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心中的风信子

时间:2022-04-05 09:46:24

风信子死了。

书上说风信子的花期长约一个月,而我的风信子只有七天便凋谢了。它用七天展示尽婀娜的身姿,散发完浓郁的芬芳,便碾落成泥了。其实也不是不能救活,卖花的姐姐说等花瓣凋落,将花茎剪断,来年还能再次开花。朋友说:“还是别剪吧,这么美的花,这么翠绿的茎叶,剪断了多可惜。”“不剪?”我沉思了很久,我曾经无微不至地照料这美丽的风信子,如今却要剪断它,实在心有不忍。

一把剪刀横在风信子绿油油的茎上,犹疑不定,花瓣凋落后,这拇指粗的绿茎便也柔软下来,不似当初挺直了。也许,没有了支撑花朵的意义,便失去了挺立的勇气,但仍旧青翠欲滴,坚硬的剪刀碰触上柔软的茎,我的心软了。我该以怎样的心情看着冰凉的剪刀,将那滴滴晶莹的绿汁变为颗颗冰凉的泪滴呢?当初买回它时,我是怎样兴高采烈,信誓旦旦地向所有人宣布我会照顾好它?于是,我放下剪刀,将老去的风信子放置窗外,让它最后一次接受暖阳的洗礼。然后,安静地死去。早已释然,有些命是早已注定的,即使我以残忍的方式使风信子的生命得以延续,那也不过是来年多活几天而已,它终是该零落成泥的,而如今,它能完整地逝去,终也干净。

第一次近距离地感知生与死时我还很小。在厨房中看见爸爸拿着菜刀杀鸡,地上鲜血淋漓,我顿时目瞪口呆,然后“哇”的一声哭着去抢爸爸手中的刀,不是怕血,也不怕刀,我的胆大人人皆知,只是从小就很爱小生命,害怕它们受到伤害。但爸爸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孩子,这本来就是竞争的社会,落后者就会被淘汰。”那时的我还不明白,只是坚持很久没有吃荤。后来,进了学校,开始懂得了很多,就像有句话说的,人吃鱼叫尝鲜,鱼吃人叫遇难,人的地位即强者的地位便不言而喻了。这个世界,只有生与死两种状态,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动物,所以人才能改造世界,掌控生物。人与人之间也有类似的联系,在古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现代,物欲横流,人心叵测,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强者,才能不被趋于物质化的现实世界淘汰,适者才能生存。所以,活着早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成了一门艺术。

席慕蓉说:“我知道这世界不是绝对的好,有离别,有衰老。”那么生命究竟怎样才能让人满意呢?就像给入了锅的菜要放盐,太苛刻太刁钻的人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在不断的尝与调中,锅中的菜便老了,没有了充足的水分,失掉了原有的营养,吃起来便索然无味了。人该适时地学着迁就和忍让,不能过分刁钻,学会自然地沉淀,不避嫌也不挑拣。毕竟阴晴圆缺太过常见,连山中的明月,有缺,也有弯。活着,追求的是心灵的平静和成就的卓越,拘小处是成不了大智的。

后来想了很久,要不要再养一盆新植物,最终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花总会凋的,而花凋时的哀伤总是多于花绽时的欢笑。就这样一身轻的活着挺好。

所以,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好好活着。毕竟,人与花实则是相似的,花期过了,便一切都不再了。

上一篇:iPhone5 后的苹果即将陷入衰退吗? 下一篇:浅谈高原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