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与口语交际

时间:2022-04-06 07:30:38

幼儿“角色游戏”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幼儿阶段语言学习最基本内容之一,而要诱发幼儿口语交际更多来源于有场景的角色游戏。因此,要充分调动幼儿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就必需充分挖掘角色游戏情境因素,从生活情境到再现生活情境的角色游戏,互相交融。

一、注重“生活情境”体验,提供口语交际基础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也就是说幼儿体验要以生活情境或模拟情境为背景,以幼儿感兴趣的生活事件为基点,当幼儿进入一个现实生活情境或接触模拟情境环境时,通过对社会情境的亲身体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诱发生成与场景人物的口语交际。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平泛,幼儿口语交际学习应更多先感知于现实生活情境来强化和提高。以角色游戏“超市”为例,幼儿都有随父母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对“超市”硬件设施、人物都有一些知识储备,但对于“超市”物品如何归类摆放、物品价格标签、“超市”与人物之间会有怎样“听与说”的口语交际,幼儿在没有经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听、看、模等的观察体验前是很茫然的。因此,我们在创设“超市”角色游戏前,必需先组织幼儿到“超市”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请幼儿仔细观察“超市”的物品摆放、价格标签、电子秤、收银台,重点观察“超市”收银员、导购员,顾客是如何进行人物间的口语交际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他们的语音、语调、语词、吸收更多的口语交际的词汇信息的同时,为角色游戏中的人物对话提供前知识准备。此后,教师有计划创设角色游戏“超市”场景,让幼儿模拟再现他们所了解的“超市”,幼儿通过与材料、同伴的互相交往,在充分表达、倾听、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二、强化“角色游戏”,提供口语交际“新发现”平台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指出:“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已探索发现或创设出来。对于幼儿而言,通过自已理解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新语,就是一种“新发现”和“再创造”。

要搭建幼儿口语交际“新发现”“再创新”平台,就必需从幼儿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并把相关内容纳入到幼儿园内部,构起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网络,设置探究性、交往性、创造性的学习情境。而“角色游戏”的情境式的学习方式正符合这点。以角色游戏“竹乡特色一条街”为例,该游戏内容来源于我市是“中国竹子之乡”“笋都之城”,角色游戏的场景内容取之于幼儿感兴趣且熟悉的素材,幼儿在尽情扮演角色中,不仅口语交际量增加,而且创新了许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新词汇”,有的幼儿在“竹乡小吃店”扮演点心师,有的扮演游客;有的在“竹乡大舞台”扮演化妆师、演员;有的在“竹艺制品厂”体验工作的乐趣,幼儿都各司其职、愉快地选择了自已“喜欢”的工作。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在“角色游戏”的互动中,幼儿会不经意的把生活中“新词”、“新发现”创造性的表达出来,而角色游戏模拟情景创造性学习方式,为幼儿创新“新发现”、“再创造”词语提供了平台。

三、“生活与再现交融”,提供口语交际摹本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同样,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幼儿主体与生活情境或模拟情境客体交互动态变化中习得的,这种动态变化源于生活与再现交融的内在统一。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更多的让幼儿从现实生活情境中获得第一手口语交际摹本,再通过“角色游戏”模拟情境中获得口语交际训练,这期间“生活与再现”二者之间交替循环进行。以“我们超市开张啦”为例,在本活动前教师必需了解幼儿对“超市”的初步认识,并有计划组织幼儿参观,在幼儿获得口语交际摹本信息后,再模拟“超市”场景供幼儿练习。初次练习过程中,幼儿伴演的“导购员”呆板地站在固定的地方,向客人介绍产品的只会简单说:“这是XX东西,要卖多少钱,你要吗?”等,“收银员”口语对话单一:“钱给我、XX东西给你”等,既没有人物之间的见面问好对话,且人物之间口语交际简单对话少……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第一次角色游戏的口语交际受到局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向家长发倡议书,倡议带幼儿再到“超市”参观,并有目地的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与导购员、收银员、总台工作人员及经理对话,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口语交际信息,与此同时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超市”相关资料,如食品包装盒、宣传材料等。在幼儿从模拟场景回到现实场景的轮回中,幼儿对“超市”人物的对话摹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在第二次模拟“超市”的角色游戏中,“导购员”会热情地与客人打招呼:“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我这儿有新出品的机器人玩具,很好玩的,要吗?”,收银员对顾客的服务更周到:“您是用钱,还是用卡?”“自已带袋子了吗?”“东西买得多,请走好啊”等,幼儿口语交际流量明显多于之前。可见,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首先来源于现实生活摹本,经过“生活—再现—生活—再现”的互动循环中而获得。

上一篇: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小学数学操作教学的意义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