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4-06 02:50:56

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本项目主要研究FSC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例,通过文献查询和实地调查,从社会,大赛主办方,以及参赛车队(学校)自身三个层面对FSC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初步理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赛;三圆环模型

如今,国内大学生竞赛活动日益繁荣。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仅教育部确认的全国性竞赛就多大二十多个,涵盖各个专业,而其他的省级竞赛项目更是多如牛毛,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但是如此多的竞赛是否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呢?学生的投入和收获是否匹配?如何辨别这些竞赛的利弊?以及如何将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向纵深发展是我国目前竞赛项目遇到的“瓶颈”。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起源于国际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目前FSAE已发展成为由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举办的20场赛事所组成,并有数百支来自全球顶级高校的车队参与的青年工程师盛会。

中国自2010年开始引进FSAE赛事,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AE of China)。FSC发展迅速,多年来比赛规模不断扩大,2015赛季,已有超过80个高校的100多支支车队报名参赛。

FSC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执委会秘书处:主要负责大赛筹办和运行;规则委员会:主要负责大赛规则的制定;裁判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过程中各项竞赛项目的评分;宣传推广与奖项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的宣传。大赛组委会各部门分工合作,负责组织协调比赛的进行。

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各个车队配备指导老师两名,设队长一名,经理一名,其可根据车队需求设置副队长和设计总监等职位。

各个车队的队员需要自主设计制造一辆能够持久运行的赛车。在赛车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每个车队需要按时完成组委规定的各项文件指标。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首先是昆仑油和易车公司冠名赞助这个比赛,大部分车队也有自己的冠名赞助商,如江苏超力集团连续五年赞助江苏大学方程式赛车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企业对该比赛进行支持,他们为车队提供技术、资金、材料、软件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汽车行业,相关媒体也对这项赛事大力宣传,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对这项比赛进行报道,另外还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等大量媒体关注报道,每年报道该比赛的媒体多大100多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所有参赛队伍中感觉自身运营差的只有14%,虽然没有其他竞赛项目的数据作比较,但是就个人参加其他竞赛的直观感受,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比率是比较低的;另外我们可以看到83%的车队感觉自己的运营并不是很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虽然相对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依然可以更优。通过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各个车队对影响车队发展的因素最看重的分别是学校支持(31%)、资金(24%)和团队管理(22%)。

通过综合分析,企业对这个比赛的参与度非常高,其中被企业冠名的车队达到总参赛队伍的73%,而且根据访谈的结果,只要是冠名赞助商,其出资额不低于10万。各车队赞助商数量平均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平均每个车队的赞助商有20个,这相对与其他比赛来说企业的参与度相当的高。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拥有强大的组委会。大赛的组委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拥有完善的规则;拥有大量的企业支持;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每个参赛车队学校都会配备大量的经费、工作室和车间。学校的各种实验室都为车队的队员开放,他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如发动机标定、风洞试验等。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将影响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对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因素总结归纳为三个:

1.团队因素。包括学校的支持、团队人才素质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2.组委会因素。包括组委会的执行力、完善的规则以及专业并且公平的评审。

3.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培养模式的研究,使用演绎法得出了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项目三圆环模型:

三圆环模型主要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层面,所有的竞赛都应该建立在社会的需求上,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比较广泛的社会需求,包含学校、公司、政府、社会公益等。例如节能减排大赛就是建立在企业、政府和社会公益的需求之上;互联网+大赛也是建立在政府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之上。一个好的竞赛项目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全面的市场调研结果上的,这样才不会和企业背离,不和社会背离,这样的竞赛一定能够吸引足够的媒体关注。

然后是组委会层面个,组委会是一个重要环节,衔接了社会和学生,是一个裁判的角色,是竞赛公平公正的标尺。

最后是团队层面,包括学校的支持度,人员素质以及团队的管理。

建立该模型的目的有两点:1.为新竞赛项目的成立提供理论依据;2为已有竞赛项目进行自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该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是建立一个新的比赛项目,需要从社会层面到团队层面进行建设,然后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进行审核。如果在进行现有竞赛项目的诊断的时候,只需要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逐步进行分析改进就可以。

该模型由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人才培养模式演绎而来,由于本人资源和知识技能限制,目前除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能够用其来证明的竞赛只有“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该模型只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模型,有许多不足,希望有能力可以把该模型推广到更多的竞赛项目中,并且将该模型不断完善推广,希望以后可以看到各个竞赛项目使用该模型进行自身分析改进,新的竞赛项目可以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开展。

指导教师:刘昌年

上一篇:打造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 下一篇:浅析尝试教学对幼儿教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