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4-10 06:08:27

建筑工程中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建筑行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产业构成之一,面对新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材料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早期传统的混凝土材料难以满足新建筑的需要,泵送混凝土的运用显现出了更好的性能优势。泵送混凝土在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泵送混凝土本质上属于粘滞流体物质,这种先进混凝土的特点在于能根据外力大小进行滚动,而屈服值不为零。管内混凝土在泵送压力条件下可以让水泥砂浆向管的外侧滚动,当管壁产生一薄层屈服剪应力较小的水泥砂浆之后,其屈服剪应力要比混凝土的屈服剪应力更小,使得管内混凝土融合到一起后在管内滚动,这层水泥砂浆对混凝土、管壁起到了作用。

1 、泵机的布置与现场管道铺设

(1)对泵机的位置要合理选择,一般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间距较小,周围要有水源和照明设施、无障碍物。泵机的布置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方便施工人员使用设备,同时要建立防护棚。(2)使用的泵机型号要和搅拌车相互配备。因搅拌站、施工现场间存在相应的距离,而且搅拌车的出料量与泵机的输送量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泵机、搅拌车合理搭配。(3)考虑到工程施工面积较大,对现场作业使用两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此时确定的位置要使其各自承担的浇筑量相互靠近,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设备优化分配使用。(4)因本工程为高层建筑,使用接力泵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要选好接力泵的设置位置,保持上下传输过程的有序进行。(5)输送管道最好采用最短的线路,管道中的弯管和软管数量要尽可能少,对弯度过大的弯头严禁使用,管端末段活动软管弯曲不得超过180°。(6)垂直输送管用预埋件固定在墙、柱或楼板预留孔处或用木楔子楔紧,在墙及柱上对每节管添加固定点;每隔相应的间距用支架对水平管进行固定,以此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运行。(7)最下部一段垂直管下面的弯管,且需重新设置固定设施来承受管的重量。

2 、混凝土的泵送工艺

2.1 需要注意的内容

由于泵送混凝土自身的特殊性,其流动性要强于常规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骨料与水泥砂浆会出现各种分布形态。控制好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引导施工人员正确控制施工流程,维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注意的内容:

(1)采用平层法完成浇筑,对浇筑厚度严格控制,一般在30―50cm,浇筑时由远而近;(2)混凝土下料高度应控制在1M内,严禁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或直冲钢筋骨架;(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过程中严禁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对布料水平移动,一般要垂直于模反布料;(4)振捣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对振动棒移动间距严格控制在40cm,振捣时间则持续15―30秒,严禁振捣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5)对大体积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在收仓后初凝前要重新振捣,并适时用木批磨平搓毛2遍以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铁制滚筒压2遍以上,以此避免收缩裂缝的形成;(6)结束混凝土浇注之后,要将保温材料覆盖在上面,且用水洒湿养护。

2.2泵送的前期准备

(1)对于高温期间的施工,在浇注混凝土前要将输送管上遮盖湿罩布或湿草袋降温,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害。此外,施工单位要安排人员进行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层面有足够才湿润。在低温天气施工时要选择遮盖或保温材料包裹。(2)完善泵机的检查工作,必须要保证各个设备正常后才能投入使用。泵机启动后要先泵入一定量的清水,以湿润料斗、活塞和输送管等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部位。然后与泵送混凝土成分配合比一样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道。(3)对输送管道的铺设情况严格检查,防止管道发生松动等问题而影响使用性能。

2.3混凝土泵送

(1)泵送时应先慢速,同时检查泵机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和输送管道有否漏浆、牢固,待各系统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始加速至正常速度。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2)如在泵送中途因故必须中断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时间。(3)泵送混凝土时,如因混凝土供应不上或其他原因使输送管吸入空气,此时应立即反泵吸出管内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拌合并排出空气后,重新泵送。(4)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应立即浇筑入模.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5)泵送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泵里混凝土清理完毕并将泵和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3 、堵塞现象的原因与处理

(1)骨料级配选择不恰当则会造成碎石的直径过大,拌制出的混凝土会造成管道堵塞;混凝土的水灰超过标准之后,混凝土出现坍落而引起离析后出现堵塞管道。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则要对骨料的直径和水泥用量严格控制,对水灰比的大小严格控制,防止坍落度不发生较大的变化。(2)输送管道未按照标准要求铺设,弯管太多和管道过长等均会出现堵塞。为避免这一问题,设计管道线路时要采用路线最短、弯道最少的线路,同时对管道采取固定处理。 (3)泵机选择不当、压力达不到要求时,都可能造成堵塞。预防措施是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输送量、输送距离等综合考虑。(4)如果在泵送过程出现油温升高、压力升高、输送管明显震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应立即查明原因,此时应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反泵后将管道清洗干净后才能重新泵送。

4、 裂缝成因与处理

泵送混凝土在裂缝处理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工艺。泵送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流动性大、大砂率、水泥用量多、振捣不均匀等,这些都是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处理裂缝的方法包括:

(1)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标准后,对水灰比、坍落度等指标严格控制。(2)对掺合料和外加剂要适当使用,不断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能。(3)在运输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意外现象的发生,如:分离、漏浆、泌水、温度回升等。(4)混凝土的自由浇筑高度要控制在1.5m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骨料分离。(5)要在初凝之前结束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至表面泛浆不冒汽泡时为准。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阻碍混凝土粗骨料向下流动分布,以至粒料分离,降低混凝土握裹力。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棒振捣,维持材料之间的密实性和均匀性。(6)结束浇筑之后,应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小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避免表面出现裂缝。在结束混凝土浇筑之后的12h以内,要对混凝土层面进行养护处理,这有助于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巩固,让其使用寿命不断增加。寒冷季节的混凝土表面要采取保护策略,严格防范寒潮袭击。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要持续在7d以上,抗渗混凝土14d。

5、结语

总之,泵送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的新材料,它不仅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能连续作业,提高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等特点,因此,在施工时要注重各项工序的协调运行。

参考文献:

[1]郝玉强,赵海绒.浅析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6,(05).[2]初冬梅.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3]李燕.建筑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0,(09).

上一篇:对公路工程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量支付的研究 下一篇:微探路桥施工管理中的精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