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把课外时间“玩”转

时间:2022-04-06 08:55:42

教会学生把课外时间“玩”转

摘 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素质,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学生不光在课内能擅长学习,课外也应擅长安排时间。应教会学生们自己去安排课外时间,而不是教师们去安排他们的时间,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教会学生“玩”转课外时间,也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课外时间;素质教育

一、为何要教会学生“玩”转课外时间

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生本导学”,争取高效课堂,减负提质。的确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果。但是,我从学生当中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时间,是漫无目的地在虚度,或者有的被老师们布置的作业被动机械地消磨时光。学生对课外时间该如何花,很少去思考。这样的现实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生本”难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会学生“玩”转课外时间,难道不是以生为本?大家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课堂,课外时间的应用却成了一个盲点。故笔者认为,教会学生把课外时间“玩”转,实在有必要。

二、怎样教会学生安排课外时间

笔者认为,可以教学生写计划,每天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总结,完成了的就画钩。每周也对计划进行总结。根据实施情况调整计划。教师只监督计划写了没有,不要对计划进行评价和修改。比如,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哪些时间休息,怎样休息?哪些时间活动,有哪些活动?和哪些人一起活动?哪些时间处理自己的个人事务?哪些时间总结知识?哪些时间记忆知识?哪些时间做家庭作业?哪些时间向哪个老师请教问题?哪些时间预习?哪些时间看课外书?哪些时间唱歌等等。总之,只需教会学生们自己去安排课外时间,而不是教师们去安排他们的时间,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是生本的体现。

三、教会学生把课外时间“玩”转,能促进课堂的高效

学生们学会计划时间后,他们在总结时就会发现今天或者这周有什么没有做好,有什么根本没做。这样就会警示他们自己,哪些是应该完成的却没完成?这样,他们就会着急,会去思考拿什么时间把那件事补起来?以后该怎么办才会更好?否则,他们自己明白如果这样下去肯定会退步。这样坚持下去,他们课堂学到的新东西能及时得到巩固,第二天再学新知识,就会觉得易懂,学起来更愉快。长此以往,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若他们总结时,发现今天或这周计划完成得很好,或哪些方面完成得很好,这会让他们发现今天或者这周没有虚度而感到充实,他们会发现今天或这周的方法不错。接着就会将好的方法继续发扬。此时,因为获得了实际的东西而信心增强,进而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学生会“玩”时间,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的素质,符合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

如果学生能把课外时间有计划地“玩”起来,难道他们素质还差?学生学会了自己掌握时间,而不是被时间牵着走,被老师或者学校牵着走,把被动变为主动,自己做了时间的主人,难道他们素质还差?

五、教会学生把课外时间“玩”转,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束缚学生玩耍和休息

这个课外时间,他们拿来干什么都行。可以计划来玩,可以计划来做家务,做作业,学爱好……什么都不约束,只要学生们计划列出来了,教师不做任何修改,只要他们自己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就行。他们自己却可以随时调整时间和计划,只要他们自己觉得有需要。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们一定能“玩”转时间,学业提高,素质提高,信心倍增,精神面貌得到改善。

六、学生学会“玩”转时间,还能形成校风

如果一个班集坚持这样做,则能形成班风;如果一个学校能坚持这样做,则能形成校风。教师们若能坚持指导学生们3年左右的时间,班风稳定,校风稳定,以后每届学生们的指导就不费力了。

每届新的学生进来了,学校为他们安排新老学生交流会。既让初三做得好的学生们教初一的新生们如何“玩”转时间,又给新同学们谈他们自己安排时间的得失。这样一届一届地传下去,良好的校风必然形成。

全校的学生,届届都能把课外时间“玩”转,可以想象,是怎样一幅可喜的场面!

总之,在追求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同时,不能把课外时间做成了盲点,而要教会学生“玩”转课外时间。

(作者单位 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

上一篇:家长如何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下一篇:教师需要在积极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