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4-10 11:30:31

搞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1、影响师生关系的根源

1.1 对学生缺乏“爱”“尊重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是尊重、是理解、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的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在教学中往往喜欢优秀听话的同学,而对那些学习差调皮的学生往往用有色眼镜去对待他们,甚至于挖苦、辱骂、惩罚学生,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1.2 教育的不公平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一是教师的偏爱,许多教师会特别有意或无意地特别关照自己看中的学生,会特别关心器重他们,甚至放纵他们的缺点,而对学生成绩不堪理想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伤害;二是忽视个别学生,长时间的把他们放在视野之外,不关心,不了解他们;三是轻视那些与自己对立或“屡教不改”、“没有长进”的学生,暗含不屑,认为“没有希望”,因而把他们“打入另册”,这样就会引发一般学生的心理失衡或逆反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1.3 不当的教学行为对学生造成伤害

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为“分”而疲于拼命,不合实际的要求,超负荷的作业使得部分学生教师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生成绩不堪理想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甚至烦学、逃学、厌学,一边是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2、良性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应该是和谐的、民主的,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方法。

2.1 树立学生观

2.1.1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是有人性化的,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育,只有热爱尊重我们的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交流沟通,才能互相理解,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我们要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随时随地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有的放矢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1.2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理、心里发展存在差异、家庭情况、社会背景也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教师应该“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耐心与爱心并进,教育与矫正并存”。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以成功的信心和希望,总之,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对他学习、生活上的关怀,而不是管理上的松懈。

2.1.3 爱学生,要一视同仁

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热爱全体学生,不偏爱。事实上,学生的品性不同,教师在情感上对每个学生的喜好程度是不可能一致的。但日常工作中的管理,一定要公平,不能因为对某个学生喜爱多一点,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就偏向一边。对每一个学生,我们表现出来的关心,应该是一样的。这样,才会在全体学生的心中赢得信任。

2.2 树立教师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我们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2.2.1 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一个老师,如果知识水平欠缺,业务能力差,学生一问三不知,要么离题万里。教育教学中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师又怎能获得学生尊重?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同时要博览群书,随时给自己充电,成为知识渊博的人,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才能佩服你,师生关系就会变的融洽。

2.2.2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性情温和、善良、和蔼可亲、开朗乐观、善于健谈、对学生有爱心宽容心。更重要的是教学要具有艺术性,教师授课时要有较强的艺术性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努力钻研讲课的艺术,特别是语言表达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能使全班学生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究其原因是其语言生动,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能随着学生注意力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使学生能始终充满激情地关注老师所讲内容。

2.2.3 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分相貌性别,不分优等生后进生,不分家世高低,做到一视同仁。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受人拥戴的显著特点,也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既要教好尖子生,又不能放松对后进生的辅导,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天天进步。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古人所谓"亲师信道"谈的就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总之师生关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靳玉乐著.《走进新课程》.西南大学出版社.

[3]雀含鼎,罗红著.《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汽车驱动桥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