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时间:2022-04-10 09:28:23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摘 要: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政坛上风云显赫的人物,是晚清一代重臣,也是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首领之一,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对政治、经济、军事及教育方面的近代化的贡献,以及他间接地为近代化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张之洞;近代化;政治;经济;军事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16-03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张之洞自幼聪慧过人,又得名师指点,先后师从何养源、黄升之、童云逵、韩超、胡林翼等儒学大师,又勤奋好学,故其少年得志,不到而立之年便已高中进士,入翰林院。张之洞一生几乎与晚清社会相始终,其一生经历丰富事甚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影响了晚清社会。近代化,又称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教育上的科学化等方面。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及教育四个方面就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及他间接促成近代化的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做一些简要的梳理。

一、政治方面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双核之一,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近代化的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经数千年的君主集权制国家,政治民主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活跃于清末政坛的张之洞在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方面具有重大贡献,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促成晚清政治改革方面。

甲午战争中,清王朝陆海军队一败涂地,陆军毫无抵抗之力,海军惨遭全军覆灭,这让张之洞深感国势衰微,必须急图挽救之法,因此他呕心沥血写了《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清政府可以一变旧法,采纳他的编练陆军、速治海军、修造铁路、广开学堂等九条建议,并能“广求忠直之言,博采救时之策”[1]。因而,维新运动刚刚兴起,他就主动捐资开办了强学会,支持汪康年、梁启超等人筹办《时务报》,委托陈宝箴推荐维新人士杨锐、刘光第进入军机,这充分说明张之洞对维新派人士很是器重,对维新运动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身先士卒,极力推动。即便他在维新运动后期为了撇清与维新派的关系写了《劝学篇》,宣扬尊君卫道的思想,具有限制人们思想解放的守旧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求变求新,希望维新的开明一面,当时的外国人都把他当做维新运动的领袖就是佐证。在清末新政中张之洞曾说过,西方国家最好的制度就是上下议院并存、互相牵制,但中国的老百姓智力还未达到标准,对外国的、中国的甚至是本省的的政事茫然无知,下议院这个时候不能实行,上议院则可以仿照西方国家实行。这说明张之洞当时对下议院的开设还有顾虑,但对上议院的的仿行是赞成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1901年7月,张之洞便联合刘坤一共奏了《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了27条具体的改革措施,大多为清政府在新政中所实行。

从戊戌维新到清末新政,张之洞一直在为政治民主化而努力,不断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政治制度可以更加开明,所以政治民主化的历程上不能忽略他的影响。

二、经济方面

如果说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上层建筑的话,那么经济工业化就是近代化的经济基础,缺少另一核经济工业化,那么近代化便无从实现。做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领军人物,张之洞也是有功于经济工业化的,包括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重工业,以及以纺织、金融、电讯等为代表的轻工业,从洋务运动后期到清末新政时期,近二十年的时间,张之洞始终在为经济工业化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说过,有四位实业家我们应当牢记,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其中就包括张之洞对于重工业的贡献。张之洞曾被誉为“近代重工业之父”,可见他对于重工业的巨大贡献,而其最大的贡献则是他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张之洞于1890年开始创设的汉阳铁厂,1894年正式投产,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开始。西方国家对此也极为震动,认为这是中国觉醒的标志,从此以后“黄祸”将成为他们的忧虑。《东方杂志》1901年7月版就曾报道它们对汉阳铁厂的评论:汉阳铁厂在中国的崛起,使中国从此可以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虽然这只是外国人的恭维、污蔑之语,但是不难看出,汉阳铁厂在当时的确是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它对于重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工业化,都有着重要作用。

除重工业的钢铁工业及附属的煤炭工业外,张之洞也十分重视轻工业的纺织工业,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纺织四局,即缫丝局、制麻局、纺纱局和纺织局,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各局相互扶持,获利不菲,大大支援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十分重视金融业,设立了专管铸造银元、铜币的银元局、官钱局,通过发行银票、钱票和经营银行业务来促使货币的流通,同时也避免了白银外流;另外他在交通电讯事业上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先后修筑了卢汉铁路,筹办了江浙铁路,设置了电报、电话,不仅满足了政府的政治和军事需要,而且还促进了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之洞所创办的这些企业既有力地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也给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了表率作用,像重工业中的钢铁工业,其作用更是开创性的,因而,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工业化的作用不言而喻。

三、军事方面

军事近代化也是近代化历程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包括新式的军队,新型的军事人才,新式的武器装备,以及新型的军工企业等,而张之洞在推动军事近代化方面的贡献也主要可以归结为这几个方面:创办军工企业,编练近代化新军和培养近代军事人才。

(一)从创办军工企业着手,全面更新军队的武器装备

张之洞对中国军队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切身体会来源于抗法前线主持军务的经历,经此一役,悲愤万分的他深信:要想打赢战争,就必须先要有好的武器装备。他总结了中法战争中的主要战役,认为不是将帅领导不力,军队不够完备,也不是中国的国力不能战胜欧洲列强,主要受制于人的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精良的枪炮。既然认识到与西方强国的差距主要源于武器装备,因而他主张“必须设厂自铸枪炮,方免受制于人,庶为自强计”[2],于是他开始筹划建设自己的兵工厂──汉阳枪炮厂。在张之洞的极力促成下,汉阳枪炮厂于1994年建成,无论是其规模、技术,还是武器弹药的生产数量,都是全国之冠,张之洞为此曾自豪地说:“湖北制造厂所制造的快枪、快炮,是最新式精密的武器。”而在此之前,张之洞督粤期间就曾试造过浅水兵轮、广州枪弹厂和广州枪炮厂等军工企业,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编练近代化新型陆军

甲午战争中,中国陆军一触即溃,张之洞把其原因归结于清军“所习洋操,不过学其口号步伐”[3],仅仅依靠简单的学习外国洋操和改善武器装备还不够,必须建立一支不同于八旗、绿营、湘军、淮军的新型军队,必须具备以下优点:人数要足额,士兵要强壮,军饷、武器要充足,士兵技术要娴熟,士兵不用当差,将领不能滥充。带着这些想法,1895年,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陆军──自强军。与旧军队相比,其近代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招兵方面,采用“征募制”,士兵不仅要身体健壮,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训练方面,坚持开放式训练,聘请德国教官担任教习,并且让他们担任营哨两级指挥官;在建制方面,学习德国军队,由步军、炮队、马队、工程队四营组成,医官、枪匠等随营配备。这样便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

1896年初,张之洞再度督鄂后,又创建了湖北新军。这支军队是以他从两江调来的护军前营作为基础,又招募了新的士兵,采用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练成的一支完整的新型军队。在新军编制训练方面,先后仿效德国、日本,采用镇、协、标、营、对、排、棚的编制,每个镇又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5个兵种。清政府原来计划在全国编练36镇新军,但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实际只练成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12镇。其中湖北新军,是仅次于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的第二支强大的新军,这支新军中约有半数成为辛亥革命的义军,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三)创办新型军事学堂,培养近代军事人才

编练新军的经历,让张之洞深切体会到,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生存,而士兵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精锐,概况来说就是“西国之强,强以学校”[4]。因而从1896年创办湖北武备学堂开始,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一系列新型军事学堂,使武汉成为全国军事人才的输出地。而他在湖北创办的这些军事学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纵有四个级次的普通军事学堂: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军官学堂和大学堂;横有各类的技术性学堂,如陆军测绘学堂、军医学堂、法政学堂等。此外,为了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军事理念,张之洞还派出了不少将领和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开始,张之洞认为德国是欧洲陆军最强大的国家,而英国是欧洲海军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他的想法是“陆军则肄业于德,水师则肄业于英……就最精之国,从而取法”[5]。从1898年开始,张之洞开始主张学习日本,并向日本派遣大批留学生,其中就包括不少辛亥革命的参加者和领导者,如黄兴、刘成禺、呈禄桢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留学日本的。

无论是创办军工企业,制造先进武器,或是兴办新型军事学堂,送留学生出国,培养新型军事指挥人才,亦或是编练新军,张之洞都大胆尝试,可见他对军事近代化的渴望,他的这些付出在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同时也违背了他的初衷,瓦解了大清王朝。

四、教育方面

教育近代化主要体现在张之洞担任督抚期间对促成近代教育、学制的贡献,具体包括创办新式学堂,制定新学制,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等方面。

(一)改造旧书院,大办新式学堂

1896年,张之洞回任湖广后,就着手对旧书院进行改造,主要是调整教学内容,如1890创立的两湖书院,原来设的经、史、理、文四学,现在除了保留经、史两学外,又增添了算学、舆地、天文、兵学、体操、格致等课程。此外,对经心、江汉两书院也进行了改造,由主要传授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到主要教授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他先后创办了各式新式学堂,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工艺学堂等。

(二)定学制 废科举 分管学部

1903年,由张之洞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确立了由初等、中等到高等普通教育和相应的职业教育的两种近代教育体制,这个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而又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际推行的第一个系统学制,不仅对晚清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大,甚至民国初年仍然在实行。此外,科举制度的彻底废除,张之洞也是居功至伟:在《劝学篇》中,他就高瞻远瞩,提出变革科举的主张;1901年在与刘坤一合奏的“江楚三折”中又提出裁减科举的中额;1903年又与袁世凯一起上奏,建议用三科减尽科举中额,随后完全停止;1904年和张百熙等人再次提出减少科举取士的人数;至1905年,在新学大举开办,风气日开的形势下,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人联衔上奏,要求清政府果断的停罢科举。清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考虑,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诏令全国,次年废止科举。1907年,张之洞奉旨管理学部事务,在分管学部事务期间,张之洞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进一步普及和完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二是修订中学堂课程,奏定中学堂分文科、实科等十二门课程,分主课和通习课两类;三是奏准清政府同意中德合办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学制的颁布,适应了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近代化准备了前提;而科举制度的废除,则为教育近代化扫清了障碍;不断完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和修订新课程,为教育近代化提供了保障,促使教育近代化的腾飞。

五、促成近代化的外部环境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他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不言而喻,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虽然张之洞从事这些活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他为维护清朝统治殚精竭虑,实行洋务,变革旧制,预防革命的发生,但不想恰恰是他的努力促使革命提前到来。跟随张之洞近二十年的幕僚辜鸿铭曾说过:“民国成立,系孙中山与张香涛的合作”[6]。无独有偶,1912年,孙中山在武汉游览奥略楼时也曾说过:“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7]。而事实正如辜鸿铭和孙中山所言,张之洞督鄂的所作所为促成了武昌起义。

首先,张之洞的十数年经营,使武汉从一个比沿海城市相对落后的地区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中心的水路交通枢纽,为武昌起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随着武汉的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封建官僚和地主也开始投资建厂,融入资产阶级的队伍,为武昌起义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再次,为维护晚清政府风雨飘摇的统治,他极力主张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此来培养忠于清朝的人才,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面对武昌起义领导人大多数却是张之洞引以为豪的学生,清政府显得无可奈何:“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8]。最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半数新军投靠了革命,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瑞愤慨万分:“总督张之洞费十数载之经营,糜数千万之库帑,辛苦选练,而不料均为匪用也”[9]。

正因为张之洞在武汉的近代化举措,促成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最终为近代化扫除了障碍,摆脱了制度上的掣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才使得我国的近代化能快速腾飞。

六、结束语

有功于中国近代化的不止张之洞一人,但无疑,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本文所述的,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还是为近代化提供的外部环境方面。虽然他推动近代化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但客观上却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因此,提及中国的近代化,不得不谈到张之洞。

参考文献:

〔1〕张文襄公奏稿(卷24)[C].北京:中国书店,1990.12-13.

〔2〕张文襄公全集(卷25)[C].北京:中国书店,1990.27.

〔3〕张文襄公全集(卷40)[C].北京:中国书店,1990.4.

〔4〕张之洞.劝学篇.张文襄公全集(卷202)[C].上海:上海书店,2002.2.

〔5〕张文襄公全集(卷37)[C].北京:中国书店,1990.21.

〔6〕辜鸿铭文集(下册)[C].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586-587.

〔7〕孙中山[N].时报,1912-4-15.

〔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5807.

〔9〕瑞[J].近代史资料.1954(1):64.

上一篇: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 下一篇:美国黑人所受种族歧视的渊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