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写西读 第1期

时间:2022-04-05 03:32:06

桓公之死,扁鹊有罪 贾楠

《扁鹊见蔡桓公》应该是各位读友非常熟悉的文章吧?文章想阐明的道理是: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可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而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是,蔡桓公的死只怪他本人吗?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扁鹊前三次见蔡桓公,并未进一步解释病因,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当时蔡桓公也没有痛苦之感,他凭什么相信扁鹊?又怎么能随意相信呢?

其次,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转身就跑。他没有当面向蔡桓公解释病状,更没有尽力想办法说服桓公,只和仆人简单地说了几句,这是他疏忽了,还是胆小怕事呢?

最后,蔡桓公病入膏肓,而扁鹊逃出秦国。此举虽然可以理解,但在我看来,未免有负于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逃走,是医生的本分吗?就算蔡桓公的病不能治愈,他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医治,哪怕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拿今天的医院来说,任何一个医生都应当尽力挽救绝症患者的生命,而绝对没有未治先逃的道理的。

341000江西省赣县第二中学初三(6)班 指导老师封义珑

令人担心的“愤青” 张云帆

假期里偶读一本书,名曰《愤青时代》,书的文笔好坏、情节精彩与否另当别论,书中讲述的几个故事却让我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好脾气,着实地愤怒了一回。

“愤青”,据我所知就是“愤怒青年”的意思。我今年16岁,按年龄应该达到了青年的标准。我景仰鲁迅先生,也乐意去做个“愤青”。我认为人既然活着,就应该像大侠郭靖那样去竭尽一生地“为国为民”,做一个有益国家的人,对目光所及的形形的丑与恶,也应该敢于“横眉冷对”,哪怕招致“千夫所指”。但是有些“愤青”我无法理解。

《愤》封皮上的宣传语写着“韩寒出道的年龄+周星驰的无厘头大话+王小波的人文关怀”,通读之后却感到,无厘头的大话是不少,摆得上台面的人文关怀却少见得很,譬如“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我们黑道就算是第二光辉的职业了……”如此调侃,我不能接受。真正的幽默绝不是美丑不辨、是非混淆。

《愤》书开篇之作《宠儿》中,主人公从小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另类角色,从技校毕业后更变成一个终日靠收取“保护费”为生的混混,整篇小说中对黑道的描写刻画无不淋漓尽致。如果说《宠儿》触犯的尚是文坛“治安管理条例”的话,第二篇《RPG杨家将》借一个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之口,将以杨六郎为代表的杨家忠烈贬低为欺行霸市的东京一霸,第三篇《乱世岳飞》将“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刻画成郓州的黑道老大,就实在该以“叛国罪”论处了。

回想起一两年前,上《纪念白求恩》一课,老师发起课堂讨论时,有的同学说:“白求恩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他的本职是一名医生,就算日本兵负了伤,他也一样会去救死扶伤的。”如此淡漠的是非观,实在令人震惊!我忍不住想问他:“今后你要是当了医生,哪天外敌入侵,你也帮敌人‘救死扶伤’吗?”但愿我对如此“愤青”的担心不是瞎操心。

030000山西省太原市三十四中初三(104)班

假如没有唐僧

缪佳

闲来无事,翻看《西游记》解闷,翻着翻着,脑海里突然出现个怪想法――假如没有唐僧,会怎样呢?

《西游记》整整一百回,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取经。这么简单的事,竟弄得曲曲折折,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14年,取回的还是一部“残经”。

其实,孙悟空一个跟头能飞到雷音寺,八戒、沙僧虽然笨了点,也能腾云驾雾。若派他们去,即可速去速回。可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偏要成立个取经班子,跋山涉水的,多麻烦。

唐僧这人,有没有本事,我们且不管。可他不辨美丑,不分人妖。你打了真妖,不但无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紧箍咒,疼得你死去活来;翻脸不认人,把你赶回老家去……假如没有唐僧,可以省去多少烦恼,减去多少曲折,节省多少金子般珍贵的时间?不过也怨不得唐僧,他就这水平,没办法。主要责任恐怕在如来佛和观音菩萨身上,是他们用人不当。

我觉得,倒不如放手让孙悟空去取经,快去快回,将经文交给唐僧,由他翻译。这样一则免得唐僧碍手碍脚,耽误旁人的功夫;二则也发挥了唐僧的特长和优势。生活中如果少一点“唐僧”,我觉得蛮好。

410300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星河文学社24班指导老师李春华

阿木老叔:左手读书,右手写字。两件事情相辅相成,心灵会成长得更快更好。不仅是读书,看了电影电视、听了音乐后有什么心得感想,你都可以写来和读友们交流。

投稿方法1.寄信件或电子邮件,目录页有详细的投稿地址;

2.登陆大王网站www.zwdw.com的论坛发帖子,好帖子会像奶酪一样引阿木老叔这只大老鼠上钩滴。

上一篇:故乡的街道 下一篇:假期补课之正反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