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龟” 第2期

时间:2022-04-10 08:50:16

龟,象形字。甲骨、篆文龟字有正面、有侧面的形状。然而“龟”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动物。

其实,龟在古代原本是很受人们尊敬的。《诗经・大雅》云:“爰始爱谋,爰契我龟。”《小雅》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在有关龟的最早文献中,龟甲的上盖就比作天,下盖比作地。由于人们把龟甲看作宇宙的缩微,所以很早就以龟甲来占卜,《淮南子・说林》曾这样解说过:“牛蹄彘颅亦骨也,而世勿灼,必问吉凶于龟者,以其历岁久矣。”《礼记》也说:“古人以龟为宝,以圭为瑞。”这些文献后被人无意挖掘出来,就成了今天的“甲骨文”,“甲”即乌龟壳。语言中就有一系列带“龟”字的词语与占卜有关。巫师用烧红的木棍,烧灼龟甲,即“龟灼”(后人用“龟灼”比喻有才能的人容易招损),龟甲受热产生裂纹,就是祈求的兆象,称为“龟兆”,巫师就根据龟兆来判断吉凶。

到了殷商、汉魏及至唐代,人们依然喜欢龟。《史记》中就有以小龟支床腿的记载,庾信《小园赋》“支床有龟”,可见乌龟千百年来,都热心为人服务。唐代龟也作为吉祥概念融于许多诗词之中,如李商隐《为有》诗:“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又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人己把龟作人名来用了。用作人名还有大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与皮日休相友善,朝廷以高士召不至。宋代诗人陆游也曾自号龟堂。我国还有以龟为复姓的如史龟、析龟等。

古人还以龟作佩饰,如唐官员身上就佩“龟”。唐人原是佩鲤,由于鲤与李同音;武则天在天授二年改佩玄武,玄武即龟。这样玄武的“武”同音,正合武氏心意。唐代大诗人李白初进长安,会见贺知章,以《蜀道难》诗相赠。贺读诗后,敬佩不已,随即解身上佩饰金龟换酒,称李白为谪仙人。龟除用作佩饰之外,还用于印钮。汉规定,丞相、三公、列侯、将军之印,皆金印、龟钮,其印亦称金龟。将帅的旗子也有画上乌龟的,叫“龟旗”。

龟也象征着不朽和坚定。墓碑上常以龟为装饰物;刻有古代皇帝手书或文告的石碑,也常常以龟来背负。即使是有名的“龟兔竞走”的故事,乌龟也是十分露脸的。乌龟以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最后获得了胜利,自然十分光荣。

龟还是许多传说中的角色。它曾帮第一个皇帝治理黄河;当古代英雄安排宇宙秩序时,龟总是在他身边。上帝为了报答它,给它以一万年的寿命。龟的寿命的确很长,“千年王八万年龟”,这也使它自然成了长寿的象征,我们现在还常常用“龟龄鹤寿”、“龟鹤延年”、“龟鹤遐龄”等来形容长寿。

不知从何时起,乌龟就蒙上了恶名。清代王士稹《池北偶谈》说到“讳龟自明始”。有人说这是因为龟蛇同穴,越类。这是不科学的,因蛇与龟亲缘关系非常远,杂交是不可能的事。也有人说是因明代都戴绿帽子以资识别的关系,还有人说因为乌龟常常把头缩入壳中的关系。陶宗仪《辍耕录》就有“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的诗,可见乌龟自元、明、清以来就蒙上很不好的名声。

龟字另有两个读音应该掌握。一是地名,龟兹的“龟”,《辞源》注“qiu”。与丘同音。龟兹是西域古国名,即今新疆库车县。另一个异读是不龟手的“龟”,应读jun,也可以写成“皲”,本来是指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开裂。后来,“龟裂”一词也可以指田地因干燥而出现裂痕,之所以用“龟裂”这词,大概与龟甲上有纹路而且易受热开裂有关。

上一篇:茶酒人生 第3期 下一篇:用心阅读 规范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