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时间:2022-04-05 07:14:16

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09-02

【摘要】莫西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本文对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物动力学、临床用药剂量及用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综合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莫西沙星口服吸收较为完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均有显著疗效,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轻微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莫西沙星;抗菌;药理;临床;治疗;清除率;氟喹诺酮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X)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菌药物,自从1999年拜耳公司首次研制后上市以来,由于其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文对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特点

1.1化学结构

莫西沙星属于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化学名为:1-环丙基-6-氟-1,4-二氢-8-甲氧基-7-[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6-基]-4-氧代-3-喹啉羧酸,其化学结构是在8位碳原子上引入甲氧基团。这种化学结构既可以增强药物对细胞膜的穿透力,提高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效力,又可以通过7-位二氮杂环取代基组织细菌对药物的排斥作用,明显的减少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相对而言临床价值更高。

1.2作用机制

莫西沙星的化学结构不同于其它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但作用机制与抗菌谱与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较强,都是通过生成DNA、拓扑异构酶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络合物,使拓扑异构酶DNA反应的中间体稳定,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2]。

1.3药物相互作用及交叉耐药

莫西沙星与华法林、地高辛等药物共同使用时不会对其它药物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莫西沙星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存在交叉耐药菌。

2莫西沙星的药物动力学、用法与剂量

临床中常用的莫西沙星有口福片剂和注射针剂两类。莫西沙星的临床常用剂量一般为400mg,1次/d,生物利用度为92%,血浆半衰期较长(一般为10h左右),在人体内吸收良好,在口服1-2h后达到药物浓度高峰(最高血清浓度可达3-4mg/L)。其组织分布容积Vss略为21kg,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45%。进入体内的一半的莫西沙星在体内经肝、胆、肾代谢,以葡萄糖醛酸化合物以及磺酸酯轭和物的形式被代谢,在尿液中回收率为20%,大便样品中可回收到25%。当血液或呼吸道组织中铁、锌等金属离子的浓度较高时,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服用含有某些金属阳离子的药物4h后,方能服用本药。

3莫西沙星的药效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常用的四环素和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已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以及喹诺酮类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也较有效[3]。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的MIC90

4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

莫西沙星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轻度肝脏损害等[11],有患者可出现头晕或皮疹等中枢神经不良反应[12]。尚未见其它系统有明显不良反应,仅有0.85%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在服药时要注意避免与抗酸剂共同使用,以降低药物生物利用度。如将莫西沙星与铁剂同时服用,将降低其有效吸收率,AUC可下降40%。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妊娠期服用莫西沙星可能会致畸,并影响幼儿关节发育,因此孕妇和儿童应谨慎使用本药。

总之,莫西沙星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伦.新药莫西沙星[J].中国医药情报,2004,10(1):14-15.

[2]马培奇.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上)[J].中国制药信息,2001,17(1):27-28.

[3]BreilhD,JougonJ,DjabaroutiS,etal.Diffusionoforalandintravenous400mgoncedailymoxifloxacinintoLungtissucatpharmacokinticsteedy-state[J],JChemother。2003,15:558—562.

[4]阮君,刘萍,边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0,21(3):168-169.

[5]刘洪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5例的疗效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74-1675.

[6]方姗.口服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1012.

[7]康伟勤,张伟,陈琳,等.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7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05-1306.

[8]张晓哗,朱敏,李胜岐,等.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初步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31-1833.

[9]张华旦,李云.最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学,2007,29(3):295—396.

[10]刘中兴.莫西沙星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J].首都医学,2007,6:38-40.

[11]陈国辉,林海燕.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概况[J].海峡药学,2009,21(10):162-164.

[12]王刚,裴字慧,黄素丹.喹诺酮类药物高剂量序贯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07,16(11):47-48.

上一篇:浅谈宫腔镜用于计划生育并发症诊治的方法及疗... 下一篇:浅谈品的管理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