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豆角―超级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4-11 05:46:43

甜玉米―豆角―超级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甜玉米―豆角―超级稻栽培模式一年三熟,以水旱、禾本科与豆科蔬菜轮作,并以粮食和经济作物有机结合,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农田肥力,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总结该模式中各种作物栽培技术要点,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轮作;栽培模式;高产;甜玉米;豆角;超级稻

中图分类号S513;S511;S6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94-01

五华县是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充分利用劳力足和自然环境的优势,针对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病虫危害逐年上升、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的情况,发展春季种甜玉米、夏季种豆角、秋季种植超级稻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同时还可有效地解决用地与养地的关系,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及土壤肥力都得到同步提高,又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甜玉米苞、食用豆叶和线豆产量分别为14 400、1 650、11 700 kg/hm2,稻谷产量9 240 kg/hm2,产值达11.4万元/hm2。现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和各种作物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早造甜玉米于1月下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移植,5月中旬初采摘,生育期90~100 d。夏季豆角于5月上旬初套播种,7月下旬收获,生育期70~75 d。秋季超级稻于7月上旬末播种,7月下旬末抛秧,10月下旬收割,生育期115 d。该模式的套作期7~10 d,秧苗期37 d,大田栽培期235 d左右。

2各种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2.1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选好品种,育好苗。甜玉米选用鲜苞产量高,适宜鲜食和加工的黄金3号、台湾华珍、广甜3号等。用泥丸育苗,在每个泥丸上用食指按深1.2 cm的空穴,每穴放1粒种子后盖一层疏松的细泥土,撒上米乐尔药剂防治地下害虫,覆盖薄膜保温保湿。种芽出土后及时揭薄膜,用6%淡尿水喷施2~3次,播后21 d左右,当植株3~5片叶时移植。

(2)早追肥,重施穗肥。甜玉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必须及早追施促根提苗肥,一般在移植后4 d,淋施腐熟人粪水15 t/hm2、尿素67.5 kg/hm2 [1]。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撒施西洋复合肥375 kg/hm2,施后进行大培土。授粉定苞时施彩虹牌水稻专用肥187.5 kg/hm2作壮粒肥。

(3)做好病虫防治工作。甜玉米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纹枯病、小地老虎、玉米螟、花丝虫等。可用50%六硫磷除治地下害虫,水稻玉米专用型Bt可湿性剂3 kg/hm2混米糠75 kg/hm2在大嗽叭口时点心除治玉米螟;90%敌百虫结晶体除治花丝虫;30%爱苗防治叶斑病和纹枯病。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以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4)防止早衰,适时采摘。甜玉米生长后期属于高温多雨季节,必须注重排干田面渍水,防止因水多引起的早衰,在授粉后20~22 d开始采摘。

2.2豆角栽培技术要点

(1)及早管理。豆角在前茬甜玉米灌浆后期播种,播种后应及时摘除玉米苞以下的病叶和老叶,喷施50%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套作期7~10 d,前茬甜玉米采摘后及时施好“见光肥”,用优质粪水15 t/hm2结合松土后淋施,保证幼苗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正常生长。

(2)综合防治病虫害。夏季气候条件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在防治上首先要做到不连续种植单一作物,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避免病虫害的侵入。其次做到科学用肥,氮、磷、钾合理配搭施用,不偏施氮肥,重视有机质肥料施用,使豆角健壮生长,提高抵抗病虫侵入的能力。一般掌握在豆角现蕾时,施优质复合肥225 kg/hm2、毛肥1 500 kg/hm2,施后覆土[2-3]。开花结果后要勤施薄施,用腐熟的人粪尿15 t/hm2加复合肥187.5 kg/hm2淋施。最后是药剂防治,豆荚螟施用苏云杆菌生物农药,叶斑病用25%敌力脱防治,用20%粉锈宁防治锈病。尽量做到减少农药使用。

2.3超级稻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强优组合。根据近几年试验与示范,适合五华县晚造栽培的超级稻组合主要有博优998、天优998等。这些组合主要表现为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抗逆力强等特性。

(2)应用控释肥。控释肥料是一种新型复混完全肥料,实践表明施用控释肥不但可以获得高产,而且可以简化施肥管理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4]。具体操作方法:施50%控释肥600 kg/hm2,由于晚造前期气温高,分2次施用。第1次在抛秧前结合耙田施用375 kg/hm2,第2次在抛秧后1周内施用225 kg/hm2,施肥时田面必须保持浅水层。

(3)病虫害防治。超级稻晚造病虫害有稻瘿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细条病等。稻瘿蚊主要发生在秧田期,因而在秧苗1叶1针和移植前分别用10%益舒丰、苏云金杆水稻玉米专用型除治螟虫类,稻飞虱用10%吡虫啉,纹枯病和细条病分别用30%爱苗、20%叶枯宁防治。

3参考文献

[1] 李启双,赖有林,张利添.稻菜轮作套种技术的优势及推广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07(4):87-89.

[2] 杜翠敏,胡乃志,孟庆六,等.稻菜轮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7):69-70.

[3] 刘艳琴,罗小琼,张梅丽.“菜―玉米―菜―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7(9):97-98.

[4] 石继权,胡永年,徐国余.“玉米―水稻”新熟制中地膜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35-36,43.

上一篇:油菜“五改一量”技术 下一篇:吉林省西部水稻节水综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