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教媒体开拓课改的新渠道

时间:2022-04-09 10:29:09

巧用电教媒体开拓课改的新渠道

摘要: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电教媒体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一、创设情境,激趣诱读;二、引人入境,熟读精思;三、凭借情境,学会积累;四、运用情景,激趣导说;巧妙地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优化组合,创设情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练、自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拓学生自学的渠道,为新课程改革开拓新渠道。

关键词:电教媒体;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Using Audio-Visual Media to Open Up New Channels for Curriculum Reform

Feng Li

(Shanxi Jinzhong Taigu Primary and Secondar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Jinzhong0308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to describe audio-visual media in the rol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First,create situations,stimulated interest in luring read;Second,the introduction of immigrants,familiar with fine thinking;Third,by virtue of situations,learn to accumulate;Fourth,the use of scenarios,stimulated interest,said guide;clever use of the network and optimize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the creation of scenarios;coaching teachers to allow students to read,Ziwu,self-training,since that;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students'self-channels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open up new channels.

Keywords:Audio-visual media;New curriculum reform

一、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刚上课时,情绪很难马上平静、稳定下来,如果运用图像、动画、声音、颜色等网络及多媒体教学信息,则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点击课件中的资料库,一幅幅色彩鲜明、景色优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台湾有名的景点(阿里山、日月潭等)。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机下质疑:台湾真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名的景点呢?我马上播放配乐的录像,把学生带到美丽的蝴蝶谷,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生就这样积极地进入了角色,认真地读课文,从中知道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风景秀丽,从中萌发热爱台湾的感情。

二、引人入境,熟读精思

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学生无论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电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趣,让所学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在老师精要的指导下变教为导,使教服务与学,让学生自己做主,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学习的责任感,集中精神利用课件,自觉学习。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就要先自学,先尝试,自己领悟,不断积累。在《蜗牛的奖杯》一课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课件,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在开始教学时,我采用欣赏动画的形式引入,让学生产生兴趣,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自己在读通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蜗牛为什么能遥遥领先?”通过课件欣赏“蜗牛得奖”,边看边想:蜗牛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里的省略号的意思。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然后,我在课件中演示第一、而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一段,运用“摆擂台比读书”的形式激发读的欲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有感情的读,品味、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和美妙。这样,读的竞赛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而且在体会词语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好词好句。整节课,教师在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感悟,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就可以读后质疑:这个自然段中你有什么不懂?学生提出后,就让学有能力的学生帮助解决,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

三、凭借情境,学会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很好的范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精讲精练,能较好帮学生课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学会积累。还应该注意凭借情境,课外延伸,在语言上积累,在感情上积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学生对此不甚了解,于是我通过网络及多媒体课件,展示反映抗日小英雄的影片,使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情感。

四、运用情景,激趣导说

运用网络环境及网络及多媒体组合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对当前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股不吐不快的强烈表达欲望。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2中教《成语》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写春的诗歌、文章、句段,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背诵赞春、写春的诗歌或成语,激发爱春的情感。然后播放春的录像:公园、田野,一片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以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效果引学生入情入境。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被春天迷住了。我马上因势利导;你能把春天的美景用成语说给大家听吗?接着,我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说出来,“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纷纷说出春的景象,说出自己对春的看法,把胸中之意抒尽。由于画面的吸引、课前的积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有如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从爱说发展到会说、能说:绿油油的小草破土而出。长得密密的小草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满地都是。一句句佳句,学生脱口而出。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件观赏图片、录像,自己练说春天的其他景物,在进行集体评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说后评再说,大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络及网络及多媒体所显示的声、光、色、形模拟了事物的情景,再现了生动的画面,从不同程度不断地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要求,巧妙地运用网络及网络及多媒体优化组合,创设情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练、自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拓学生自学的渠道,熟读精思;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学会对语言的感悟,学会对语言的积累,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以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为新课程改革开拓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3]试教通讯.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无人驾驶车辆控制系统 下一篇:浅谈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