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见证 第9期

时间:2022-04-10 11:32:46

“省直管县”给省、县带来的机遇不言而喻,而南漳县多年的试行取得的成效和显露的问题,也在见证着此项改革或是一道难越的“门槛”。

得・益

自2004年以来,湖北省试行了“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几年来的运行实践中,南漳县也随全省改革的实施,切身体会到了此项机制带来的益处。

首先,通过“三项奖补”激励机制,提高了基层理财积极性。

改革后,结合中央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政策,省对各县市的各项激励补助财力得到重力倾斜,县市财政得到更多实惠,极大地缓解了县市困境。尤其是工商“四税”增量留成激励,县市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激励,及以促进财政系列改革取得进展为主导的管理等三大项激励机制,留利于县市,倾斜于县市,使拯救县市政策的改革宗旨得到了比较完善的体现,因而促进了县市理财和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事实上,仅2004年当年试行这一改革激励机制,南漳就得实惠财力6138万元,相当于多年来本级可用财力总量,仅倾斜性的专项补助和困难补助就赢得1800万元,税收增量直接返还就达367万元,增加的贫困县财政困难补助达到586万元。一个小小的贫困山区县的财力总量一下子突破4个亿,总量财力、补偿财力和奖励财力均超历史。

其次,“四个平衡”举措救助了弱县财政,提升了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通过进行总量财力平衡、贫富悬殊平衡、扶持发展平衡和专项倾斜平衡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了财政应有的科学调节平衡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对所辖县市财政进行总体调节平衡,形成了强县保持更旺势头、弱县增强追赶劲头、中等县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极大地改变了原来体制下的调控空间有限、挖潜增效无力、发展难以保障的重重困境。

而且,通过“四大平衡机制”的科学调节,全省一年为平衡扶持财力就达400个亿,仅自身财力不足1.5个亿的南漳县就得实惠5000余万元。为此解决了县乡工资足额发放、基层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等保障不足的老大难问题,为县财政保发展保稳定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撑。

最后,在“双重(省对县、市对县)监管”机制运行下,确保了改革稳妥推进。

在“省直管县”改革的推进中,实行了省对县、市对县或省对市、省对部门的双重监管约束激励机制,加强了省对县的直接会议部署督办制度、财政工作联络制度、县市级预算合规性审核监督制度以及县市财政信息“直通车”反馈制度等机制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县市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整个改革健康稳妥运行。

迎・难

“省直管县”给各个省(县)带来的机遇不言而喻,而南漳县在多年的试行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这无疑说明此项改革或是一道难越的“门槛”。

首先,涉及到行政与财政不配套的连锁问题日渐显现。省直管县后,如果还将一些重要职能职责划归市管县体制担负着,市管县就会明显突出执政的难以到位。

按照行政原则,市管县靠什么?一触实质就是“钱”才能办大事、办成事。加上目前现行体制仍有很多中央或省实施的项目需要市级配套资金,比如长江干堤维护、行政区域配套的计划生育、血防、教育、医疗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市对县配套资金怎么搞?而且收入体制,尤其是非税收入也会出现裂变,如养路费、车辆附加费、交通规费等地域收入、分享收入,都将出现市县相“争”现象。

其次,涉及到“需要与可能”的财政固有矛盾日渐显现。

省直管县后,省对县的预算是依据大面平衡系数而编制的预算,很难再“开小灶”倾斜于保障能力过弱和转移支付比重偏低的贫困地方来解决遗留矛盾。如:南漳县人均基本保障水平比全省确定的1.8万元的标准差6727元,不可能都靠省里平衡补齐。再加之原来体制下,县级可在预算内、外财力上加些合理不合法的“主意”,都被纳入了省管视线,从而导致局部县市历史包袱和收入潜力不大的矛盾难解决。至少眼前“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剧烈反映,特别是目前一些需要地方配套性的资金等都将无着落。

进一步说,还有“乡财县管”改革中的历史负债偿还问题,包括欠税、镇村建设欠债等等。如南漳县且不说历年赤字,仅农村税费改革前农业税拖欠就达2000万元、“普九”教育欠债就达3300万元、乡镇及村级累计欠债达4亿之多!还有历来增加工资县级配套部分等等,这些不可能过度期望省财政全部兜底消化,而在“省直管县”的体制下,县级已无退路,至少短期内走不出困境,最终只有制约发展。

最后,涉及到“山高皇帝远”监管滞后或不力的问题日渐显现。

推行“省直管县”后,可谓省直管而难以管具体,市代管而会出现软管或推诿管的现象,而这一现实很容易出现“真空地带”。比如对项目建设的立项及建设进程、对专款专用监管或财力收入潜力挖掘替补、支出日益扩张等等深层次问题的监管,只有县级本身最清楚。至于通过网络信息监控或省级派员督导,在今天不太严谨和完善的大环境下,都只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

上一篇:小额贷款下乡 下一篇:逐步突破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