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

时间:2022-04-07 04:29:16

摘 要:文章从恩格尔定律本身出发,从食品种类、食品价格、消费体制和生活消费支出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从而得出在我国的适应条件。

关键词:思格尔系数 局限性 适应备件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70-03

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根据恩格尔定律的判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从小康进入宽裕阶段。恩格尔系数作为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是由德国人1857年提出的。是西方国家的产物。距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外国的产物,它能否正确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呢?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恩格尔定律的内容

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是表示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也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用来评价和衡量国情国力的统计指标。恩格尔系数主要表述的是一国国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思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生活消费支出额×100%

恩格尔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国家的不断富裕,每个国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将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超过59%。表明该国处于只能维持食物需求的贫困状态,然后。随着食物开支的不断下降,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不1/4时,表明该国处于生活水平富裕的状态,联合国粮食组织(FAO)根据各国的消费习惯,利用恩格尔系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提出了一个相对关系。恩格尔系数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思格尔系数的局限性

恩榕尔系数提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当初思格尔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发现了家庭收支中食品支出的规律。以此规律得出恩格尔系数,当时影响家庭收支的因素很少,人们的支出大多是满足日常物质生活需要,食品支出也只是满足正常的营养需要,因而在比较稳定的收支结构中得出的恩格尔系数是能较好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但随着时代进展,人们收入和支出渠道繁多、五花八门,明的、暗的,可计算的、不可计算的都存在。在如此复杂的经济社会中取靠一些调查数据得出的恩格尔系数来判别居民生活水平显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丧失可靠性,下面笔者从公式本身出发分析一下恩格尔系数判断人民生活质量的局限性。

1.食品分类。从恩格尔系数的公式来看,思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支出额比较的百分数。恩格尔系数产生于19世纪,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食物主要功能就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不仅仅把食物当成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还把食物作为一种生活享受、人际交流和工作联络的普遍方式。其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分子食品支出额中的食品,鸡鸭鱼肉海鲜是食品,粗茶淡饭也是食品,但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生活消费支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鸡鸭鱼肉生活食品年支出需几万元,而粗荼淡饭支出不足千元,支出千元的恩格尔系数要低。如果按恩格尔系数来判断生活水平,难道“凑合吃”比“吃得好”的更富裕吗?众所周知。广东的国民生活水平肯定比河南、新疆高,但为何广东的恩格尔系数比河南和新疆还要高?广东省社科院近日的《广东消费蓝皮书》,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轨迹发现,恩格尔系数在广东屡屡失灵。而报告分析得出结论,广东,尤其是广州的思格尔系数居高不下,广东人“好吃”是重要原因。因此恩格尔系数中的食品的定义至关重要。影响恩榕尔系数计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食物消费支出含义与口径不确定,主要有:一是把饮食作为一种生活享受、人际交流和工作联络的普遍方式,混淆了食物和食物以外的其他项目功能,生存需要与发展、享受需要在此难以严格区分;二是在人们所花费的旅游费用里。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部分食物支出,而这两者也很难区别,通常都没有考虑这部分食物支出,而把它计入了旅游费用;三是中国人历来注重礼尚往来,这方面的支出在居民的消费额中占有一定比例。而这些礼品大部分是可食的,这也套影响恩格尔系数;四是不同时期的食品支出内容不同,使不同时期恩格尔系数不具有可比性;五是纯粹的“食品支出”与包含了服务费用在内的食品消费之间的差异,也使恩格尔系数不能反映实际;六是我国居民食品支出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等等。可见,随着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中的食品支出的功能、含义与口径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作比较时,要对食品支出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只有统一统计口径才能保证恩格尔系数不会失灵。

2.食品价格。影响食品支出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食品的价格,我国地大物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居住地区不同,造成了城镇与城镇、城镇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食品供应及变通备件便利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同种食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及其供应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农村为粮食生产基地,而粮食的自给性消费占相当大的比重。使其粮食消费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小。且城镇居民食品价格波动较大,由于受到食品价格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受价格变动影响也较大,恩格尔定律是在假定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提出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成正比,与价格水平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作为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一种工具,只有消除价格的影响之后才更具有实用性。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消费价格几次上调。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几乎不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甚至出现了上升的现象。

3.消费体制。由于食品支出额为食品数量和食品价格的乘积,因此食品数量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处在半供给丰补贴型的消费体制下。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者收获粮食后通常会有一部分作为口粮,在有些地区,这部分比例非常大,如果单纯以食品支出额来计算恩格尔系数,再判断国民生活水平,显然不可取。我一个朋友的老家在大剐山地区,那里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十分明显,农民的食品支出额几乎为零,常年只购买一些油盐之类自己无法生产的生活必需品,粮食且不用说是自己种的,连经常吃的肉也是自己养的猪,最大的生活支出就是家用电器和衣服之类,如果接恩格尔系数来判断其生活水平,他们应该早就达到富裕程度了,其实不然。

4.生活消费支出额。作为分母的生活消费支出额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从生活需要消费转向精神消费,现在城市人在少数极富人群的拉动下,住房和购车也成了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而这部分消费支出金额庞大,很容易把恩格尔系数降下采。但并不能因此说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根本性提高。而有些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不仅不是富裕,反而是越采越穷了。笔者有位老乡是个下岗职工,为了保证孩子上得起学,只好在“牙缝里抠食”,“吃”在家庭总收入中越来越低。他家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不是富了,而是无奈。像我老乡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举不胜举。改革同时让许多家庭承担的教育、医疗、住房、水电气等支出费用比例越来越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很多人越来越不舍得吃,更不敢吃。这是因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具有十分鲜明的特殊性。其实关于这一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农民普遍的食粮费用支出全在25%以下,这个数字相当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食物支出比例。同时指出,农民的主要支出在住房方面,占总支出40%以上。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情况又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那就是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虽然取得较大增长,但是在高额支出方面,除了住房外,又新增了汽车、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三、恩格尔系数的适用条件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恩格尔系数也不例外。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指标,只是揭示特定发展阶段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关系,并不适用于各个阶段和各个地区的比较。按照恩格尔先生的本意,除食品支出之外的家庭主要支出。只有大量用于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时,才能算是逐步富裕,因此,恩格尔系数在以下三种具体情形下才是普适的。

1.物质匮乏或者相对短缺。恩格尔所处的19世纪前后,西方国家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物质供应并不十分丰富。此时,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认同。与之相似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或者追溯到更早些的70年代末,吃的、穿的、用的等都还不是很充足,都要凭票定量供应,人们的生活水准整体不高。这种情形正好类似恩格尔系数诞生时的环境,理所当然地能够真实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

2.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按照恩格尔的思想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设计,当居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在食品支出相对降低的同时,社会福利将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只有当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相对比较健全时。恩格尔系数才会如实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同样是恩格尔系数,在发达国家为什么比较通行。而在中国则会水土不服了。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之外,美国和西欧等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抗风险能力都已经历了发展的检验。在这样的前提下,单纯的恩格尔系数就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可以推测在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即使其水平还不是那么高)的发展中国家中,恩格尔系数也应是不会失灵的。相反,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支出就会居高不下,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但是这不是真正地进入了富裕或者消费结构升级,而是“失灵”了的恩格尔系数。

3.走出“国际标准”的束缚。要回归思格尔系数的参考价值,首要是抛开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不束缚于富裕与否等档次之争。这样,再单纯地看待恩格尔系数就会发现,原本失灵的恩格尔系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一个地方通过对近几年的恩格尔系数的比较。来评判本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还是有着相当参考价值的。这是同一地方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问题。那么不同地区能不能横向比较呢?也是可能的。但要有前提,那就是参与比较的地区的消费支出总额应基本相当。当然,上述设计仅限于一个国家或一定区域。因为参与比较的若干城市的消费政策、物价水平、通货膨胀预期、社会保障等外部条件还须基本一致。如果我们按发达地区、欠发迭地区和农村等多个层面分别计算恩格尔系数。再按比重加权计算出综合的恩格尔系数,可能更具参考价值。

通过咀上分析。恩格尔系数在我国是否适用。不但要依据恩格尔定律中描速的形式,还要考虑恩格尔定律的适应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只有结合两方的因素具体分析,才能让恩格尔系数真正地反映国民生活水平。

上一篇:企业国内并购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下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