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时间:2022-04-12 09:23:00

巧用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摘 要:好的导入如磁铁,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数学课导入方法有:情景导入、活动导入、生活导入、实践导入、设障导入、设疑导入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多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入教学

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好的导入。好的导入如磁铁,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数学课堂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下面,我就初中数学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我在引出负数概念时,运用了多媒体放映事件:北方的一个小男孩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生2:零下15摄氏度……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活动导入,引出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引出新知识。例如:我在讲授合并同类项时,做了下面活动: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生1:一共8.3元。(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后,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师:为什么?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其实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生活导入,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加法时,我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学生讨论)

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化难为易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我上七年级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时:

师:我们班一共有5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五、实践导入,享受快乐

实践导入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然后问这三个内角是否能构成一个平角?从而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就能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六、设疑导入,悬念吸引

设疑导入是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我讲授全等三角形判定时,先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老师的悬念引起了学生的种种遐想,学生很想探个究竟,顺此便导入课文。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①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③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巧妙的教学导入,会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多探讨、多实践、多尝试。

参考文献

[1] 蔡鹤.《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 任勇.《初中生学习法与能力培养》.

上一篇:新课改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新主人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