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2 11:24:20

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保的大力呼吁,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起点。在社会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的探讨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越来越加重。作为设计行业的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的同时应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如果要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标准,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撑和设计经验,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住宅建筑布局和体型系数、建筑平面设计、建筑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等方面的因素。只有在住宅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才能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设计;规划;节能;环境;住宅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新形势下对住宅建筑设计实施节能措施的必要性

1.1始于国情

在我国,能源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已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成为现代的焦点话题。当前,建筑耗能位居首位,而和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住宅建筑.如果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能降低能耗,促进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就可以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据悉,国家已实行了一系列的国家和地方节能标准,并出了不少相应节能标准构造图集和技术措施以及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但是,节能并非侧重于施工和监管,节能理念应当贯穿于住宅建筑设计全过程当中。

1.2行业要求

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是依据我国国情:人均能源不丰富;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引发的问题已经逐步凸现。据统计:如果综合考虑住宅使用中的耗能和建材耗能,住宅总能耗占全国能耗的37%,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加大。这使得行业不得不需要对行业的发展、标准作出规范和要求。

2.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如何运用节能措施

2.1我国住宅建设节能设计的现状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其主要表现为: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只顾外观美观以及奇异性,忽略住宅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耗能。②保温结构技术应用不广泛。

2.2在实际中如何运用住宅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1)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节能措施。住宅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旆一般分为建筑形体、建筑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其中不得偷工减料也不得以次充好,才能保质保量,初步实现住宅建筑的节能。

(2)节能住宅建筑中遮阳设计。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如何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节能?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中常用的节能遮阳的基本形式有:①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②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向和西北向窗口。③综合式遮阳遮挡效果较好,能遮挡高口。

(3)节能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化系统植物。绿化植被,有遮挡阳光、净化空气、滞尘降噪等诸多功能,在住宅建筑本体上充分考虑统一设计能达到很好节能减排的效果,被被称为“绿色空调”。住宅建筑物绿化系统分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花园几种方式:屋顶绿化推荐采用植被屋面,此方式具有荷:垂直绿化(指外墙绿化),此方式能起到隔热作用,达到改善室内空气。

(4)节能住宅设计中空间空气对流设计。在住宅的平面布置设计时需注:门窗的位置、大小、户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空气对流和穿堂风的组织,避免气流的转折,使气流通畅均匀。自然通风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热舒适、降低气温,为主动的调节措煎,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生态作用。

(5)景观设计在你住宅建筑中的节能应用。在多个住宅建筑体的场地中景观设计和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景观设计是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纬度。气候特点、风向类型进行植物配置,在不同的季节为建筑提供良好的通环境;它还可以结合门窗位置设计场地和绿化,借助树木形成的空气流动来提高建筑室内通风效果。2.3另外,住宅建筑节能措施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

(1)住宅建筑节能须与居住舒适性相统一;住宅建筑节能应采用结构是多层砌体房屋和多层及高层剪力墙结构。由于抗震堵所承受的水平剪力是通过楼盖的传递来实现的,故对楼盖的刚度要有一定的要求。从整体上来说,作为楼盖支承点的抗震墙的间距必须有所限制,因抗震墙的间距直接影响楼盖的平画刚度。抗震墙闻距过大,楼盖可能变成弹性的,会使抗震墙受力不均,影响抗震墙内力的发挥。对于长方形平面且房屋较长的建筑,由于温度应力及楼面混凝土收缩应力对楼层的影响较敏感,此时希望抗震墙在纵长方向对楼盖的约束不要太强,否则容易在楼盖中部产生裂缝因此规范中规定“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宣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3.住宅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

3.1住宅建筑的布局以及体型规划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以及建筑功能等多方面因素,从建筑的布局、朝向、各季节主导风向等多方面原因进行设计规划,因为对于住宅建筑所涉及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住宅建筑的能耗,也对于采用节能措施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因素至关重要。比如说在住宅朝向的选择上要选择南北朝向,避免东西朝向,这样可以达到夏季自然通风、冬季阳光照射时间长。考虑到节能的需要,要尽量避免建筑的凹凸形体情况出现,采暖居住建筑体型系数要控制在0.3m以内,住宅的进深要进行扩大,一般在10~14m为最佳,住宅长度一般控制在55m左右较好,

3.2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发展空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产品的更新,人们对住宅的功能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建筑的设计当中,就要对今后改造的可能性进行兼顾,使房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如对楼体接层进行预留,对管道空间的预留都能够延长建筑

的使用时间。

3.3提高住宅层数与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成正比关系。但是,节地的曲线,并非始终星直线上升。当住宅达到~定数量的层数,容积率增加就显得缓慢,因为住宅用地由住宅基底用地和住宅日照间距用地两部分组成,住宅层数增加只能重复利用住宅基底用地,随着层数的增加,日照间距仍要扩大。所以.一般由低层升至多层,节地效果最为明显,至中高层,效果尚可,至高层,节地效果并不明显,节地曲线呈平缓状。不同层数住宅,优缺点的比较。①低层:居住环境较好,建设用地耗量大。②多层:箝地效果较好,能营造较好的届住环境。③中高层:节地藏果最明显.当18层以下布置—个安全出口、使用一部电梯时,影响造价较小,登高远眺、视线扩大。④高层:能节省建设用地,做好居住区的环境,外部空间通透.视野开阔。但是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口常维护费用大。高层住宅巾的居民,有远离地面、束之病阁的心里感受。因此,在城市边缘地段、山坡地、风景区宜建低层住宅;中小城市宜建多层住宅少量中高层住宅;中大城市宜建巾高层住宅,少量多层住宅;特大城市宜建高层和中高层住宅。

4总结

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在当今这个需求更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受也变得尤为敏感。而为了使人们在舒适居住的同时,同时又要满足使用要求并达到经济合理,还能享受自然带来的美感,并且改善对资源的消耗,促使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在建筑的设计当中就要对生态策略进行融合,才能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浅谈无为大堤防御特大洪水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 下一篇:浅谈园林观赏树木移植和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