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时间:2022-04-06 12:06:24

论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社会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我国社会改革的转型期在社会分配方面的公平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分配的公平义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影响社会发展全局;影响民生,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消费动力;影响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指数,是有关民心的大事。

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是党的宗旨,“三个干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才能在解决社会分配公平中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呢?

第一、以民生为重点,构建公平和正义的价值体系。政府要构建分配公平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要做到:第一以民生为重点。适当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积累。第二财政支出要加大对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第三加强对行业的调控,特别是关系人民生存的重要行业的商品价格调控。如房地产行业。因为住房价格过高。因构房而导致许多老百姓消费能力下降,并且许多人因房价过高而无法改变住房条件。第四改变劳动者低工资的状况,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工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i第五确立企业资本性回报率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使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吸收社会资本扩大生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社会分配中的公平正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分配公平正义最重要的保证。在农民要保证有土地,保证土地经营权的稳当。

改革工资制度,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要明确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在分配中的地位和权限,明确管理者的报酬,防止管理者。建立相对稳定的分配体系。明确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尺度,尽可能地扩大劳动者的报酬,适度降低企业的积累率。把暴利从体制上降低。提高工人的收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综合消费和发展能力。更有利于构和谐社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建立、健全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机制。除了社会保障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外,还要把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结合起来。

第三、反腐败废特权促公平。腐败和特权在社会分配中影响是十分消极。是形成社会不公平和妨碍正义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反腐败和防止特权分配。

怎么样反腐败和防止特权分配呢?第一加强对干部的教育,让其树立执政为民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减少或抑制贪念,自觉清廉。第二加强党纪政及法治建设,加大处罚力度。让其不敢贪。第三加强社会监督,建立有偿举报制度。查证有奖,奖的金额与查证的金额成一定的比例。查无结果的要向社会公布。第四政府采购的物品包括名称、产地、数量价格,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社会公布,招标的时间地点要固定,竟标的要求要明确。确标的参加者不确定,必须一定的群众参加监督。竟标的结果特别是商品的产地和价格必须向社会公布。如其价格高于或等于同期的市场价格则要费标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五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福利干部应享受的标准。一般比本单位员工的平均数略高则可。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建立完善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的法律,保障劳动者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劳动者的就业权应该有法律保障,劳动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不能随意解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群众监督机制。发挥工会的作用。应改变现在不少领导玩弄权术,以下冈岗为手段打击异己,认人为亲,聚敛钱财。现在社会大民主,单位几乎是小专制。如此单位内部的分工和分配就必然有许多不公平。

对劳动时间立法,缩短劳动时间。可由每天工作8小时缩短为6小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单纯强调效率和靠减员和压低工资来保证极少数人富裕是不公正的,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有害的。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十多倍,而人口只有我国的四分之一,其失业也是上百万。我国应把广就业能生存作为一个重要国策。缩短工时,增加就业人口数量。如果这样可增加上千万的就业岗位。当然这只有立法才能实现。

对劳动强度立法,避免绝大多数劳动者靠加班来完成任务。现在民营经济数量多,规模大,发展迅速。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许多企业多以记件工资和工时结合。8小时内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资较低,加班工资较高。而每天的加班时间在三到四小时。因此国家加强劳动强度立法和最低工资立法是很必要的。

对劳动报酬立法,建立行业和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普通劳动者的保护。对社会弱势群体就业帮助立法。

五、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平衡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发挥国家和地方财政的作用。公平应该是财政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应该是财政的重要职能,各级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在网上公开,让人民监督。其次加大财政对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和农村投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是解决公平问题的重要前提。再次加大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包括提高教师的工资,减免高中、大学的学费,为广大家庭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让老百姓大病可医但不返贫。

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税法是财富分割的利器,所得税法更是以调节收入差距为主要功能,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法律手段。加大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监督。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税率可以降低,刺激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我国免除农业税使亿万农民受益,广大农民十分满意,这也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发挥税收的作用的同时必须,严厉惩治偷、漏、骗税行为,依法治税尽可能杜绝非法收入。

总之,要高度重视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更要大力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综合运用以上措施,我国分配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这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下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