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课税政策分析

时间:2022-04-07 02:36:23

“大小非”减持课税政策分析

为解决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公平分配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之一是对非流通股按照持股比例分为“小非”和“大非”并据此没置不同的限售期。限售股解禁期到来,“大小非”减持问题随之产生,在现有“大小非”解禁方案下,2006―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实现股票全流通。针对“大小非”解禁股减持征税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采取了两大措施应对“大小非”减持问题:9月部署了全国范围内“大小非”减持企业税收专项榆查工作;12月会同财政部和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个人转让限售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本文以“大小非”减持征税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对其征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思路,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现行征税方案及替代方案进行评价、比较,最后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大小非”课税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思路

(一)“大小非”减持收入实质与国际课税惯例“大小非”减持收入实际是股票转让收入,显著区别于企业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收入,股票转让差价收益是典型的资本利得。由于理论上资本概念含糊不清,清晰划分资本利得的界线并据此开征一般资本利得税在现实中并不可行;股票转让收益更宜从利得角度理解,该种收益实际只是导致货币增加,并没有增加实际价值,相对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而言,其属于“消极收人”。对于所得征税,最为广泛的依据是“香兹-黑格-西蒙”提出的综合所得的概念,“综合所得是指一个人在给定的年份中的年消费支出与其个人净资产价值的增长额之和,即:I=C+NW。其中,I代表年收入,C代表消费,NW代表净资产价值的年变动额”。依据综合所得,股票转让收益属于个人净资产价值增长,因而应纳入所得征税范围;但依据综合所得征税,无论资本利得是否实现均要征税,相关的综合成本(含皮鞋成本等)均要扣除。各国均依据自身特殊国情确定税收制度,未见恪守某一理论征税者。对股票转让收益征税,往往是将其纳入资本利得税课税范围或则纳入企业所得税税基。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国家常采用列举法或排除法将股票转让收益纳入征税范围;将股票转让收益纳入企业所得税税基的国家,则多通过特殊条款或税率将其与一般收入进行区分。

(二)“大小非”减持征税的现实思路 一是对经济效率负面影响最小化。“大小非”减持征税是对“大小非”股票减持收益征税,按所得性质而言,属于股票买卖差价即资本利得,显著地区别于企业日常经营所得。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的紧迫性和资本的稀缺性、重要性,一般不对资本利得征税,以防止其妨碍资本积累和形成,从而防止其损害经济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对新兴证券市场只征印花税,不征资本利得税,成熟的市场才征资本利得税。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大小非”减持征税应当对资本积累、形成和对经济效率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二是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突出,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是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着惠及亿万民众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小非”减持过程中财富分配效应明显,笔者以2010年1月20日股价估算400多户企业的平均减持收益超过了500%,存在“暴利”。“大小非”限售股的初始成本很低,尽管非流通股支付了股改对价,但依然不影响解禁股上市流通获取超额收益。因此,对“大小非”征税应当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三是有利于抑制股票集中抛售。“大小非”解禁股数量众多,集中抛售可能导致股市崩盘。按照限售股解禁计划,2006-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累计解禁15034.5亿股;2010年10月到12月底,两市共有涉及341只个股的3946.48亿股限售股解禁,以2010年9月17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将高达3A3万亿元。若如此大量的解禁股集中抛售。股市将难以承受,甚至存在崩盘危险。2008年以来我国股市的低迷与“大小非”解禁压力不无关系。因此,对“大小非”征税应当有利于防止股票集中抛售。四是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税收的首要功能是组织财政收入,对“大小非”征税应当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就单一课税对象而言,税收的再分配效应依赖于征税总量,课税收入越多,再分配效应越显著。因此,对“大小非”征税的财政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一致。对“大小非”征税应当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防止股票集中抛售,同时对经济增长效率损害最小化。这也正是当前“大小非”减持征税选择税种、设计税制的思路。

二、“大小非”减持现行税收政策及不足

(一)“大小非”减持现行税收政策 在现有税收政策下,我国按减持限售股的不同主体分别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企业减持限售股征企业所得税,个人减持限售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减持限售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属于财产转让收入,减持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纳入当年应纳税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减持限售股,按照《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7号)的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现行政策的不足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征收的条件下,对个人减持“大小非”解禁股征所得税等同于替代方案――资本利得税。一是组织税收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上作用有限。现行对“大小非”减持收益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在组织税收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上作用有限。由于将减持收益纳入企业综合所得征税,因此减持收益可用于补偿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得产生的亏损,同时也能参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即不合理、政策冲突,也使得征税率低。笔者选取了某市38家减持企业作为样本,发现对“大小非”减持收益的实际税收征收率(等于减持收益缴纳的所得税款,减持收益)仅为4.21%,远低于企业所得税25%的法定税率(2008年之前为33%)。二是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企业日常经营所得与“大小非”减持收益合并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水平,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之前选取的企业为例,其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63,81%来自“大小非”减持收益。因此,除去这部分减持收益后,大量的减持企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三是妨碍资本形成和积累。税收调控作用通过有差别的税收待遇实现,对“大小非”减持征税是对“大小非”减持收益的非公平税收待遇,忽视资本利得。因此,对“大小非”减持收益征企业所得税妨碍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形成资本;同时,通过税收将一部分资本转化为税收退出资本市场,妨碍了资本积累。四是限制集中抛售

问题效果不显著。现行“大小非”减持征税政策对何时减持的税收待遇相同,因此对集中抛售行为并没有形成有效限制,对延期出售也没有形成有效激励。所以,当前政策对解决集中抛售问题效果不显著。

三、“大小非”减持征税的替代政策及其预期效应

(一)“大小非”减持资本利得税方案 一是将“大小非”减持收益单独征收资本利得税,不再并入企业综合所得征企业所得税。二是鉴于当前税收政策依然采取历史成本计价,允许“大小非”减持收入扣除初始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税依据。三是对于“大小非”减持资本利得税税率,借鉴个人减持20%的税率和企业所得税25%的法定税率,可以定在25%左右;“大小非”问题是中国特定历浅谈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徐洪盛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认是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通过案例对主要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予以分析。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即企业为取得某项资产支付的成本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其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或累计摊销额后的金额。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资产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由于在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等方面会计和税法规定可能不一致,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1)因计提折旧产生的差异。例如:甲公司20×7年3月10日,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产值率为1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应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100×(1―10%)÷5÷12×9=86,5(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00-100×(1-10%)×5/15÷12×9=77,5(万元),差额9万元(86.5-77.5)在未来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例如: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但预计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仅90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90=10(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90万元的差额可以在未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二)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其差异主要产生于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和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摊销。例如:甲公司于20×7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50万元,但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但税法规定,对该类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摊销,摊销金额允许税前扣除。20×7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计税基础=50-50÷10=4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万元与计税基础45万元之间的差额5万元,在未来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差额可以抵减未来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予费用化计人损益;税法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另外,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例如:甲公司自行研发一项专利技术,研究阶段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100万元,其中8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假定该项专利技术属于税法规定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费用化金额70万元,资本化金额80万元,即无形资产入账价值8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在当期税前扣除的费用金额为105万元(70×150%),无形资产未来摊销基数120万元(80×150%),即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120zr元,形成暂时性差异40万元。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 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产生差异。

例如:20×7年11月8日,甲公司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10万股。每股股价5元,共支付50万元,假定没有发生其他交易费用,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7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7元。20×7年12月31日该股票账面价值=10×7=70(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股票计税基础=10×5=5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20万元,在未来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情况与交易性金融资产非常类似,只是公允价值的变动根据准则规定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进而不会影响企业所得税费用。

例如:假定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条件不变。20×7年12月31日该股票账面价值=10×7=70(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股票计税基础=10×5=5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2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应考虑调整所有

者权益。另外,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也会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的情况,有关情况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即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税法和会计规定不一致,,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

(一)预计负债 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或有事项满足有关确认条件时,可以确认为一项负债(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该类事项在实际发生损失时可以税前扣除,从而导致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0之间的差额,在未来可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甲企业20×7年因未决诉讼确认一项预计负债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应在实际发生损失才允许税前扣除。该项预计负债在甲企业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但按照税法规定,未来允许抵扣的金额为100TY元,换句话说现在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100-100=0(万元)

(二)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明确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支出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允许抵扣的金额为0,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例如:甲企业20×7年12月31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6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计人成本费用的计税工资为30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为300万元,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00万元,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未来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允许抵扣的金额为0,所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400-0=400(万元),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40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0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三)罚款与滞纳金 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即未来允许抵扣的金额为O,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例如:甲公司20×7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被环保部门罚款2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7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应支付罚款产生的负债账面价值为20万元。该项负债未来允许抵扣的金额为0。因此计税基础为:20-0=20(万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分析 下一篇:会计决定因素比较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