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关于法治的几种错误观念

时间:2022-04-09 10:14:47

厘清关于法治的几种错误观念

在现实中,推进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仍较缓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据我们调研得知,这与当前少数市县领导干部和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有很大关系。调研显示,在当前推进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不能太快的原因中,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跟不上、法治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冲突、法治与创新相冲突、法治与办事效率冲突分别居前四位。这四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都是观念上的原因。从某种角度上看,当前之所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不快,主要就与人们主观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有关。因此,要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厘清人们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几种错误观念至关重要。

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并不影响依法行政的推行。首先,一些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所认为的,当前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较差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证明的伪命题。事实上,我国经过“一五”到“五五”普法,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宣传,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其次,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并不必然影响法治政府的推行,依法行政的好坏与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没有直接关系。虽然,当前的确有一些公民为了利益,明知违法而故意为之,这不是他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高,而恰恰是因为有些行政执法人员未能严格行政执法,有门路的、与执法人员关系比较好的,即使违法了也可能不会被处罚或处罚很轻。而没有搞好关系的,结果可能恰恰相反。此种情形使之产生违法获利更大的投机心理,其心理一旦产生,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违法事例,使法治政府建设难上加难。

最后,一些公民现代法律知识欠缺,行为仍然还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模式中,这只能说明法律有可能和传统习惯、情理产生冲突,面对这种冲突,需要我们在立法中审慎地解决好习惯、情理与现代法治的衔接,需要更大程度上做好新出台法律的宣传,而不是否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就依法行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依法行政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经济发展。首先,依法行政能够促进形成一个更加高效、廉洁、公开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一旦形成,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其次,做好依法行政,能更好地形成一个平等、自由、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此种环境一旦形成,必然更好地促进市场的透明和充分竞争,也必然有力地打破原有的市场垄断,从而更有力地吸引更多的投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再次,经济发展绝不能和知法违法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也不能和制假卖假必然地联系在一起。

就依法行政和创新的关系而言,依法行政影响创新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依法行政只是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依法进行,依法制止违反法律的行为,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虽然法律有较多方面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规制,是因为这些方面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允许市场主体进行创新,是最基本的底线,如企业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等,这些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且,法律是一个由原则、规则、概念、政策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的体系。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义务规则之外,法律恰恰通过大量的权利规定赋予企业更多的自,更多的创新自由。

最后,依法行政也并不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反而能提高效率。也许就单个事务看来,通过个别处理,的确可能效率更快,但这种个别处理可能会形成示范效应,引发其他人的模仿,而一旦所有事务都不按照程序和规则办理,则会大大降低效率。同时,如果不按规则和程序进行,中间必然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其结果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忙于构筑人脉关系,导致更多的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大量产生,会使人们对社会公正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人们创业及奋斗的积极性,其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摘自《学习时报》)

上一篇:加快多边贸易合作 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下一篇:黑龙江省高校第二外语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