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农家书屋专刊

时间:2022-04-06 04:56:13

吃香喝辣的惹事儿

南宁市某公司几名员工聚餐,席间大家开怀畅饮,相互频频劝酒。因为喝酒过量,一名李姓员工当场倒下,送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医生称,因喝酒过多导致心肌梗塞。

把人家喝坏了判你赔钱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逢年过节、访亲探友、洽谈生意、红事白事等,基本上离不开酒。许多人喜欢想方设法劝酒,花样百出,大有别人不喝不罢休、没人不倒不罢休的劲头。更有甚者,有的人还倚仗各种优势强行劝酒,别人不喝他不高兴,喝少了他也不高兴。

在喝酒这个问题上,应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个人体质有强弱,酒量也有大小,遇到不会喝、不能喝和不喜欢喝的,就不要强人所难。朋友相逢聚在一起,喝酒就是为了图个开心,没有必要强劝和硬逼别人喝酒。现在是岁末年终,随着春节临近,人们走亲访友、聚会应酬越来越多,喜庆的氛围往往离不开酒,越是这个时候就越应该提倡文明饮酒,千万不要因为强行劝酒而“乐极生悲”。

广西祥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鑫说,近年来各地发生多起强行劝酒致人“醉死”的案例,劝酒者和同桌喝酒者都被法院判罚不同额度的赔偿金。提醒劝酒者在劝酒之前,先考虑劝酒行为的危害和成本。

乘警提醒醉酒乘车容易作妖

在记者所乘坐的北京西开往汉口的Z3次列车上,一男子醉酒乘车,行为失常,引起周围乘客不满。随即列车乘警出面维持秩序,并劝该乘客尽快醒酒。

据列车乘警介绍,旅客醉酒乘车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铁路方面尚未就此出台相关禁令,只能靠乘客自觉。通常,乘客在酒醉后乘车会表现得较为安静。但也有少数人酒后行为失控,在列车上大吵大闹,甚至与其他乘客大打出手,破坏公共秩序。对于酒醉且破坏公共治安的乘客,列车乘警会采取应急措施,出面控制局面,并劝其尽快醒酒,以维护乘客们的权益。

时值春节,铁路乘警提醒走亲访友的乘客,乘车之前应控制饮酒,尽量避免醉酒乘车,以免酒后行为失控破坏乘车秩序,损害其他乘客的权益,自己也容易被罚款。

咸好喝惹病上身

记者熊琳:冬季是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要比其他季节多3倍至5倍。对此,医学专家认为,气候和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庆成教授向记者介绍,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无论是门诊就诊的患者,还是医院的住院患者,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数比其他季节多出3倍至5倍,几乎占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四分之三,大约75%的存活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梁庆成表示,冬季我国北方气候寒冷,昼夜以及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因素都使人们的正常生理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同时,饮食、饮酒习惯也是造成东北人易患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嗜高盐、喜吃肉是东北人饮食结构中最明显的特点;此外,爱喝酒,尤其是高度酒,也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梁庆成认为,除了气候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外,吸烟以及情绪起伏大等原因均可诱发此病。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病人发病的可能性更高。 (新华社供稿)

输液治疗有其优势,但是也并非人人皆宜,输液应掌握以下原则:

1.必须正确掌握输液的适应证,有目的地使用,病人能口服药物者不必采取静脉输液,病情可输可不输液的也不输,更不能滥用静脉给药。其次应正确掌握输入液体的种类、性质、剂量、速度和方法,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保证液体和输液器材符合质量标准,应来源正规、严格无菌族、不能超保质期使用。

3.输液前对液体严格检查,若发现瓶口松动、包装破损,或液体内有肉眼可看见的微粒、真菌、云雾状、混浊或产气等现象,决不能使用。

4.严格无菌操作,全过程都应执行规范操作,防止热原污染,配置好的药液不能放置过久。

5.保证加用药物安全、合理尽量减少药物配伍的种类和数量,掌握可用可不用的不从静脉用药的原则。加药后若出现颜色、澄明度浑浊、结晶等改变,应立即停用。

6.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则应分秒必争紧急抢救,立即停止该液体输入,更换液体重新输入;剩余液体及器材均应送检;迅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太敏(盐酸苯海拉明),静脉滴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若有休克表现则应按休克抢救。

上一篇:关爱自己现在就开始行动 下一篇:幸福指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