量存在,比如用友的平台不能跑金蝶的软件,而金蝶的平台也不能和用友的软件相兼容。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也只能在部分领域逐渐开花。

轻易碰不得

为了能搭上云计算这班快车,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向云计算靠拢,不管是大型的传统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还是IT解决方案提供商,甚至连互联网公司都在转型,宣称自己能提供云服务。还有一些专门为云计算而成立的公司。

北京锋迈正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为云计算而生”的公司。2009年锋迈正德成立时,立志为用户提供国内领先、具有创新性的云计算服务。锋迈旗下产品包括号称可以让用户在“没有微软的办公环境”下工作的“办公云”,和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基础设施资源的“基础设施云”。

尽管创办者当时的预期很美好,但是他却没有预料到,云计算更像洪水猛兽,尤其是在中国,如果不具备完善的实力,它必然将你吞没。因此,好景不长,锋迈正德在运营了七、八个月之后,终因用户不足、运转资金极度匮乏而关闭。

像锋迈正德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并不罕见。任何一家尚在存活的号称提供云服务的公司,没有一家过得舒坦。即使是金蝶友商网、用友伟库网,甚至八百客、恩新科技等都在挣扎。

没钱 别碰云计算“没钱就别碰云计算!”这是金蝶友商网市场总监王冠雄给大家的忠告。

“云计算是有前途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到大规模用户爆发的阶段,你就不会成功。”原北京锋迈正德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刘黎明也表示。而实际上,锋迈正德正是由于缺少资金做研发和市场推广,只得在投入了20万元后黯然离场。

那么,有钱就能随便碰云计算了吗?当年,阿里巴巴曾花费数亿元人民币投入SaaS,至今也未见成功。如今,马云自从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大会上宣布成立“阿里云”之后,阿里云就一直没有和业界见过面,业内人士纷纷猜测,“也许马云真在‘十年面壁’了,不知何时才能看到阿里云绚丽登场。”

“事实上,目前活跃在云计算上的企业,都是些财大气粗者,比如Google、IBM、微软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是,虽然Google宣传的是“公有云”,但并不通过这项业务去盈利;IBM目前主推面向大型企业的“私有云”;微软则左右为难,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能成功。

事实上,在理想状态下,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需的经验管理服务都能通过优势IT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开放平台”自由方便地获取。但要建设这样的大平台,需要具备品牌社会声誉、长期战略决心、纵贯供应链的产品开发和交付能力、基础架构能力、SaaS服务运营能力、开放平台建设能力、大量小企业商业模式资源和一定优质客户群积累等,具备这8大条件的公司才能完成。“毫无疑问,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企业。”业内人士如是说。

毫无悬念,云计算必将打破传统的IT产业格局。目前云计算产业还是战国纷争的状态,互联网、软件、硬件、服务的各类巨头,都想成为未来云计算的提供商,直接掌握庞大的用户资源。一个产业真正做到成熟,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价值链,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工。云计算版图还远未形成。

上一篇:新疆兵团上市公司大点兵 下一篇:“超级网银”亦喜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