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分析

时间:2022-04-10 09:22:52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前,煤矿塌陷等地质灾害在环境治理当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因此,如何治理采煤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必须攻克的问题。只有及时研究出形成原因以及发生特征,进而总结出相对应的采煤塌陷等地质环境治理措施,才能够指导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的正常工作。在此,本文将对中国较为典型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相关资料重点研究,分析其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环境和相应的治理方法,从而为当下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解决策略。同时,地质环境治理必须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各不相同的状况采取不同对策,防止生搬硬套从而出现相反效果。

【关键词】矿山塌陷;地质环境;治理

煤炭能源已经成为中国尤为重要的生产能源以及使用能源,是必不可少资源。但由于当下自然资源大范围开采,虽然某种程度而言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资源,但是,也让自然环境转为恶劣,且导致较多环境问题产生。随着我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并把国家未来发展道路定位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国家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管理建立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将重点分析煤炭塌陷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以及地质环境治理对策,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目前中国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最为重要的难题。

一、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概念

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指采煤地区塌陷以及环境治理的知识体系。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煤矿在开采中,因不同地质环境引发的采煤塌陷灾害,且由于各个形成条件不同,进而塌陷的发生环境以及对环境造成的问题较为不同,我们把这类状况统称为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其与自然环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二、采煤发生塌陷的影响因素

对塌陷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态因素

采煤时发生塌陷灾害主要受生态环境影响,相同的塌陷灾害在各不相同生态环境中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较为不同。例如:土壤生态环境、植被生态环境以及水源生态环境等影响,其中植被生态环境是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综合体现。此外,因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较为不同,对社会与环境产生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二)地形因素

不同地貌形态所产生的煤矿塌陷危害也各不相同,对生产造成破坏程度也不同,且随着煤矿开采持续扩大对自然环境影响也随之加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越发恶劣。此外,采煤发生塌陷也受地层岩性质影响,岩性质不同,移动值以及塌陷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也不同。

(三)煤矿埋藏因素

因煤矿埋入较深,变形影响到地表时间较长,因此,地表变形减少,变形相对缓和平均。但由于地表移动扩大化煤层厚度,采矿范围也随之增大,所以移动值增大,地产生裂缝概率增长,采矿区范围与松散不对应导致覆盖层较厚,变形值较小,移动增大,如是未豁性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增长,如是粉土就发生煤矿塌陷等状况。

三、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对策

(一)环境治理思路

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因形成原因不同,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体现形式也各不相同,通过将各类具有代表性对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思路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治理方法针对不同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下文将具体对方法进行分析举例:

1、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治理模式的对象主要为大型采煤塌陷区域,这类采煤塌陷灾害较为适用植树造林治理方法。植树造林与地表无积水的较大采煤塌陷区域都不宜采煤塌陷区土壤回填的治理方法,而采取植树造林方法既能充分运用土地空间价值,也能达到防风固沙等绿化城市的作用,这类治理方法尤为适合干旱类型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

这类治理模式主要指与城市较为靠近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因较为靠近城市,从价值最大化发展考虑可以实际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而利用矿产有效资源,开办地质公园等设施,实现采煤塌陷后与城市发展正确结合,既保留具有意义的煤矿塌陷地质景观,又对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发展基石。

3、建设生态农园

建设生态农园治理方法主要针对采煤塌陷区运用回填治理模式,退耕还林等治理思路。这类方法主要建设生态农园,其治理方法也较为适用于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可将采煤塌陷区建设成生态农园,从而发展农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4、旅游经济的开发

开发旅游产业治理方法较为适用采煤塌陷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性,自然环境景观等多种条件。这类方法因与历史名城较为靠近且又形成采煤塌陷区大范围积水,才能将对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有效结合历史名城的发展规划,不仅对生态环境较为适用,也对采煤塌陷区较为合理。可转变为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采煤塌陷区大范围积水的地质问题来说,可将其改造成鱼类养殖场地,加大对空间的综合利用。

(二)治理模式

通过对治理措施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两类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分别为:

1、采煤塌陷区积水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这类治理模式主要前提是变形裂缝不会扩大化发展,从而降低地质岩的渗透能力,及时对积水地区水量进行补充。同时变形裂缝无发生状况,其渗透能力就尤为弱小,塌陷区形成的积水范围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程度水层,并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采煤塌陷区积水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2、没有形成积水的采煤塌陷区

上述这类治理措施在气候干旱区域较为适用,因降水量较少,蒸发性强、土壤疏松等因素导致采塌陷区不易形成积水。因此,针对这类情况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采煤塌陷区回填,再对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通过这类措施实现自然与人共同发展,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且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的治理策略不是单一性而是具有多样性,所以要求在对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才是最为正确有效的治理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消耗比重相对较多,但随着社会发张对能源的需求,人们对自然资源开采的范围逐步扩大。从而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生,且危害到社会与人民的安全。因此,新世纪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发展道路。从而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

此外,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因不同形成原因,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不同,因此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模式就必须结合实际状况,对问题进行治理。较为常用的治理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开发旅游业这类治理方法,不仅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加速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不论何种塌陷区地质环境问题,都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时刻谨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社会和国民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保障。所以,对煤炭塌陷区地质环境的研究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及分析对象,如此才能总结相关经验并提供较为完善的环境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乔冈,徐友宁,何芳,陈华清.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J].中国矿业,2012(11).

[2]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

[3]尚慧.宁夏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动态监测分析[D].长安大学,2013.

[4]周群.采煤塌陷地致灾机理及恢复治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5]任敬存.包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上一篇:局部排风罩控制气流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关于灵山县平山林场改革转型生态林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