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铺也淘金等

时间:2022-04-09 11:31:15

修车铺也淘金等

修车铺也淘金

在农一师、阿拉尔市的商贸城门前,每天都有一位老人动作娴熟地维修自行车。每当顾客推着修好的自行车离开时。她总是笑着说:“您慢走,如果两天内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你推来,我免费给你修!”她就是农一师10团服务站退休职工刘中慧。

今年58岁的刘中慧退休后,不愿意整天靠打麻将、扑克打发时间,她总想干些什么。一天,她在阿拉尔市街头闲逛时,发现市区内自行车修理铺很少,许多职工的自行车坏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修理。

“何不开个自行车修理铺呢?投资又不多!”刘中慧这样想。回到家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伴。老伴一听,非常支持她,这下刘中慧的信心更足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刘中慧就跑到附近的商店采购自行车零配件。几天后,她的自行车修理铺开张了。第一天,前来修理自行车的顾客络绎不绝,刘中慧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回家后,刘中慧一算,一天净收入60多元钱,心里别提多高兴。

为了让前来修理自行车的顾客满意,刘中慧除了将修车的收费标准张贴出来之外,还向顾客承诺,修理过后两天内如果出现故障,负责重新修理,不收顾客一分钱。

“虽然辛苦点,但一年的收入也不少呢!”刘中慧高兴地说。

(肖良波)

种韭苔收益高

“我已经有10天没有进家门了,白天都在大棚里忙活,晚上就住在焉耆蔬菜批发市场附近的招待所里。这不,我刚从焉耆蔬菜批发市场回来,又要准备给这辆车备货。”前不久,农二师223团职工张红燕和丈夫赵平勇一边忙着往电动车上装韭苔,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2001年,张红燕发现种植韭苔的产量高、见效快,且具有肥水要求不严、易于管理等优点,比较适合在果园间种,她决心一试。夫妻俩没白天没黑夜地边学边干。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懂就打电话请教专家,遇到困难就查找有关资料,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了3000元。

第二年,张红燕决定在地里搭建小拱棚。她开始严格按照连队的技术要求管理好果树,一有空闲就忙着自学有关韭苔种植的技术。她常常对照着自己管理的韭苔认真做好记录,反复琢磨技术要领,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有空的时候,张红燕还在家里上网查询各类农业技术信息,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种植方法。这一年,张红燕收获了两茬韭苔。净收入3.5万元。

2005年,夫妻俩鼓足了干劲,投资近2万元购买了羊粪和化肥,投资7万元把草帘更新为棉被,并安装了电动卷帘机,还花了5000元打了一眼机井。

2009年年底,夫妻俩的韭苔大棚已经发展到15座。每座大棚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

(顾小凡 辛 波)

地也种蜂也养

前不久,农七师126团4连职工张素霞拿出自己今年赚的第一笔钱,高兴地领着儿子到书店去购买书籍。

今年40岁的张素霞,在连队种地已有多年。她发现,要想致富必须走种养结合的道路。2007年年底,张索霞接管了亲戚转让的30箱蜜蜂。

2008年初春,天气变暖后,蜜蜂也活跃了起来,需要每天喂养白糖。可张素霞和丈夫在喂养蜜蜂方面一窍不通,这可愁坏了夫妻俩。于是,他们就向连里养蜂多年的老张求教。白天,张素霞夫妇帮助老人绞白糖,喂养蜜蜂;晚上,夫妻俩回到家中,一边看书籍、光碟,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夫妻俩掌握了喂养蜜蜂的基本技术。

2009年。张索霞夫妇熟练掌握了从冬季喂糖、春季繁殖到夏季放养的全套养蜂技术,家中的蜜蜂也由30箱发展到40箱,收获蜂蜜3吨多,纯收入1.5万元,种植的50亩棉花也收入了1.6万元。到了冬季。在家闲不住的张素霞经朋友介绍,来到该团最大的超市打短工。通过3个月的努力,张素霞不但挣到了2000多元钱,还掌握了许多市场行情。

张素霞说:“今年种了50亩油葵,这样可以一边管理油葵,一边在地边放养蜜蜂,冬季又可以到超市打短工,一年四季都不让自己闲着。”

(赵月琴 玉 萍)

上一篇:洪水面前,我们的心连得更紧 下一篇:“铁板书记”李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