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创世纪》译本与《圣经?和合本》对比

时间:2022-04-09 06:55:10

作者简介:杜媛媛(1989.12.10~),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12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摘 要:冯象为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耶鲁法律博士,代表作为《创世纪:传说与译注》。同时,冯象译本也是现在最流行的圣经翻译译本之一。本文作者对冯象译本的《创世纪》和《圣经・和合本》进行了对比,对两种译本的特色进行了分析。冯象译本更适用于圣经文学的欣赏,内容生动详细,并有一些新的创新,文学造诣极高。但《圣经・和合本》更适合在教会进行朗读、传阅,语言简短流畅。两种译本无关好坏,兼具特色。

关键词:圣经翻译;冯象;译本;翻译策略

冯象,上海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父亲冯契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曾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耶鲁法律博士。代表作有《政法笔记》、《木腿正义》和《创世纪:传说与译注》。

通过阅读冯象版本的《创世纪》的中文译本和《圣经・和合本》,发现这两个版本的译文存在的差异非常大。这两种版本的翻译都各具特色,以下是对这两种翻译的版本做的一些简短分析:

首先,从两种翻译的作者来看:《创世纪》的作者是冯象,他是哈佛中古文学的博士,对于希伯来语非常的精通。众所周知,圣经在英文版本以前,可以追溯到希伯来版本,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初的版本,但是现有发现的更早的版本了。同时,冯象翻译版的《创世纪》是对希伯来语圣经文本的直接翻译,可能在希伯来词汇上比《圣经・和合本》在语言和内容上更靠近原始作品。

而《圣经・和合本》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不同的中文译本使用的传教士共同合作完成的。其是以1885年版的《英文修订本圣经》作为蓝本进行翻译的。对出现在圣经中同样的词汇进行了统一的规定。由于这一版本是对英文版本的圣经作为参照,不可否认的是在由希伯来语翻译成英文时会不会出现一定的错译、改译等现象。那么,在译成中文时,即使按照英文完全对照翻译过来,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的错误或是由于译者的原因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在冯象翻译的《创世纪》中,指出了在《圣经・和合本》中出现的“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这一句中“空气”的翻译是错误的,应当是“苍穹”。这一点上,我认为冯象的分析更为精准些。在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of the Bible 中,对于这一内容的描述为“And God said,‘Let there be a dome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and let it separat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 7So God made the dome and separated the waters that were under the dome from the waters that were above the dome.And it was so.8God called the dome Sky.And there was evening 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second day.”其中,“dome”这一词的意思是“穹顶,圆屋顶”的意思。因此,冯象指出的误译是较为合理的。

但是,冯象的注译也存在有待考证的地方,例如,对于“And God said,‘Let the waters bring forth swarms of living creatures,and let birds fly above the earth across the dome of the sky.’ 21So God created the great sea monsters and every living creature that moves,of every kind,with which the waters swarm,and every winged bird of every kind.”中“great sea monsters”在希伯来语版本中的词语为“tanninim”,其本意为“海中的巨兽”。《圣经・和合本》中对应翻译为“大鱼”,而冯象则认为应当翻译成为“巨鲸”,在这一点上,相比“大鱼”所涵盖的内容,“巨鲸”就略显具体了。

第二,就两种版本翻译的语言来说,冯象的《创世纪》属于意译,其内容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行文更加流畅,解释更加详尽具体;而《圣经・和合本》的语言则偏向西化,虽不是完全的直译,但基本保持了英译句子的形式。例如,在“Holy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中,“God called the light“day,”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night.”And there was evening,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first day.”的翻译就是“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由此例句可以看出,其句法顺序上的一致。在这一翻译版本出版后就被全国通用。查阅相关翻译资料可以知道,在译定这一版本时共有的四项原则:

1.译文必须为全国通用语言,不可用地方土语;

2.行文须简单,在礼拜堂讲坛诵读时,各阶层人士都能明了;

3.字句必须忠於原文,同时又不失中文的韵气;

4.暗喻应尽量直译,而非意译。

看着四项原则中,第二、三、四项清楚地说明了《圣经・和合本》在翻译过来为何句子结构有些奇怪了。其中,第二项要求行文要简单,因为圣经的主要用途就是在礼拜时经行诵读的,简短的句子读起来更有韵律,朗朗上口。而冯象版的翻译更偏向于文学体裁,更适合文学赏析用,而不适合诵读。

第三,就个人信仰而言,冯象先生并不是一位基督徒,因此,其翻译更多是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上的。但是,圣经译本的主要读者多为基督教徒,他们有个人的,对教义有着更为内心的理解,精神层次上的内容比较多。虽然他在学习期间对圣经教义等有过学习与研究,然而不得不说他对圣经的理解与教徒的理解或许会存在差异。因此,在网上和圣经研究领域中,也有不少人提出其翻译对教义有所更改。而《圣经・和合本》则是由传教士来进行翻译,其对基督教义的理解应更为清晰明了。冯象版本的翻译更适合不信教的读者作为了解基督教义与圣经的途径。

总之,通过对这两种版本的比较,我们应当认识到:做翻译时不同翻译策略的采取要根据翻译的目标群体及其功能而定。由本文的分析来看,两种版本针对的群体大不相同。因此,在风格和语言上也大不相同。不能说哪一版本好与不好,只能从阅读人群和个人理解来判定哪一版本更为适合自己。

参考文献:

[1] 《创世纪(修订版)》2012040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M]

[2] 《圣经・和合本》2009.中国基督教教协会[M]

[3] 《圣经中英对照》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2010年1月1日)[M]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写《易中天中华史》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