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亲跟我走吧

时间:2022-04-10 05:58:33

2017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联合申报的“油料功能脱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三湘是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纯茶油公司!

苦尽甘来,大三湘技术终于得到国家认可!

“不忘初心,愚直前行!”这是获奖后,大三湘掌门人的感言。

他当过10年大学老师;他任过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他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后来他回家乡了,9年后,最让他自豪的是有一万多农户跟随大三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他叫周新平,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九三学社社员。

2008年底,周新平回到家乡衡阳,在郊区租了800亩山地,请农户种植茶油树,同时还养了鸡鸭鱼,种了葡萄、梨、桃等水果,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当周新平把跨国公司高管那套授权理论在创业农场应用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农场的200万株油茶苗,成活率不到15%。山上栽种的千亩茶树,几乎全部旱死,直接损失300万元。祸不单行,一家油茶知名企业造假,引发了行业价格的雪崩。价格一个月下降了45%,库存的4000万茶油无法销售,也无法回笼资金。但是农民和员工等着发工资,供应商等货款,新开工的企业也需要不断的投入。

首战失利,周新平想不干了,干不下去了!他想补偿农户一笔费用后,再继续做职业经理人。可是当他拿着100个红包挨家挨户拜访时才愕然发现,他曾经以为很熟悉的乡亲们正过着他完全陌生的生活:他们家徒四壁,衰败绝望。村里基本没有年轻人,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老人一旦患病,便是等死或自杀。很多小孩上不起学,渐渐学了许多坏毛病。有一户人家,爸爸得癌Y去世了,40岁的妈妈满头白发,三个女儿和她挤在一张已经腐朽的木床上,屋顶是漏雨的草棚,四周是光秃秃、黑乎乎的土墙……周新平强忍住泪水走访完一家又一家。

村干部请求周新平为这些人留下来,否则他们就没了收入。那一刻,周新平忽然感觉到,自己这份“生意”是众多乡亲生活的希望,而自己分明对他们有了一份责任。

回到家里他闭门想了三天三夜,之后发下一个宏愿:为了乡亲们活得有尊严,这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了!然后说服了其他几位朋友,重新借钱增资3000万元,他说这次就算拼了老命也要把茶油树给种出来。

为了能够种好茶油树,他们拜访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褚橙大王褚时健先生等知名人士。又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三个月的战略研讨,绘就了一幅现代新型农业的蓝图。

为了保证茶油果原料的质量和产量,大三湘采用了减去秋枝、合理调整树与树之间的行间距等做法,目的就是要保证茶油果个个籽粒饱满;为了避免茶树的旱灾,他们使用滴灌技术,每亩成本增加2000元左右;茶树林中养鸡,鸡粪可以当作肥料,土鸡蛋和土鸡作为会员的礼品,大力推广林下经济……

同时,周新平投资4500万建立了现代化的茶油加工厂。其中冷榨冷提等34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油品质量也通过了国家和国际上的行业标准。“这些油茶树不断地在增值,我们的产品线也从茶油发展到了手工皂、精油等附加产品。”员工介绍说。

企业家中,有情怀的不少,但如果产品不好,终究还要落败。周新平清楚,君子务本。做油的,油好才是硬道理。首先,根据专业学术期刊的测评,茶油的营养价值不逊于橄榄油,部分指标还要胜出,因此,茶油是最健康的油品之一。而茶油中,又有分类。大三湘不做调和油,只做纯茶油。不做浸出油,只做压榨油。

大三湘的整个生产工艺都很讲究。茶籽在压榨前都经过水洗去除表面污物和杂质;再经过色选剔除霉变,保证原材料的清洁可靠。压榨后处理环节是独有的“冷提”技术,这项技术是大三湘技术总监赖琼玮实验了600多个样品后研发出来的专利,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也是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主角。它既能剔除茶油中的杂质,确保安全健康,又能保留茶油的香味儿和活性成分,是目前先进的制油方法。

产品即人品,这句话放在周新平身上最合适。他的茶油和他的人一样让人感觉踏实、放心。而他自己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母亲坚持吃茶油,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提升。他还收获了不少重量级称许,农业专家袁隆平一直是“大三湘”的忠实用户,在袁隆平眼里,大三湘是“真正的好茶油”。

2011年,在大三湘加工基地落成之际,周新平用心写下了《油茶花开的希望和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让油茶花开遍三湘大地!漫山茶果金黄,村村茶油飘香!

我有一个梦想:在油茶花盛开的地方,乡亲们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幼有所依,老有所养!

我有一个梦想:在油茶花盛开的地方,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宝贝一样,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油茶花开的三个梦想如何落地,周新平天天在思考。靠自己一己之力如何帮助千所学校,能帮助一百所就了不起了。靠一家企业如何带动千万农民、靠一方资源如何撬动整个行业,看上去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中他逐渐领悟到了,这项事业要想做大,只有心怀利他之心,先成就了别人,自己才能发展。

周新平一直认为,对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其他人士的帮扶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有些适合用“帮”的策略,有些适合用“扶”的办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不能够用高人一等的姿态,用施舍的方法去践踏对方的自尊。”

2014年8月,大三湘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参与授渔计划,将茶山基地15~16岁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农家孩子,每人资助1万元送到基金会指定的学校读2年职业中专,毕业后由基金会联系安排到企业工作。第一、二批“授渔计划・大三湘班”的学生分别在授渔计划河北、湖北项目学校上学。2016年第三批“授渔计划・大三湘班”的学子们来到衡阳市信息网络工程学校,迈出了实现他们梦想的第一步。正值花季年华的孩子也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打工太小,农活不愿干,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授渔计划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前景,避免他们走向歧路,深受农民的欢迎!

大三湘还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修缮原来破烂的小学校,建起了漂亮的“大三湘西岭孝文化广场”,村民们也跳起了广场舞!大三湘真正为乡亲们考虑和打算,已经成为根植在基地村庄的家人。

2016年,周新平与善小公益基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善小・大三湘美好乡村专项基金”,实施乡村教师培训和农村产业精准扶贫。周新平个人捐资1000万元成立乡村小学支教基金,准备再联合一些企业家筹集到5000万元作为母基金,用于日常运作费用。通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用互联网终端将有经验的老师按材教学,当地老师辅导和批改作业。一个学校6个年级,一个年级一块屏幕、一套系统,一个学校装备下来3万元左右。学校缺少的音体美老师,他们招募义工和在校大学生1~3个月的短期支教,支教的开支由基金支付。

周新平时常提到:和农民是合作关系,是互相帮助的关系。这个关系不仅仅我内心要明白,也要想方设法让农民明白。我们既然从事农业,首先就要懂农民。只有让农民变富了、赚到钱以后,农民才会真心跟你干。所以这个事业要成功,就必须依赖农民的成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只有尊重农民才能得到农民的理解。大三湘最初向农民租赁山地种植油茶树,种植失败后,经过与农民座谈了解到,原来他们以为大三湘和之前来扶贫的种植项目一样:拿国家项目资金象征性地种下去,钱到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管了。农民只是拿一点工钱,所以也就应付一下,根本不会认真打理。当周新平告诉朴实的农民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钱,要坚持带领大家把荒山改造成油茶树林,为乡亲们致富开一条路,并同意将当年的管理费发给农民。乡亲们感动了,很快组织补种,2011年种植成活率达到90%!乡亲们心中有了“百亩茶山万斤油,又讨老婆又盖楼”“一颗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的目标。

乡亲们改善生活的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一个互利共赢的机制初步建立了。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意x,2014年初,以西岭镇平安村为示范基地,大三湘与当地政府一起,联合几家爱心单位,共同发起幸福乡村建设活动,旨在通过孝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让村民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

9年时间,大三湘平荒山、育优苗、研技术、精生产、拓市场、重口碑、建品牌,与乡亲们心连心,搞出了40万多亩茶山,赢得了以企业家为主要组成的高端会员的信任。他们不仅吃上了放心、健康的纯茶油,还牵手大三湘,和农民、农村联系到了一起,让一些留守老人,通过打理茶山,一年的收入,从以前的不足千元,到现在的1万多元,甚至几万元。先后新建了学堂、请来了老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能够上学,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共建油茶事业。

油茶树的盛产期有80~100年,不仅能带动眼前脱贫致富,更能造福子孙后代。现在,通过大三湘输出模式、技术、加工、市场,农民贡献劳动打理茶山,为用户提供放心健康的茶油及其精深加工产品,正在改变着一个个村子的面貌。

周新平深知自己的能量有限,所以联合了更多有识之士成立了“南山会”――大三湘的会员社群,享用健康茶油,帮助千万农民,共建幸福乡村。

多种一亩茶山,让一个留守儿童安心上学。

多种十亩茶山,让一家农户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多种百亩茶山,带动一户农家致富!

9年后的今天,大三湘的资产已经达到了6.8亿,拥有34项专利。最让周新平自豪的是有一万多农户跟随大三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证明,周新平在三湘大地上默默地前行。摸索了这么多年,周新平找到了一条改变中国农村现状的可行的模式,就是一定要建立龙头企业,同时要能形成千万农户的创业生态,为农民提供创业空间,为产品提供质量保障,为销售提供市场出口,为心中有爱的会员找到责任释放的新基地,形成一个携手共进的新模式。

稻盛和夫听了周新平的事迹后感慨不已:“在现在的环境中,并非只要付出就能取得相应回报,周先生在当时困难的局面下,从山区考察回来后因看到当地贫乏的情境而想要施以援手,拥有这样想法的人,才是伟大的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不仅是为自身,同时拥有长远的眼光,连员工的生活也考虑在内。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彭淑牖:永置病人利益于首位 下一篇:商务旅行服务专业化:国外差旅管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