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策略的探究

时间:2022-04-12 03:33:33

对班主任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策略的探究

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的主力军,把班级建成一个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集体,是每位班主任苦苦探索和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对新时期的初中学生,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比以往更突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全面认识并恰当处理好这些问题,初中班主任就必须在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策略,以此推动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的有序高效。

初中班主任工作班级建设学生管理有效策略初中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班主任,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与使命。面对有个性、有感情的初中生,要做好班集体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应该强化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有效策略的探究,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储备充足的能量。在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认为以下“四个到位”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一、班级建设,认识到位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建设班级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指导思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所肩负责任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中的关键地位,以“学生发展第一、成长第一”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以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设计和实施班级管理预案。其次,要认识到形成班级核心的重要性。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和培养班级骨干,组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班委会,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第三,要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把“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落实到日常班级管理和学习活动中,时刻以自己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第四,要认识到家校结合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做到在学生教育上学校、家庭的步调一致和无缝衔接。第五,要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使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措施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情感要求。

二、关爱学生,情感到位

霍懋征老师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尊心,但自制能力、判断能力还相当脆弱,对家长、老师有着难以言表的依赖感。所以,初中班主任工作要以“爱”为核心,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要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遇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把信任和关爱落实到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既做知识的传播者,又做学生值得信任的导师、亲人和朋友。充分利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等表情动作来传递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创设一种亲切、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交流的目的。要步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拉拉家常,聊聊天,以教师的亲和力,构建师生间的亲切和睦、互助信任,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树立与自己的客观现实相适应的人生理想,帮助学生“预测明天的我”,拟定人生的发展取向,规划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当学生领悟了班主任充满爱意的真情实感,对“是非曲直”有了明确的判断,班主任的教育自然就成了学生的需要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凝聚集体,措施到位

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更是一种推进良好班风建设的动力,并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在凝聚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构建良好的班级规章,从完善班级管理体制和加强学生的常规自律入手,实施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委会自治管理,推行班级干部的竞选制度。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行为习惯、思想现状和教育教学目标,建立具体班级目标。使目标做到:分清层次,循序渐进;从我做起,有针对性;贴近生活,有可操作性。第三,要组织学生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适合本班的课堂常规、同学关系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和劳动常规。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要做到“四化三自一健全”。即服装校服化、发型学生化、用语文明化、行为规范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健全人格。使班级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第四要从初中生的自身发展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管自律,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明确的职责分工,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使班级里“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真正成为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大家庭。使每个学生都沿着做文明初中生――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人――做胸怀大志的人――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的方向递进发展。

四、教育激励,褒奖到位

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情感、行为是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情绪在情感的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初中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遵循“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多一点表奖,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粗暴,采取肯定性的评价激励学生挖掘内在潜力。针对初中生在各个方面参差不齐的现状,要给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特长和才华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要从情感的维度构建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用灵活的“尺”去度量学生的进步,特别是对于某一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热情的赞许和褒奖。以激发学生进取的主动意识,促使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愉悦和自信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我们只有潜心研究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在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才能开创班主任的新起色、新局面,从而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充满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吴晓丽.班主任学生教育和班级建设策略的具体实施.新课程,2010,(4).

[2]梁婧婧.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新课程研究.2010,(11).

[3]陈熟.爱字当头,做好初中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上一篇: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下一篇:浅谈思想品德教育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