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自己治未病(下)

时间:2022-04-07 12:33:46

朱长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合理生活治未病

一个人健康与否、疾病轻重、寿命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医疗因素等。但是,这些因素合起来只占健康因素的30%,还有60%~70%的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健康,例如吸烟者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非吸烟者。

违反自然节律生活对健康也很不利。对照研究表明,喜欢夜里工作或通常凌晨以后才睡觉的人老年病发病率高,癌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寿命比正常节律生活的人要低。这是因为违反生活节律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喜欢膏油美味的人容易肥胖,而肥胖者的老年病发生率高,寿命较短。

总之,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很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要养成按照自然节律生活的习惯。人类祖先基本上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身体对这种生活节律产生了良好的适应,大肠会在清晨加快蠕动,肝脏会在夜里排毒,大脑在夜晚分泌生长激素,并处理日间获得的信息,等等。

晚上睡眠分泌生长激素较旺盛,因此,如果青少年时晚上过晚睡觉或睡眠不足都会影响身高,晚上工作也会影响内脏的正常生理活动。我们与其日夜颠倒地生活,生了病,又去求医求药,不如尊重自然的节律,可以少生疾病,避免或减少许多麻烦。

无论多么繁忙,都要努力按照大自然的昼夜节律生活。大自然的四季也有自然的节律。中国古代说,“繁启藩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春天草木萌动,夏天炎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我们要努力按照四季的节律生活。春天要疏泄,夏天要防热邪,秋天要防燥邪,冬天要防寒邪。

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努力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限酒、不吸毒。烟对呼吸系统的健康有百害无一利,过量的酒也会影响肝脏、大脑,则会严重损害健康。因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沾染不良嗜好。

调适心理治未病

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能促进健康,消极的心理会损害健康。科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心身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就是说,心理的创伤会引起身体的疾病。古代中医还提出了七情致病的学说,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的运行。即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黄帝内经》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不良心理影响气的运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提出了“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思想。这里的“医国”,是要求医生治病时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这里的“医人”,是指医生治病要考虑患者的心理情感因素;这里的“医病”是指注意患者的六邪致病、阴阳失和、经络失通等六种致病因素。

科学家进行了心理因素对羊的健康的对照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一组羊关在笼子里,它们能看见笼外凶残的狼,狼经常露着狼牙,对着笼中的羊咆哮。羊在恐惧中生活;另一组羊则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可以在草地上吃草、游戏、快乐地生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少实验组的羊生病死了,它们患了胃穿孔。原来,在死亡恐惧的压力下,它们渐渐患上了胃病,而对照组的发病率很低,寿命也比实验组长。

美国柯尔纳大学的科学家训练狗识别图象:狗做对了,有好东西吃;做错了,会遭受电击。就是说,这种训练是有心理压力的。

训练的内容是要学会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狗开始训练时情况不错。科学家给它的椭圆形图象和圆形图象是容易区分的,椭圆的长半径和短半径相差很大,训练后的狗一眼就能分出图象是圆还是椭圆。科学家渐渐地缩小椭圆两个半径的差别,长半径和短半径越来越接近,区分圆还是椭圆越来越困难。狗常常分不清楚,受到电击。狗渐渐变得犹豫起来,看到一个图象,想判断是圆形,又怕它是椭圆形,搞不好又要挨电击。狗变得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就只能汪汪地叫。但又不能回避问题,不能拒绝回答,超过了一定的时间不回答也要遭受电击,狗变得焦虑不安,一次又一次地认知失误,一次又一次的电击,这使它患了上焦虑症,变成了一条疯狗,整天乱叫乱转。这条狗患的是恶劣环境引起的焦虑症。

动物如此,人也如此。对去医院求医的患者的统计研究表明,引起发病的因素中,心理不良刺激占1/3以上。心理学家还把人的心理事件打分,例如失去父母或儿女50分、诉讼失败30分等,如果某一年内,心理冲击的得分达到了200分,则这个人很可能在这一年内生病。这是因为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打击会引起生理失常,导致疾病。

《红楼梦》中的林姑娘几次生病,也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有一天,她听到丫头雪雁和紫鹃在说悄悄话,雪雁说:“宝玉定了亲了。”她听了只感到一阵头晕,脸色苍白,跌跌撞撞地回到潇湘馆,从此一病不起,水米不进。眼见得黛玉的病一天重于一天,但后来一次偶然的谈话又治好了她的病。这一天,她正在床上躺着昏睡,朦胧中听到丫头侍书说:“宝玉没有定亲的呢,老太太心中早有人了,这个人是亲上加亲,就在园中住着。”黛玉一句句听了进去,心里想,这个就在园中住着、亲上加亲的人,会是谁呢?不就是自己吗?一想到心中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脸上不禁红了起来,心中顿觉清爽了许多,病竟渐渐好了。

林姑娘患的是心病。因心致病,心药治病。雪雁和紫娟的悄悄话对她是个晴天霹雳,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而侍书的话却使她像是服了一帖神药,心病去了,精神顿时好了起来。

后来,林妹妹又遭到致命的心理打击。她从傻大姐嘴里知道宝玉与宝钗要结婚了,她就病倒了。宝玉结婚那一夜,喜庆的音乐一声声传到黛玉的耳中,一声声都是催命的音符。她终于焚完了诗稿,喘着气,说着“宝玉,你好……”就玉消香殒,魂离潇湘。心理的致命一击要了林妹妹的命。

消极心理会致病。如果我们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理锻炼得足够强大,我们就可以应对不良心理的冲击,就能治未病。那么,怎么促进心理的健康、使自己的心理变得强健起来呢?

第一,读点哲学的书,学一点人生辩证法。生活告诉我们,人生不是涅瓦大街,人生的路总是曲曲弯弯,高高低低。这是人生的自然。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路是笔直平坦的。曲折有曲折的美,曲折有曲折的快乐。如果有了这种人生哲学,遇到一点小风小浪会泰然处之、一笑了之,决不会被生活的小波折压夸而生病。

第二,多读一点传记文学的书,看看一些杰出的人在压力面前是如何应对的。当贝多芬的耳朵失聪的时候,他却喊出了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居里夫人在丈夫遇到车祸猝然离开后,并没有被命运压垮,她忍住悲伤,带着两个女儿,继续在科学上攀登,获得了第二次诺贝尔奖。心中有了楷模,抵抗生活压力的耐压性会提高。

第三,遇到压力时,要学会向朋友、亲人倾诉,学会自我解嘲与幽默,学会想办法释放心理压力。要学习一种兴趣爱好,学会自娱自乐。在遇到压力时,可以与朋友聊天,可以自我幽默,可以投入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压力随着时间而释放,而减轻。

第四,如果觉得压力无法排解,并且影响了生活,影响了睡眠,不妨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帮助。

总之,自己了解一些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态状态,学会一些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经常释放自己心灵上的压力,过一种简单轻松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治未病的办法呢。保持心灵的健康和快乐的心态,使生活增加些阳光,会使你少生病、缓生病、少生大病。

人生有许多美好的元素,幸福、成就、友情、爱情等,健康是所有美好元素的基础。失去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创造的;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我实现的。了解一些治未病的知识,一定会有助于你的健康,帮助你少生病、不生病。人的正确认识,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改造你自己。

上一篇:秋雨,其实我懂你 下一篇:张扬学生个性,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