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时间:2022-04-06 09:54:08

3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从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对3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表现以皮疹、恶心、呕吐、憋气、头晕、寒战为主,多在注射过程中出现。新的、严重的比例较高,有23例(60.5%),其中1例致过敏性休克,5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较高。 结论 应加强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掌握其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109-03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银杏总黄酮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该药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高聚集性、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加快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保护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缺氧具明显的防治作用等功效[1],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梗死及外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脑梗死、心绞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突发性耳聋等疾病[2]。随着其用量的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对近2年辖区内该制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台州市椒江区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7月~2012年4月不良反应报告,共发生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38例,通过对报表中患者年龄分布、新的严重的比例、原患疾病、过敏史、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信息的统计,探究其发生规律及特点。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布

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29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5.8%。见表1。

2.2 用药原因、用药剂量及过敏史

多数患者遵照其适应证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其中原患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脑梗死、脑血栓居多,共23例(60.5%),见表2。38例患者的银杏达莫用量均在说明书推荐剂量范围内(一次10~25 mL)。3例患者有既往不良反应史,25例无既往不良反应史,10例不良反应史不详。

2.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多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内,其中发生在用药后1 min以内的有2例(最短半分钟),5~10 min的有12例,11~30 min的有20例,30 min以上有4例。见表3。

2.4 给药方式

38例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输液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稀释。有21例单用,15例联合使用一种药物,2例联合使用二种药物。

2.5 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

38例不良反应表现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等,表现为瘙痒、皮疹、荨麻疹、憋气、咽喉水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多汗、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见表4。

2.6 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比例及其临床表现

38例不良反应中,新的、严重的有23例(60.5%),其中新的一般的有16例(42.1%),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水肿、咽水肿、眶周水肿、多汗、灼热感、局部麻木、视力模糊、憋气、咳嗽等,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共有7例(18.4%),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头痛、寒战、高热、心悸、过敏性休克,其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7例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段:6例为大于50岁,1例为45岁。

3 讨论

3.1 严重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85.7%),可能与该制剂的适应证为心脑血管及血栓栓塞性疾病有关。另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如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肝血流量减少、药酶活性降低、脑细胞数减少、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等,加上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原因,使药物在机体的体内过程相对复杂,从而对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有显著差异,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药物的应用上应考虑老年患者的综合因素,尤其对于过敏体质的老年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为中药银杏叶的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一些杂质成分如蛋白质、鞣质、萜类及中药辅料或添加剂成分等均易导致机体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过敏体质患者仍应谨慎使用。

3.2 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

银杏达莫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均在输液过程中,在1~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89.5%,其中7例严重不良反应均为速发型,其中过敏性休克1例发生时间为输入银杏达莫约半分钟。说明其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药时应关注用药初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防不良反应的加重或意外情况发生。

3.3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银杏达莫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高,临床主要症状为皮疹、瘙痒,属于药物变态反应,临床上比较常见,易于观察,故上报较多。这类反应除了与患者过敏体质有关外,往往与中药的纯度及赋形剂等有关。呼吸系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咳嗽等,由于说明书上未收载,提示临床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在38例不良反应中,新的一般的和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共有21例,占55.3%,其中有1例新的严重的致过敏性休克。查询银杏达莫说明书,只载明其不良反应为: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罕见心绞痛加重。提示银杏达莫注射液生产厂家应多方收集该药不良反应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必要时及时修改说明书。

3.4 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分析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如皮疹、瘙痒等多为变态反应,其可能发生机制为:该注射液所含复杂成分如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物质可能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属于完全抗原,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使机体产生抗体或过敏淋巴细胞,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作为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另外制剂中的添加剂以及在制备过程中药物本身氧化、分解或聚合产生的一些杂质均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各种变态反应[3]。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其可能发生机制为:可能为该药能扩张脑血管,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恶心、呕吐等,另外,不排除改善制剂中的某些成分对脑神经和外周神经具有毒性作用,从而引起神经毒性症状,导致头痛、头晕、昏迷、感觉异常等症[4]。呼吸、全身性、消化等系统损害发生机制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银杏达莫注射液提取工艺复杂,可能因提取不纯而含有一些杂质(蛋白质、萜类、内酯、鞣质等),与血浆蛋白结合,引起异性蛋白反应而产生药物热,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从而诱发一系列诸如发热、寒战、胸闷等症状;②与患者个体体质差异有关[5],过敏体质患者对中药注射剂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时要认真询问患者有无既往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如需给药时应密切观察;③可能由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含有的双嘧达莫成分引起,双嘧达莫说明书上载明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呕吐、腹泻、脸红、皮疹和瘙痒,罕见不良反应有喉头水肿、感觉异常、心悸等症,因此临床应用该制剂时应引起重视,同时要注意剂量的把握。

4 小结

银杏达莫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由于成分复杂,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其质量与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工艺流程的改进,加强制剂纯度、减少和消除杂质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建议企业遵照新版GMP原则,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另外,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建立健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制度,实现从研发、生产、使用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切实保证上市药品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熟练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详细询问过敏史和家族史,对于高龄患者输液时要注意滴速,特别要关注临床输液初期患者情况,尽最大可能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金锋,王雅丽,兰珊,等.15例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5):306-308.

[2] 宾驰.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14):88-90.

[3] 周耀辉.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34-135.

[4] 陆逸雁.66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1,110:43-46.

[5] 谢海丽.71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1,23(4):225-226.

[6] 田元春,伍小燕.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5):442.

(收稿日期:2012-08-16 本文编辑:张瑜杰)

上一篇: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下一篇:音乐治疗应用于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