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分析与决策

时间:2022-04-09 01:14:43

刍议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分析与决策

阅读是吸收语言知识,巩固和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主要手段。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读物以获取信息,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大量的阅读,能够扩大词汇量,熟悉外国文化,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最终到能读懂外文读物以及借助工具书能读懂各个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还有一个很重要但却往往被忽视的方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一旦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终生受用。

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授课方式: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无论上述的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注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语篇分析和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注重文章的导入

文章的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好的导入能立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自然过度到新的内容。

(一)直观导入法

有的课文需要直观地导入,使学生能更具体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照片、图片、录像等手段导入。这种方法往往能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直观的导入方法要比言语描述更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第三册unit10(Women),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在科学领域杰出的女科学家,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继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一些含特定知识的文章,如Medicine和Poetry等单元,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1nternet、图书馆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采用以讨论课文背景、欣赏诗歌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使学生对原本陌生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阅读课文时也不至于产生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

(三)通过问答导入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进行导入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如: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1日带新进行导入;可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二、注重理解大意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魏特海墨(fM.Wetthoimer)指出人类要通过领悟情景的整体来进行创造性思维,整体决定各个部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应该从整体到部分。所以阅读课教学中语篇整体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一)全文速读,掌握大意

要求学生运用略读、扫读等方法快速阅读全文,搜寻有关信息,学会思考,迅速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问题设计可以是yes-noquestion,why—question,选择题,判断题等.

(二)分段落,把握大意

将把课文分段落,组织限时阅读,并让学生说出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指出主题句。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来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由此教师设计了“段落处理式”任务Skimandmatchthegivenideastoeachparagraph,学生经快速测览后很快将教师口述的段落大意配上相应的段落,完成了整体理解的第一步。

(三)注重精读课文

这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是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步骤。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细读,处理有关信息。在细节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技能。阅读课通过以下几种活动来进行:提问法,语法翻译法,利用图表法学生在阅读篇幅太长的文章时,由于对英语语篇思维不敏感,他们对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常失去方向感,抓不住要点,丢失较多信息,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对此,我们要增强学生英语语篇思维的敏感性,要搞好课文整体教学,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语篇背景知识;(2)把握语篇体裁;(5)分析语篇结构;(4)培养词汇处理能力;(5)逐渐深化语篇理解的层次;(6)训练语篇阅读速度。

三、总结

总之,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完善自己的教法,把创新观念运用于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浅析建立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下一篇:试探建立商务英语专业中的高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