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里的闹心事

时间:2022-04-07 12:05:49

群租房里的闹心事

近日,北京市将出狠招,彻底根治房屋违法出租问题。群租房又成了百姓热议话题。

最近北京朝阳法院对群租房犯罪案件的数据统计显示:33%为财产犯罪;33%为性犯罪;25%为、容留类犯罪……

特邀专家 张三石

北京市朝阳法院法官

特邀专家 张小旭

北京市朝阳法院法官

群租房犯罪 之财产犯罪

合租人伪造现场偷东西

有的人合租是为了省钱,也有的人合租是为了偷东西。让小王意料不到的是,这种事竟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天下班回到住处之后,我发现笔记本电脑和我的另外一部手机都不见了,当时又着急又上火,就赶紧报了警!”

当警察赶来时,小王和合租者小周都在,小王的房间里被翻得乱七八糟,窗户也打开着,由于下雨,窗台上面还有明显的脚印,可令人奇怪的是,小王房间的防盗门也开着。既然是爬窗户进来的,为什么还要把门打开呢?

见民警有了这种疑问,小周忙“引导”民警说,会不会是小偷从窗户进来后,偷到东西嫌不方便携带打开门跑了。民警仔细观察了一下防盗门,发现这种防盗门如果从外面反锁上,里面根本打不开,除非撬锁,可是门却好好的。

看到这些,民警心里有了数,看着神色开始慌张的小周说,我们检查一下你的房间吧。最终,派出所民警从小周那里找到了小王丢的东西。随即,小周被带到了派出所。

经审讯得知,小王和小周是通过房介公司介绍合租的房子,小王在一家不错的工厂上班,而小周没有什么固定职业,每天小王下班没事时,小周常去小王的房间里借他的笔记本上网,慢慢的,小周就看上了小王的笔记本,于是有一次趁小王上班不在家,拿着偷配的钥匙打开门将小王的笔记本和手机拿到了自己的屋子里锁了起来,因为担心被发现,还伪造了一下现场,将屋子翻得乱七八糟,没想到被民警一眼识破。目前小周因涉嫌盗窃已被刑事拘留……

群租房犯罪 之性犯罪

小伙色胆包天抚摸“同租女”

王继是一名90后,从河北老家来北京打工。一天,几瓶啤酒下肚的他一时乱性,窜至同租女孩丽丽的屋内,强行抚摸丽丽的胸部、私密处……

事发时,丽丽极力反抗、大声呼喊,并对王继拳打脚踢,好大一会后王继才突然回过神来停止了侵害行为。事后,丽丽报警,而王继也被到法院……

王继说,今年年初,他来到北京打工,因为工资较低,只能与五六个年纪相仿的青年男女一起租住在离单位不远的一处农家宅院内,几个人平摊水电,偶尔一起聚个餐,相处还比较融洽。其中,年仅19岁的丽丽因为长得比较漂亮、嘴比较甜,给王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继多次找借口找丽丽玩,但都被其婉言拒绝,这让他有点小郁闷。日积月累,最终,就发生了“硬来”的那一幕……

对此,法院审理认为,王继强制猥亵妇女,其行为已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王继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有悔罪表现,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最终判决王继有期徒刑二年。

群租房犯罪 之犯罪

花季少女群租房里“溜冰”

对许多人来说,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事实上,新型犯罪案件仍层出不穷,且成瘾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90后少女小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员……

“我平时没什么‘冰瘾’,隔几天‘溜’一次,一般都是用矿泉水瓶子做‘冰壶’,再用锡纸烫吸。”小悠今年17岁,2008年,她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这个城市读书,直到初三上学期“实在读不下去”而辍学,此后一直在一家娱乐场所当服务员。

据她交代,她和几个小姐妹是老乡,一起打工,一起租房,每月租金三百多元。因为见过别人吸毒,她们感到很好奇,无聊时商量着“一起弄点‘冰’来玩”。小悠和朋友们第一次“溜冰”是在今年1月,当时,小悠和小姐妹们凑了300元钱,从一名认识的毒贩那里买了少量。这些少女一共吸了4次毒,每隔几天就吸一次,她们觉得吸毒和讲“业内术语”都特别好玩。每次吸毒以后,她们“情绪都很高涨”,还会聚在一起打牌。

但小悠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瘾”,不过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今年2月,群众向派出所举报:有人在一处群租房吸毒。民警赶到后,果然在出租房里抓获了正在吸毒的小悠和她的姐妹们……

专家点评

房子“共居”容易得手

群租房内的租客拥有彼此独立的空间与财产,但房屋内共有区域与设施的共享,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方便。发生于群租房内的犯罪,在手段上非常简单,“顺手牵羊”的盗窃犯罪、“偷溜进房”的犯罪以及关起门来便作案的容留性犯罪极易发生,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租客之间的犯罪,被害人往往难以逃脱或得到他人援助,犯罪分子得手较为容易。

此外,群租房中的犯罪分子对犯罪场所十分熟悉,无需“溜门撬锁”便可入室作案,因此很难留下有力的证据,作案后隐匿、销毁证据以及逃避侦查亦十分方便。同时,合租者之间虽会有日常的交流,但对对方的真实身份缺乏实质性了解,被害人在遭受侵害后往往难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这对于公安机关充分收集证据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因此,被告人的供述往往成为关键性的证据,在缺乏其它证据补强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孤证问题。

“同居”者容易成被害者

群租房犯罪在模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一种模式是合租者共同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如共同容留他人吸毒、或共同持有等,犯罪人之间意图的联络和预备以及实施都处于相对隐秘的环境中,若非有其它线索揭发其犯罪,公安机关很难查获其犯罪行为。

另一种模式是合租者对其他合租者的犯罪,如租客盗窃合租者的财产或合租者;在日常生活的掩盖下,犯罪分子的犯意的产生以及犯罪的预备工作隐秘性强,犯罪的发生对于被害人来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也给有效预防造成了障碍。

专家提醒

群租房犯罪后果更严重

对于群租房案件频发的原因,张小旭法官认为:

首先,群租房主体的流动性和相互疏离,使得群租房成为容留类犯罪和类犯罪的良好场所。由于审查机制的不完善,无论是中介公司还是房东都缺乏对租客背景进行审查的能力,租客频繁的流动性使得这些居于一檐之下的主体彼此疏离,缺乏彼此监督。因此,犯罪分子取得犯罪场所的成本较少,案发的风险系数低。

其次,群租房主体具有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容易滋生出机会型犯罪以及安全事故类犯罪。租客的背景复杂与陌生关系本应使人产生一定的警觉,但彼此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却往往让被害人容易丧失应有的警惕心,因此导致财产类犯罪和类犯罪频发。此外,由于对公共空间缺少管理,安全事故类犯罪在此频发。基于群租房较大的居住密度,此类犯罪一旦发生,波及范围更为广泛,后果更为严重。

群租隐患多租客要留心

采访中,张三石法官认为,群租具有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违规使用租赁房屋等问题,实践中存在多方隐患。

一是多当心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群租房屋普遍存在违规改建现象,改建后电路、管线设置难以符合安全标准,且房屋内空间狭小,容易诱发电、气火灾,且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救等应急工作,给租户及其他房屋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群租房屋内人员密度高,对电器往往超负荷使用且缺乏日常维护,私拉电线、乱改电路等现象也较为严重,这些都易引发因电器损坏而产生触电等安全事故。

二是转租率高当心权益被侵犯。由于群租中普遍转租率高,一间房屋或一处居所往往被多手转租,受害人往往难以明确责任主体;加之群租租户流动性比较大,且难以做到对每个租户的身份进行审慎核实,无法保障法院判决的执行力。从而导致在发生租户权利受到侵害时,无法有效地通过法律手段救济自己的权利。

上一篇:姚晨 享受被控制的生活 下一篇:广联达云:软件公司的互联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