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低碳农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的探讨

时间:2022-04-11 11:33:10

辽中县低碳农业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的探讨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找与之相关解决方式,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如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已成为当务之急。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在县域农业中发展低碳农业,也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新课题。通过调查研究、现场走访的方式,总结了辽中县种植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旅游等的现状,发现县内在低碳农业方面的工作存在明显不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及具体措施,如发展新能源和设施农业等,旨在改善辽中县农村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促进现代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关键词:低碳农业;新能源;温室气体;循环农业;辽中县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11-03

前言

近年来,过量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世界各国都纷纷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议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低碳代表着一种环保、节能、清洁的新理念。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非常重视全球气候大变化,并为此做出了众多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从根本上控制并减少CO2的排放农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切入口。

农业与全球气候变暖息息相关,事实上,耕地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相当于150亿t的CO2,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发展低碳农业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经之路。所谓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一、辽中县农业现状

辽宁省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地位,1.5小时经济圈内包括沈阳、抚顺、本溪、辽阳、营口等辽宁省的八个城市。辽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有地下水优质水稻4万公顷,年产水稻35万t;玉米种植面积2.7万公顷,果树种植1.3万公顷,年产果蔬60万t,产值10亿元;林果栽培面积0.5万公顷;淡水鱼养殖约0.7万公顷,年产值12亿元;全县肉牛养殖46万头,肉猪145万头,肉种蛋鸡520万只,年产值37.7亿元。近年来,辽中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先进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以及“全国出口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等。

近十年辽中县GDP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44.1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3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9.4亿元,增长了13.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52%。从2005年开始,借沈阳市建设沈西工业走廊之势,经过3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辽中县的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已经由44.5∶26.5∶29调整为27.3∶51.7∶21。但从总体从业人员比例来看(见图1),农业仍然是辽中县人民的致富保证。①

二、农业生态系统对碳排放的影响

人类活动所放出的温室气体中,农业生态系统的贡献约占7%~20%,主要有CO2、CH4等。其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产生温室气体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另外一些碳排放方式主要包括:因农业和畜牧业导致的森林减少;饲养反刍动物,如牛、羊等,饲料在其肠内发酵引起CH4排放;农田过量施肥;家畜粪便处理不当及秸秆燃烧等。

土壤是碳素的重要储存库和转换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以CO2的形式释放入大气,而长期淹水的农田中经发酵作用可产生CH4,所以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就是土壤,其碳的排放量受到农业用地面积、农业施肥、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三、辽中县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沙化初现。据调查,辽中县的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特别是在耕地面积较大的河西四乡镇。这一地区过去是十年九涝,地下水位达到1.4m~1.5m,近年来,由于降雨量少,灌溉面积较大,打井较多,地下水位下降了5m多,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初级的土壤沙化,形成了沙壤土,多数地只能种花生等作物,如果不尽快改变以翻耕为主的种植结构,等到水位下降到10m,树木栽种不了,将导致荒漠化。

2.节水灌溉设施缺乏,水资源利用率低。辽中县境内有三条河流过,辽河、浑河和蒲河,由于上游都流经沈阳市,污染较为严重,所以灌溉基本用地下水。除了少数果蔬大棚采用滴灌、渗灌的灌溉方式外,辽中县种植业基本还采用传统的漫灌与淹灌。全县年均用水量约3.8亿m3,有96%都用于农业(如图2),而其中超过90%都用于农业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成为辽中县迫在眉睫的问题。

图22008年辽中县用水量比例

3.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农业模式。辽中作为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建成了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如以养士堡为核心的果蔬种植基地,以茨榆坨为核心的花卉基地等。这些基地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并且一些设施农业使得农民结束了以前一年一季的种植制度,变成了一年三季,增加了收入,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辽中县农业生产一直都在单一方向的链条下运行,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农业模式。首先,辽中县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有274家,包括四大种类:稻米加工、白酒酿造、饲料加工、食品加工。这些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是规模大小不一,差距较大,农产品加工产生的附产品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使很多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浪费;其次,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弃物没有充分利用。辽中县畜牧业发达,肉牛每年出栏25万头、肉猪出栏是100万头,这些牲畜每年产生的粪便除去不能回收的大约427.3万t,这些粪便有些直接被施用在田里;另外辽中县有玉米约2.7万公顷,每公顷产秸秆100公斤~167公斤,这些秸秆多数都用来直接燃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

4.畜禽粪便浪费,甲烷排放量增加。辽中县畜牧业发达,每年总产值达到37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图3)。这些牲畜每年产生大量排泄物,辽中县工业固废的总排放量为3.73万t,而牲畜粪便则为427.3万t,这一数量远远大于工业固废,应该适当的加以利用。粪便可以用来发酵制沼气,沼气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燃料,供给农户取暖、做饭等,既经济又方便;牛粪风干加工后可做燃料;经过处理后还可以用作生产菌菇的基料。但由于农民认识偏差和技术手段落后大量畜禽粪便积压、浪费,有机肥被忽视,加重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图3 第一产产值构成

5.甲烷排放量增加。畜禽养殖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CH4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每分子CH4吸收红外能量是CO2的21倍,CH4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仅次于CO2 [1]。调查中得知:2008年辽中县畜禽养殖业CH4释放总量为35.9万t,其中养猪业对CH4的排放作用最大,占90%以上。这些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还不能很好的控制,使得辽中县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发展低碳农业的建议

辽中县农业总体是向着快速、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的,在低碳农业建设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果蔬生产大部分达到绿色标准等,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宣传不到位,还存在许多误区和偏差。生态建设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水平低下;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城镇化发展缓慢等等。

1.规划辽中县低碳农业布局。构建“种、畜、游”低碳产业群对于辽中县低碳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样的发展集群需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包括重点项目、节能减排目标、政策体系、交流平台等等。同时,要发挥重点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科学的县域低碳农业布局。为了保证这样的低碳农业布局顺利实施,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包括产品种植“低碳化”制度以及奖励和问责制度等。

2.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通过科学的村庄布局,按照“村容整洁”和“环境美好”的要求,将大型沼气工程与村镇规划结合到一起,把散乱的农户集中在一起,在居民区与农业产业区的交界处建设大型环保的沼气工程,处理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对于改善居民区的生活环境,节约生产资源,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带动低碳农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3.加大开发和推广新能源的力度。新能源的开发与推广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从低碳农业的角度考虑,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现代农村生活环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辽中县的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用沼气这种清洁能源代替直接焚烧秸秆,不但节约资源,减少能源开支,又能防止大量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改变农民平时烟熏火燎的状况。辽宁省的光照长度属于二类地区,年日照为1 328小时,而辽中县的整体光照时间要高于整个辽宁省,达到1 600多小时。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的清洁能源,用途也很广泛,如温室大棚、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充分发挥和利用太阳能,使其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实惠,还能节约大量电能。

4.争取将畜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辽中县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让畜牧业向更大更强的目标发展,首先应该坚持统一饲养标准、严格质量检测、粪污低碳处理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养殖小区规划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到一个区域内饲养,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养殖档案建立、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尽快改变人畜杂居、畜禽散养、畜禽混养的落后生产模式,这样做不但对防止疾病传播,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辽中县畜牧业的知名度,打造出辽中县的有机畜禽品牌,加速农业GDP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范敏,甘筱青.低碳经济与江西省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09,(1):16-19.

[2]宋林.民和县农村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思路[J].企业导报,2009,(5):134.

[3]翁搏琦,王义祥.论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农业构建[J].鄱阳湖学刊,2009,(3):92-102.

[4]田利东,郑文彤.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5]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旅游――江西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纲要[J].领导决策信息,2009,(47):14-15.

[6]陈伟.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应对能源气候挑战――英国低碳转型战略计划解读[J].透视,2009,(11):72-75.

[7]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23-27.

[8]洪芳柏.低碳经济与温室气体核算[J].杭州化工,2009,(1):4-6.

[9]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5).

Some Idea of the Statu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Liaozhong County

HUANG Yao,ZHANG Ge

(Geography Center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In the trend of the global warmer,all the countries are all searching for the solutions about the problem,and 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ategy.Agriculture which the second important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es,s closely relate to global warming.The first imperative is how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agriculture.Agriculture is the majority of County economy,so how to develop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county has been a new research project in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lanting,the animal husbandry,the farming industry and the eco-agricultural tour in Liaozhong County in the manner of investigating and visiting.We discovered that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Liaozhong County is backward.According to these statuses,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such as new energy and facilities agriculture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iaozhong,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r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high-carbon agriculture to the low.

Key words: low-carbon agriculture;new energy;greenhouse gases;circular agriculture;Liaozhong County

上一篇: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