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基层施工质量分析

时间:2022-04-07 04:06:08

市政道路基层施工质量分析

摘 要:本文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现状及具体要求,并针对如何控制和提高路基工程质量及施工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现状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是来政府的财税支出。这种投资从根本上看,是城市广大纳税人共同努力达到的。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项目,道路工程在城市建成区域中得以分布,且受环境、场地、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短、平、快”的建设性质。现阶段的建设监理市场中,监理徒有虚名是一种常见现象。很多城建主管部门领导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监理缺了不可,但认真安排也不好。另外,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质量问题和工程监理备受社会关注。然而,现在的监理获得的设计图纸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其深度、细度都不同,“错、漏、碰、缺”现象很常见。再加上很多人为改动设计方案却无法获得设计单位批准,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普遍偏低。

二、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路基工程的质量要求主要参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开展的。1.结构稳定性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与耐久性,不过路基在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行车重压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被损坏,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编制一整套可行性强的措施,来确保路基的安全。2.强度在确保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的同时,路基的施工还应注意路基的强度,避免出现过大的形变。在施工工作中,开挖和填筑路基的情况都必须按照设计与实际情况逐步展开检查,提高路基的强度。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控制好路基的压实度要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就必须在回填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水平时去展开压实,在路基的压实过程中,要实时检测并控制土中的水含量。水含量偏高的情况下,要及时翻松填料,或在填料中掺杂适量的相同的干土,来平衡土壤的湿度。含水量偏低时,应分层对图层洒水,保证压实时土的水含量处于最佳状态。另外,施工工作不能间断,要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土被暴晒或雨淋,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骤变。2.科学选择压实机具回填土的厚度要低于30cm,压实应采取分层铺筑的方式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用犁压实机具进行压实。通常,当对同类土进行压实时,轻型压实要比重型压实能获取更好的干密度,其最佳含水量也要比重型压实达到的干密度要好。现阶段用的最多的是重型压实机械,每层压实的土层厚度都在30cm以下。羊角碾的吨位要大于重型压实机械的吨位,其压实功也是如此,它能获取的压实度也更好。增加压实功的同时,土的含水量也会下降,土基的密实度和路基的同弹模量也会相应被提高。3.控制好路基强度在道路路基工程中,通过压实度,我们可以看出路基每个土层的密实状态,上部路基的强度反应的是弯沉值。要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强度及耐久性,就应该让路基的压实度与弯沉值都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三、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复测导线、中线及水准点。操作要点包括:首先,我们要了解图纸内容,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有没有出入;其次,为保证施工期间饮用需求,在中线复测中要增加临时水准基点标高与加桩的地面标高;再者,对每道工序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必须提高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其符合设计质量要求。最后,要避免碰到道路下的管网路线,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损失。2.路基土方施工(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第一,分层填筑,上一层压实达标后,便可填压下一层了,压实前要先测定含水量,含水量达到标准后再去碾压;第二,标定准确的干密度,不同的土质要分别进行标定。第三,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能同步进行填筑时,应在填地段以1:1坡分层留台阶,如果两地段同步填,就必须分层互相交叠衔接,搭接长度要大于2m,不然路基便会产生不均匀沉陷现象,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不利影响。路基稳定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要在路堤底部掺杂水稳性好、风化难度小的砂石材料如石灰予以加固,确保基底有一个水稳性优良的约20cm到30cm的稳定层。(2)控制好松铺厚度与路堤尺寸与坡度。松铺厚度跟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联系,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压实度的前提下,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控制在8cm以上.其次是要控制好路堤几何尺寸与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都要比设计宽度宽30cm,压实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压实完毕后,削坡不能缺坡,才能提高路堤的稳定性。(3)选择合理的压实方法。压实要从边到中,使之产生路拱;从轻到重,满足不断加大的土基强度;从慢到快,防止松土被机械推动。另外在碾压前,要先进行整平,从路中线向路堤两边形成2%-4%的横坡。碾压弯道部分时,应从低到高,使其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12cm到20cm.碾压时要注意均匀性,避免发生沉陷。

四、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控制填料质量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填料的质量,腐殖土、强膨胀土种植土等低劣土不能用来填筑路基。路床填料最好是砾类土,某些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用于填在路基的最底部。

2.压实度复合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假如施工方法没用对,压实度也就不太可能满足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严重的还将发生病害。所以施工中,土质应按类别分开,不能混填;同时,还要对不同的土质进行测试,从而指导工程施工;3.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或水田地区等软土区域的路基,湿润度较高,路基很容易沉陷,致使路面病害发生。所以,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采取应对措施,如排水疏干、抛石挤淤或填稳定性优良的土等方式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五、结语市政道路的施工场地不大,不过工程数量很大,施工工艺也不简单,同时还容易受到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施工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在施工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技术及工艺,在遵循路基施工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从而稳步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水平及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陈庆阳.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其控制要点[J].中国市政工程,2009,(3):24-25

[2]牟守国.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关键程序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上一篇:工程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桥梁的匹配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