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及控制

时间:2022-04-12 04:15:20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及控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包括决策错误风险、缔约和履约风险、责任风险,具体主要表现为投标风险、合同风险、项目管理风险。施工企业如何能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那就要看施工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强不强,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认识足不足,风险控制的措施得不得利。只有切实做好上述风险的预测预控,有效规避风险,合理减少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施工企业才能确保生产经营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

一、投标风险及控制

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业务的主要手段。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要在价格、技术、质量和工期等方面对业主做出承诺,中标则要准备承担施工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施工企业应反复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施工企业应在投标中使用有效的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执行“单价”合同时,利用“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提高可能增加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计价时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如果能做到“早收多收”,还可大大减少不可预见的损失。

二、合同风险及控制

合同风险主要是指施工企业一旦签订了施工合同,就要根据合同要求,在规定的工期·造价范围内,保证完成规定的工程量并使其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如果施工企业不能综合分析,慎重决策,签订了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那么施工企业很可能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比如一些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承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如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而业主却不提供支付保函。

为避免合同风险,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前,企业的法律顾问必须要全面介入,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防止合同中不利条款的出现,把合同的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施工企业应配备专职合同管理人员,熟悉经济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合同条件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提出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具有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经验,善于发现和处理索赔等方面敏感问题。采用标准化合同并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合同条款必须准确、详细、周全,而且条款之间、文件之间应相互衔接,避免出现相互矛盾。施工企业在必要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不能忍气吞声,助长不正之风蔓延,使企业的利益受到伤害。

三、项目管理风险及控制

项目管理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平衡成本计划、时间计划、质量计划达到成本、工期和质量之间的平衡。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许多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企业的技术力量逐步削弱,基础管理薄弱,管理粗放,漏洞较多。比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工程材料丢失浪费严重,特别是工程质量把关不严,返工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以显示其潜力之可贵。我国目前建安工程质量尚低,因而可以开发的“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好的工程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组织是项目管理的载体,是目标控制的依托,是控制力的源泉。因此,在项目开工前,要从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协作部门入手,设置一个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和协作网络,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选择经验丰富、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并配备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可以确保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案,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

以上主要是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其防范,只要我们针对出现的风险及时研究对策,借鉴和总结各种不同经验,并提出治理措施,同时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并举,那么建筑企业无论遇到何种风险,都能将风险化解或将风险降至最低点。

上一篇:浅析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下一篇:论秦朝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