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时间:2022-04-05 09:38:42

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新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握高职生的心理需求,把心理辅导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 教育

随着许多新建高职院校的成立,高职生的扩招,高职教育因其培养目标具有贴近当前社会需求的特性而日益受到重视,也将意味着高职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更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新的学校环境因素。大多学院都是由原来中职学校升级或由几所中职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建高职院校生活环境、校园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暂未完善,各种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尚未建好,后勤保障设施暂未紧跟学生而服务等的客观因素,给刚进入高职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落差。现实中的大学与向往中的大学形成鲜明对比,学生由此产生了失落的情绪与厌倦不满,现有条件保障不了学生正常学习。

学习意识和压力方面。就读高职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常常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埋怨,以及同学的鄙视和排斥。往往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产生失落自卑心理。但是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却不甘落后,他们希望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在实际的学习中,无从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专业兴趣方面。高职学院里常会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正在所学的专业而情绪低落。如有的高考分数较低,随意选择一个不了解的专业就读,填报比较盲目;对部门增设的新专业,学院本身缺乏专业建设的经验,师资力量薄弱,选了该专业的学生更加感到无从学习的压力;受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冷热门专业已不是定局,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跟不上社会变化发展,前途迷茫,因而缺乏学习热情;

人际交往方面。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家庭的同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习俗差异,同学之间相处协调不容易,如果处理得不当,就容易使气氛紧张,个别受到排斥,产生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很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最产生心理困扰。

自我意识认识方面。90后的高职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他们迫切希望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关注,往往由于自身受家长的溺爱太多,独立能力欠缺,社会生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等不足,很多程度上难以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未能给自己恰当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形成难就业甚至不就业的现状,很多高职生自然产生悲观情绪,一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遇到某种挫折时,容易产生对现实不满的偏激行为或强烈的自卑感。

二、高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锻造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辅导员首先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塑造自己的人格素质,建立起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道德观,自身必须是一个有良好性格、情感丰富的人。往往学生有向师性,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当作模仿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心里钦佩你,这些将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根基。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上叫做首因效应。学生自踏入大学校门,与辅导员相处时间是最多的,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要想解决心理问题学生,交流和沟通是途径,全力帮助是关键,问题解决了才是成效。

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意识,才有可能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自觉转化为内在的心理需要,才能在自我评价中看到自己心理素质的优势和不足,才能进一步做到扬长补短,逐步做到有自知之明,自尊、自强、自立、自我完善等心理素质都是在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采用多样化的工作方法,积极介入网络。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网络因其极强的平等性、隐蔽性、快捷性及实时性,可以消除大学生在面对自身烦恼所产生的各种顾虑,辅导员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情况,通过实时交谈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

通过感恩教育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感恩教育,也可以缓解心理问题学生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豁达,宽容的情怀,健康的心态。通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促使心理问题学生反观自己的行为,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认可,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情和为社会贡献责任感。

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高职生就业难是学生产生悲观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我曾带班的一批刚从北京顶岗实习半年回校上课的酒店专业学生,受到社会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返校后对学习失去激情,没有动力,又面临即将就业的压力。我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介绍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让问题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雄心,通过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事例勉励学生,促使学生树立信心。辅导员也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座谈会、报告会、参观活动等引导毕业生顾全大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消除学生悲观心理。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辅导员应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新途径新载体,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师益友,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全面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菊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

上一篇:我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体系建构研究 下一篇:高校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