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4-07 02:21:07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4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d,疗程为7 d,后改为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疗程为4周。4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d,疗程为7 d,后改为雷贝拉唑20 mg/次,1次/d,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症状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88.1%、治愈率为85.7%、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66.7%、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91-0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科疾病,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10%[1-2]。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过多、胃肠黏膜保护功能减弱均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3-4]。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法主要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奥美拉唑三联疗法[5-6]。为了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本院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年龄17~61岁,平均(43.9±12.5)岁,男性48例,女性36例。患者均经快速尿激酶实验和胃镜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溃疡43例,复合型溃疡12例。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癌性溃疡、近期服用抗生素或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患者。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均为首次使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2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d,疗程7 d,后改为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疗程4周。

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50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2次/d,疗程7 d,后改为雷贝拉唑20 mg/次,1次/d,疗程4周。

疗程结束时,复查胃镜和快速尿激酶实验。观察指标为:症状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1.3 评定标准

溃疡愈合的评定标准,(1)愈合:胃镜下,患者的溃疡病灶消失或瘢痕期。(2)有效:胃镜下,患者的溃疡病灶缩小一半以上。(3)无效:胃镜下,患者的溃疡病灶缩小不足一半。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情况分析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均有所改善,对照组症状缓解29例,症状缓解率为69.0%,观察组症状缓解37例,症状缓解率为88.1%,经统计学分析,χ2 = 4.525,P = 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溃疡愈合情况分析

溃疡愈合情况分析结果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分析

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34例,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1.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40例,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5.2%,经统计学分析,χ2 = 4.086,P = 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结果见表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菌可改变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诱发穿孔而危及患者生命。幽门螺杆菌的生存力较强,如不能及时清除干净,还能引起疾病复发,所以对于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首先要全面清除机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目前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由于幽门螺杆菌对它们的耐药性较差而被广泛应用。

奥美拉唑是第一代PPIs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在患者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较大,需要长期给药才能保持药效,且不稳定、药效慢,对于患者的病症改善效果不明显[7-8]。雷贝拉唑是第二代PPIs药物,属于强效的质子泵抑制剂,是苯丙咪唑的一种衍生物,通过与H+-K+-ATP酶的可逆性结合抑制机体胃酸的分泌,起效快且药效稳定,对于患者病症的改善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更能有效控制或缓解患者的病症,减少上腹痛、反酸、烧心的发生。观察组的溃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更能有效杀伤溃疡病灶,且治疗时间较短,利于患者早日恢复。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以针对幽门螺杆菌起到强效的杀伤效果,彻底根除病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患者的负性刺激更小,减少了恶心、头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Alan B,Grigorios 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ymptom Burden,Quality of Life Impairment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0,123(4):358-366.

[2] Andrew Y.W,David A.P. The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roughout the World[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1,21(4):613-635.

[3] 姜正其. 雷贝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08,22(1):1-2.

[4] 眭礼平.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 吉林医学,2011,32(27):5708-5709. [5] 陈卫民,江国荣.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5-26.

[6] 刘兆之.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126-127.

[7] 侯中宁. 两种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19-120.

[8] 刘洪武,陆萍.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35-36.

(收稿日期:2012-10-08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评价胰周小血管应... 下一篇: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