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控制要点

时间:2022-04-07 09:43:21

试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控制要点

摘要:质量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是建设工程永恒的话题,是所有工 程建设的核心。而如今市政工程道路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同时,市政工程道路又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相应地也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 因此,加强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结合道路工程的现状和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具体阐述了加强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道路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事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地质情况,天气情况以及人为干扰,并且随着城市建筑的密集化,使得施工场地狭窄,地下管线复杂,而且工期较紧的原因,使得道路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对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明确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1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现状分析市政工程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属地方政府行为,建设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的财税收入。其投资从本质上看,是辖区内广大纳税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工程主要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域,由于受到环境、场地、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具有“短、平、快”的建设性质。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市政工程往往要承受献礼、形象、政绩、民心、承诺等多方面的考验和制约。工程实施后,重政治、轻技术,重工期、轻质量,重承诺、轻监管等现象应运而生。尤其与城市房屋建筑物、构筑物质量的监管相对比,更是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无论从工程建设质量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还是工程实体质量都远远落后于房屋建筑工程。正是由于这样的忽视,给市政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埋下了一定的质量隐患。

2市政工程道路易出现的质量问题2.1路基的稳定性由于施工长度较长,各个地段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同时又因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些附属工程也会同时进行,比如地下管线的安插和设置其他地下设施,同时又不允随意许延长工期,使得工程的复杂性增大,进而浇筑路基时的检测工作可能会发生纰漏,其稳定性会成为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问题。2.2 井口与路面产生塌陷雨水井和检查井与地面相接处容易发生塌陷,由于多数雨水井和检查井是设置在路面或者路边上,当井背宽度过窄的时候,会对回填夯实施工产生影响,而且也很难检查压实度。进而在投入使用之后,因为经常碾压,发生该类地区的塌陷。2.3 沟槽的压实度由于在施工时经常会同时铺设一些管线,对沟槽进行压实作业时,需要考虑此类因素。但是如果压实度不够,就会对路基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掌握其中的程度问题。2.4 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进行市政工程道路时,会有很多管道穿过行车路的地下,比如排雨管道,过路电缆,通讯电缆以及自来水管道等。这些管道会在道路施工之前进行搭设,因而其压实度问题常常会被忽视。使得此类管道与地面相接处,出现轻微裂缝,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2.5 检查井盖板超高人行道上的路灯检查井盖板和路面高差值超高标准,产生磕绊现象。对人行道进行施工时,由于检查井盖板较大,安装困难,常会出现盖板与路面高差的数值超标,交付使用之后,会发生磕绊现象。 3加强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3.1 材料检查阶段市政工程道路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为材料的性能与品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工程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原材料与管构件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这阶段采取控制质量的措施,才能保证道路与其附属工程结构的完整性,便于日后进行养护,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材料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再者,因为构造物要承受较大的负荷,而且需要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经受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更要我们对原材料的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项目质量监管部门,要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行工程材料的全面监管。因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材料的来源渠道变化很大,种类也较为复杂,特别是砂和石的来源常常发生变化。因此,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有权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抽样测试与复试。同时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一些工程材料,比如水泥,砂,石集料与钢筋等,都一定要提供“三证”,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采用见证取样制度,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在对材料检查与验收时,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来源,加大抽检工作的进行,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把好原材料与管构件的质量关。3.2 现场施工阶段首先我们需要确保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路基的浇筑与挖方和填方处理时,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而且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以此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其次,一定要重视施工中回填的质量,对于一些特殊地段,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比如说井与路面相接处,对于那些中等的井背缝隙,可以使用灰泥进行充填并分层进行捣实,对于那些小的井背缝隙,可以使用砌筑砂浆进行充填,同样分层捣实。同时加大巡查监理力度,比如采用旁站式监理方法。再者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沟槽压实不够的问题,先要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合适机型的压实机,之后对沟槽部分进行分层压实,而且对于过路管沟处出现的裂缝,要在铺设管线时就进行压实施工,后期进行道路建设时,再进行一次压实施工,并做好检验工作。最后对于检查井盖板的问题,要做好检查工作,不要怕麻烦,做到每个井盖板都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修整,以此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3.3 制定管理体系要完善市政工程中建设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并指导工程建设从项目立项时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时结束,这个期间内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质量管理。并要求各个部门主动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实现施工与质量管理一体化。同时完善招标的管理方法,在开放建设市场的同时,减少地方垄断,并且优化施工招标的评选办法,确保那些中标的企业,都是能够创建精品工程和施工质量优秀的专业团队。避免施工单位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让中标价格理性化与合理化。建立并且完善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检测单位的监督与考核办法,制定对各个单位的评级与优选的制度,使得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对单位与个人的廉政考核与处罚制度。3.4设置补救措施 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房屋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要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对那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房屋倒塌的恶性事故,更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市政工程道路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孙天进.任杨元.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9(10)

[2] 吉金凤.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3] 李彦斌.赵奇来.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民营科技.2011(01)

[4] 张海龙.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5] 温金祥.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08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小议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