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时间:2022-04-08 07:21:58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0 - 61 - 02

【摘要】目的 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的疗效。 方法 将203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CIN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锥切组(96例)和LEEP组(107例),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LEEP组与传统锥切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CIN简单、安全可靠、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传统锥切术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统称,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Ⅰ、CINⅡ和CINⅢ)。由于阴道镜与细胞学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的检查,CIN早期发现渐趋增多,患者年轻化,CIN的治疗方法也多样化。只要手术切缘无病变累及,宫颈锥切与子宫切除术一样可以阻止病变发生癌变[1]。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既可治疗又不干扰进一步诊断的宫颈锥切术,子宫颈电圈环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回顾性分析203例CIN患者行传统锥切和LEEP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因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因有临床症状及宫颈窥视异常而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异常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经病理诊断为CIN的患者共203例。20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53岁,平均(33.6±4.7)岁,年龄≤40岁83例占60.6%,年龄≤30岁34例,占24.8%,均未绝经;CINⅠ患者108例,CINⅡ患者72例,CINⅢ者23例(包括原位癌1例);未生育者7例,其余均为经产妇。行LEEP术或传统锥切者治疗,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均有完整资料。

1.2 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CIN的级别、合并宫颈糜烂的情况、病人的意愿、年龄选择治疗方法。传统锥切组96例,其中CINⅠ患者73例,CINⅡ患者18例,CINⅢ患者5例;LEEP治疗组107例,其中CINⅠ患者35例,CINⅡ患者54例,CINⅢ患者18例。

1.3 手术方法

1.3.1 手术设备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HF-120B型妇科高频电波刀。

1.3.2 术前准备术前均做宫颈液基细胞检查(TCT)并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诊断分级。妇科检查排除外阴、阴道、盆腔急性炎症。手术于月经干净后3~7d之内进行。

1.3.3 手术方法LEEP组[2]将高频电波刀调到混切Ⅱ位置上,功率6kw不需麻醉,在阴道镜下,将宫颈碘染色,根据病变性质和范围选用不同型号的环行电极,距碘阴性区边缘0.5cm处进行电切,从左至右或从上而下缓缓均匀移动电极以切割组织,直至对侧病灶边缘外0.5cm取出电极。如果病灶太大,可分多次进行,直至将整个病变组织全部切除,切除深度为0.5~1cm,然后再改用方形、小环行或锥形电极切除中央部分组织包括,部分宫颈管,深1~2cm止血时改用球形或针状电极,并将开关拨到电凝位置上,功率调到6kw,进行创面止血。

传统锥切术采用连硬外麻醉,宫颈用传统电刀按顺时针环行切除,整块送病检,再电凝止血,效果不佳者用1/0 Dexon线内翻缝合止血,最后用碘仿纱条填塞阴道。

1.4 术后治疗LEEP组术者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5d出院,传统锥切组术后用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5~7d出院,术后48h取出阴道填塞纱条。两组均禁止性生活2~3个月。

1.5 术后观察及疗效评定[3]术后第1个月每周随诊1次,阴道镜观察阴道分泌物、阴道出血及子宫颈修复情况。术后第1年每3个月作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若正常者第2年改每6个月检查1次。LEEP疗效判断标准:LEEP术后半年无CIN病变存在定为痊愈;LEEP术后1年内仍有CIN病变存在定为病变残留;LEEP术后无CIN病变存在,但1年后又发现病变,则定为CIN病变复发。

2 结 果

2.1 LEEP组和传统锥切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修复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2.2 术后随访LEEP刀组最短愈合时间为1个月,最长为3个月,总有效率100%,术后2~3d即有阴道流水,第7~14d开始脱痂出血,平均20d。传统锥切组最短愈合时间为1个月,最长为2个月,总有效率100%,术后2~3d有少量阴道流水,无出血现象。术后2个月阴道镜检查两组均无异常,宫颈涂片癌细胞检查均阴性,术后半年LEEP组4例宫颈涂片有细胞核肥大,2例细胞轻度核异质(为CINⅡ~Ⅲ级患者)。传统锥切组未发现异常。

3 讨 论

CIN的自然转归分为3个方向,即消退、病变稳定、进展为更高一级的CIN,甚至宫颈浸润癌。虽然CIN病变是一个慢性进展的病变,如患者愿意也有随访条件者可以进行定期检查,但CIN发展为浸润癌为正常情况的7倍[4],所以建议对多数CIN患者能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可以使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下降。

本研究将CIN患者行LEEP术及传统锥切术进行比较,显示LEE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平均住院日短,可以在病房,甚至门诊进行手术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Dietrich等[5]对LEEP治疗后早期细胞学异常的风险因子分析指出,不应忽视术后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术后细胞学异常有40%进展成为继发性的宫颈不典型增生,平均复发时间为6.5个月,建议LEEP术后随访发现细胞学异常者应于术后6个月行阴道镜检查。本研究中术后半年随访,LEEP组有6例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而传统锥切组无,可能与LEEP刀切除深度不够有关,建议对 CINⅡ~CINⅢ级患者切除宽度扩大到病变组织外缘5mm,颈管深度达10~15mm以弥补其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慧珍,靳双玲,孙文霞,等.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Ⅲ级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5):360-361.

[2] 代淑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3例手术治疗探讨.华中医学杂志,2005,29(6):435-436.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6.

[4] 毕蕙,廉玉茹,李克敏.CINⅡ-CINⅢ治疗后随访情况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l(22):33-39.

[5] Yancey MK,Miyazawa K,et al.Risk factors for early cytologic ahnormalities after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J].Obstet Gynecol,2002,99(2):188-192.

上一篇:头晕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液指标的相关性... 下一篇: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