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阶梯

时间:2022-04-12 04:55:27

美国历史学家Paul Fussell是个英国通,他认为英国在18-19世纪殖民扩张同时催生了名为“英国人四海为家”(British Diaspora)的现象。或因为吃不消英国本土的许多社会问题(阶级意识、贫富悬殊,或者出身上流贵族的性压抑),或一心想冒险,很多有才华的英国人选择自我流放,像小说家毛姆去了南洋,诗人格雷夫斯去地中海的马约卡,思想家赫胥黎去了美国加州,还有奥威尔则在缅甸和印度。他们的流浪,让莎士比亚、圣经、绅士风度、英式冷幽默和想象力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对中国人来说,这些远征者的影响力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显现:赫德自1863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45年来在腐朽的旧帝国中创造出唯一一个廉洁而高效的衙门;戈登则应清政府邀请,训练军队帮助镇压屠戮无度的太平天国;叶锡恩在香港一直为社会底层人民争取权益……如果说,输出价值观的国家才能称为“超级大国”,那几乎可以定论:无论是“日不落时期”的英国,还是偏安英伦三岛一隅的英国,都无愧于这个称号。

莎士比亚

我们对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熟悉程度如同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可甚至两位作者的命运——莎士比亚和曹雪芹的人生经历也惊人相似: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年少时家道中落,看遍世态炎凉,只是莎士比亚在开始创作文学悲剧的时候比曹雪芹还早了一百多年。说我们了解西方悲剧是从莎士比亚开始也不为过,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发疯、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了真爱而凄美殉情……尽管曹雪芹并没有看过莎翁的著作,但也许是悲剧的共通意识,让他们的作品里都呈现出了类似的状态,对人性的悲悯,对社会的悲愤。

雪莱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这句出自他手笔的诗句让我们想起曾经许多次校园作文的结尾。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即使一个没多少文学修养的人,也一定会知道他的名字,除了我们的学生作文,他的诗作还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我们手写版的情书里。上世纪80年代,当保守空气里长大的年轻人开始涌动着文学与爱情的思潮,浪漫的雪莱是一针适时的催化剂。

拜伦

1909年出版的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第一本外国诗歌翻译集,上世纪初,中国人就在诗句中看到这个人物——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更像一个侠客。中国人最熟悉的则是长诗《唐璜》中描绘的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一个“拜伦式英雄”。而他自己也在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中闹革命,亲身演练诗中的文字——为了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狄更斯

他的《双城记》给了文艺电影一个万能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中国人总是迷恋好词好句,这种从学生时代培养的山寨精神会不断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创作,这位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家的作品可以没有看过,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万能语句的吸收。

王尔德

他曾说:“一个吻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生命。”法国巴黎拉雪兹公墓管理方在2011年颁发新规定:游客今后不得在王尔德墓碑上留吻,因为“这些吻足以摧毁作家的墓碑”。王尔德客死法国,英国为他立了纪念碑,法国建了公墓,爱慕他的人在法国吻不成,可以去英国吻,这世上还没有哪个男人得到的吻比他多,尽管他死了一百多年。在献吻的人群里,男性的身影时被发现,因为这位知名作家是同性恋平权运动史上的关键人物,虽然中国还没把同性婚姻合法化,但起码同志已不会受到那么大歧视了,王尔德的同性恋官司不同于他对文学的贡献,它宣示的是爱情的权利。

毛姆

这一位跟中国的渊源颇深,因为辜鸿铭同志曾经狠狠地奚落了他,据说还把送的诗送给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毛姆对中国的好奇,由毛姆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面纱》就是讲述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对青年到达中国乡村的故事。毛姆的作品一向冷静而清醒,有时又带点疯狂,但毫不冷血,而是展现人性真实的一面,张爱玲也酷爱读他的心理分析。就像《面纱》,“于无依无靠的时候爱上一个唯一可以爱的人”,这究竟是不是爱情?爱情的发生和脆弱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更是展现完全,适合有强大自由意志的人来看看,小女生看了却容易对爱情绝望。

《哈利·波特》

不只是小孩,很多大人看过之后也一厢情愿地认为,火车站的墙壁是可以穿越的,猫头鹰是可以送信的,咒语可以让真人变成石头的……这系列的小说被翻译成七十四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多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离婚女人变成最富有的作家——这就是文字的魔法吧。该片在中国上映时,不用一句广告宣传,首映四天全国票房就达到1.9亿元。除了书和电影,还有漫画、服装、文具等大量相关产品,完全不放过中国影迷的钱包。

BBC

在新闻报道方面,BBC的特质是不偏激,不猎奇,不追求独家新闻,只追求最准确的新闻。它有自己的传播学哲学,这一套与英国的科学精神一脉相承。通常对事件的叙述,剔除情绪判断,不用形容词,故意不批判或赞扬,只客观地列出事实证据,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而在节目制作方面,BBC的节目兼顾知识性、启发性、娱乐性,五大频道大部分节目都是自己扎实的制作。天文地理,考古历史,光资料搜集,雇的专家已车载斗量,其纪录片最动人是片末长长的工作人员名单。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与BBC的差距比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还大,但近日引起热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操作拍摄的那股认真劲头、四处请教专家的那份严谨,制作人想必受BBC影响甚深。

《卫报》

在英国报纸纷纷走抢眼球、猎奇的小报路线时,只有少数几张仍然坚守着大报的风骨,《卫报》就是其中的翘楚,一字一句力求精确严谨,中间还进行了便携化和全彩色的改版,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的全彩改版让它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声誉,中国同行们显然很快得到了启示,也纷纷增设了全彩色印刷的版面。一位在英国研究媒体的教授说,在伦敦,只要看一个人读什么报,便知道他属于哪个阶层,中产手里拿着的一定是《卫报》,绝不会是《太阳报》。

《Wallpaper》

1996年创刊,最初的目的是做一本对现代设计业具有权威话语权的杂志,包含建筑、现代设计、时尚、旅行、食物等话题,希望能展现一种全球性的生活方式,这定位加上创始人Tyler Br?lé视金钱如粪土的脾气,使得《Wallpaper》迅速成为一本杂志业内的权威:想要生活得更好,就要看《Wallpaper》。1997年Tyler将《Wallpaper》售予时代华纳,自己则担任编辑总监至2002年,杂志至今几易其帅,但一直在业内获奖无数,现已成为每期超过四万份发行量的艺术类杂志,不仅在同业间独占鳌头,也被中国的杂志从业者奉为“红宝书”之一。

《Monocle》

上面说到的Tyler Br?lé离开《Wallpaper》后,2007年就创办了它,兼任杂志主编及公司主席。该杂志曾被形容为“挑战媒体业每一条现存智慧”,目前全球发行量为15万。最初,它想成为时髦版的《经济学人》,但现在它的读者可能是设计系的学生、银行家或者外交官。

Tyler认为自己庞大的读者群是希望花钱买一种身份认同,买一份能说明自己的杂志。这也是他坚决不进入App Store的原因:“因为当你用iPad阅读,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看的是什么。”

2009年,Tyler第一家Monocle Shop在伦敦开张,店内除出售杂志,还包罗与一些著名设计品牌合作的产品,如包包、T恤。去年Monocle Shop香港湾仔店开张时,Monocle甚至把香港分站安置到了Shop的楼上,人们把印有它LOGO的东西穿戴在身上,遇到同类便容易互相产生认同感。去年底,Monocle Shop第六家分店在北京三里屯开张,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京城的时尚、文艺圈中引起轰动。

君主立宪

英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多如恒河沙数,但君主立宪仍然是里面十分耀眼的一颗。在确立君主立制的光荣革命发生之前,很难想象一场政权的移交里面居然没有流血。有了英国人身先垂范,学习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实现了资本主义与旧贵族的妥协,没有爆发大规模内战。时至今天,每逢国家危难,王室成员总是冲在保家卫国前线,再加上女王生活简朴,决不用纳税人的钱买LV、Gucci,在大部分英国人心目中,女王还是一个伟大的君主。

这让人回想起100年前,中国人也在学英国日本还是学美国的选择前徘徊,可惜的是,腐朽的王室、僵化的保皇党们,一次又一次地错失了体面地交出政权的机会。

《大英百科全书》

启蒙运动的苏格兰产物,诞生之初便有浓重的学术化倾向,包括李嘉图、密尔、司各特在内的英国学者均为其撰稿,并把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包含其中。19世纪,有人认为该书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1990年代,它开始推出电子书,直到今年初才宣布全面电子化。但维基百科很可能是它的掘墓人,维基可以随时修饰、增润、更新,且条目回廊百转。不知大英百科能否最终收复失地?

中国出版家王云五19岁时购入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花三年时间看完35大册,自称:“博士和专家也没我看得广。”后来他出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出版上百种书籍,被《纽约时报》尊称“活百科全书”。

牛津音

英国人说英语的口音很杂,除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各有一套口音以外,单是英格兰也有好几种发音,如牛津音、皇家音、伦敦郊区音、河口音等,每种口音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身份,其中用牛津音通常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据说牛津音里还曾有伊顿音、哈劳音、威斯敏斯特音这些分支,在顶级公校里读过书的人能凭发音的细微差别来寻找校友。一些中国人学英语,硬桥硬马地去照搬牛津音,只是英国人在碰到他们时,还是会尴尬:口音是身份的象征,阁下既然是中国人,干吗学一口标准牛津音呢?

英语

英文很难用得好,因为第一流的英文,并不是语法如何正确,而是要求使用英文的人机智、幽默、博识。因为英语世界没有受过极权统治,这里不产奴才,有才华的人不受打压。而像前苏联培养的英语翻译专家,任他语法如何正确,词汇量多丰富,决不算“英文好”。

比如电影《Closer》,男主角在街头邂逅女主角,自我介绍是报纸主编,然后说:“我主编的讣告版,是新闻学的西伯利亚(It’s the Siberia of journalism)。”

英文好的人,不是懂得正确地说出“我编讣闻版”这句话,而是运用急智想出“讣闻版是新闻学的西伯利亚”此一自嘲。这句话很中产:首先,对方一定要有点知识,知道西伯利亚终年寒冷,而且是斯大林流放知识分子的地方。这句英文既创意,又形象,还简洁,表现了说话的人的机锋,还带有点自嘲。这样看,在白宫记者年会上表演脱口秀的中国人黄西显然是英语水平最高的中国人之一,尽管他的中国口音听上去实在别扭。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兴起史就是英国殖民发展史,今天,它已经拥有700万件馆藏,从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到中国的敦煌壁画、非洲古人类遗骸,在那里看到唐宋的珍宝时,你可能会浑身不自在,但联想一下故宫传出的文物被盗事件,就不禁释然:它们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保管,毕竟是幸事。毛姆年轻时常到那里去抄录稀世珍宝的名字和介绍,把华丽的辞藻都记下来,方便自己搬弄。马克思也在那里的阅览室炮制出了《资本论》──没有这个博物馆,可能整个中国的历史都要重新改写。

牛津/剑桥

二者在人类文明版图上的地位已不需详述,这两座西方文明的桥头堡,吸引了来自第三世界的学子无数。华罗庚、萧乾、徐志摩都在剑桥呆过,昂山素季毕业自牛津,而引导巴基斯坦民主改革、后来被“基地”刺杀的布贝托更曾是牛津学生会的会长。这些年在香港不得人心的政务司长林瑞麟卸任前宣布不在下届政府任职,而要前往牛津修读神学,还立刻从打压他多年的传媒中赢来了一片喝彩。牛津的牌子,果然不同凡响。

伊顿公学

英国的私校制度,是西方首屈一指的教育典范,是培养理性、勇气、智慧的教育殿堂。有时不必一定上牛津剑桥,一家优秀的私校已为一个卓越之士培养了英雄的品格。丘吉尔就没有进过牛剑,但中学却是在与伊顿(Eaton)齐名的哈劳(Harrow)就读。

伊顿以培养世界级的领袖为己任,招生标准严苛到要考量学生家长的学术水平和家教,更采用集体寄宿制度,从上课到生活,无不是为了塑造领袖品质。因此,这个学校培养出了20位英国首相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伊顿的王室味最浓厚,因而也有着英国式的阶级势利眼,对于中国人来说,肤色根本就与伊顿的阶级象征相冲,所以也没有必要自己硬凑上去。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德励治(Dulwich)、哈劳(Harrow)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把儿子送到私校去,还多了一重担心:英国寄宿制的私校大部分是男校,中学生又正值情窦初开的时候,一群优雅英俊的男孩整天混在一起,同性恋发生的几率特别高。不过,看开点,只要不是天生断背的男孩,离开私校以后,性倾向就会回到正常。

上一篇:极限的诗意——运动香 下一篇:绅士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