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能否缓解就医难

时间:2022-04-08 01:05:55

从2009年10月起,卫生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的三级医院推行预约挂号制度,这让饱受看病挂号排队折磨的老百姓有了新期待。

作为预约挂号的试点城市,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公布了49家三级医院预约挂号电话。然而,3天后,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就批评说,部分医院预约挂号流于表面和形式。

质疑声中,预约挂号的形势变得颇为“紧张”。那么,预约挂号究竟能不能解决“看病难”?医院推行预约挂号存在哪些困难々

“窗口优先”仍占主流

9月4日,记者在北京同仁医院西院挂号处看到,排队的人依然非常拥挤。吉林省四平市的李然带着有眼疾的女儿到北京已经两天了,但终究还是没有挂上专家号。眼看10多岁的女儿下周开学,李然心急如焚,她对北京三级医院开始预约挂号的消息还一无所知。

有数据显示,在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北京市,实际通过预约挂号就诊的患者不到5%。预约挂号普遍存在电话打不进去、网上注册繁琐、号源较少等问题。某些中介公司还从中浑水摸鱼,骗取患者钱财。

卫生部关于预约挂号的征求意见稿刚公布时,对于“窗口优先”还是“预约优先”,各家医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窗口优先”。他们尽量将号留给排队挂号的患者,用于预约的号非常有限,有的专家只拿出一两个号用于预约。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王晓波说,不少患者既不知道、也不习惯预约挂号,从大老远跑到医院窗口挂号,却被告知没号了。协和的特色是诊治疑难杂症。如果实行预约优先,一些轻症患者都把专家号约走了,真正的疑难杂症患者反而看不上病。协和的外地患者大约占总门诊的40%至50%,大多数是当地没法治疗的患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沈韬表示,窗口排队虽然有很多弊端,但也是目前最公平的方式――看谁来得早。

流于形式,患者挂号预约积极性降低

2009年9月1日起,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将建立电话预约号码公示制度,通过分时段预约就诊,复诊患者可在非就医高峰的下午或其他时段前往就诊。年底前三级医院的复诊挂号比例不低于40%,口腔科、产科复诊预约比例应达100%,出院病人门诊复查预约率要达到60%以上。目前在北京市49家三级医院中,71%以上都已经开展了网上预约挂号。

9月4日,记者逐一拨打了49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电话,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32家医院能够接通,有的电话是语音提示,其余14家医院的预约电话是无人接听或长时间占线。大多医院可以在周一至周五提供电话预约,而且一般到下午三四点就结束预约。

随后,记者来到北京市宣武医院。得知可以电话预约挂号的朱大爷本想赶一回“时髦”,可是电话接通后是语音提示并要求先输入诊疗卡号码,这太麻烦了,他最终还是选择来窗口挂号。

据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10家医院也需要患者先办理电话预约卡或诊疗卡,并在预约前输入卡号才能够进入预约程序。

除了电话预约挂号外,更加“时髦”的网上预约却未得到大多数市民的认可。在记者随机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的首选是“电话预约”,对“网上预约”则兴趣不大。大家习惯性地认为,网上操作“不习惯、不可靠”。家住北京市崇文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要是有一个类似“114”的统一预约号码就好了,方便又好记。

方来英指出,一些医院预约挂号流于形式,电话打不通、上网程序复杂,让患者很不满,影响了患者尝试预约挂号的积极性。

迷信专家,预约挂号依旧看病难

经调研,约六成的预约号源没有经电话预约出去,而预约出去的号大多数都是专家号源,继续造成专家号源吃紧,患者看病难的状况。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投放了9万多个预约挂号号源,共计投放总号源的23.8%,但实际只挂出了3万多张,剩余约6万张号未挂出,有六成多没被约出去。9月1日至7日。全市部分三级医院投放预约挂号号源共计9.3万个,仅占投放号源的1/3,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专家号。

通过预约方式挂出的就诊号中,大部分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号,其中,还有很多是初诊患者预约专家号。据分析,导致大部分号源未挂出的原因,与患者仍然比较热衷“专家号”,预约服务仍未被患者熟悉等有关。

沈韬认为,预约挂号只是调整了挂号方式,并没有真正改变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局面,对解决看病难帮助不大。“看病难,难的是专家号,普通号一般是能挂的。而专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这个矛盾都是无法调和的。”

预约挂号任重而道远

其实,早在1999年9月,北京市卫生局网站就开通了集中式的网络预约挂号服务,推出“北京市医院预约挂号一卡通”项目,先后有50多家医院参加,主要包括三级甲等医院和一些大的专科医院。

推出预约挂号“一卡通”,原本是解决挂号难、治理号贩子难的一项举措,然而,10年过去了,患者并没有因为有了“一卡通”就能如愿挂上专家号,号贩子也并没有因为这个“一卡通”就销声匿迹。

一个三级医院的专家号,也就十几元。但是,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的号已经被号贩子炒到了上千元。风湿科的唐教授无奈地说,他现在是为号贩子打工。

专家认为,号贩子现象不是因挂号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而是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导致的,倒卖号源早已形成了一个非常系统的产业链,靠实名预约来根除很难。

推行实名制预约挂号,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实名制。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赵成松说,来就诊的儿童,没有身份证甚至户口本,要实行严格的实名制有点难。

我国人口众多,为数以亿计的人群提供信息化的医疗服务,将是一个投资浩大的系统工程。据估算,一家日门诊量在5000人次以上的医院,如果要建立一个预约挂号平台,按照预期达到20%的预约率,初期的基础设施加上后期的运营,每年就需要约500万元的投入。如果要统一协调北京全市乃至全国医疗资源,则需要投入巨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演习龙教授认为,单个医院的预约挂号只能预约一个医院,既限制了向其他医院分流患者,又丧失了从其他医院调配患者的功能,让患者的选择更加少,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充分利用。而通过和专业机构合作,既能够帮助医院来提升服务的质量,又能够合理利用现有的预约挂号平台,最大范围节省社会资源,最优质地服务患者。

实现各医院平台共享,改善医疗专家资源稀缺的状况,改变我国人民“什么病都要去大医院”的看病习惯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看来,能让老百姓通过“鼠标轻点、电话拨号”真正实现医院从容看病,还需要时间。

上一篇:一个没有血缘的穷人家庭演绎人间真爱 下一篇:事故全责方为何告赢无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