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拍卖”时间救“大姐”

时间:2022-04-05 02:32:04

打工妹“拍卖”时间救“大姐”

在浙江上虞打工妹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最温暖的称呼:“大姐”;有一个共同的“家”:三足袜店。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走进“家”里,找到“大姐”,都会得到力所能及的帮助。2009年5月,“大姐”突然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为了留住“大姐”,全城的打工妹都捐献出自己的休息日,她们说,将这些休息日集中在一起,就是一件可以用来买卖的特殊的凝聚着爱心的商品,如果能将它卖掉,就可以救“大姐”的命。这些打工妹唯一的愿望就是,用她们的时间留住“大姐”的生命。她们的善良能感动上苍吗?上虞的市民愿意购买这件特殊商品吗?

打工妹有个共同的“家”,好心“大姐”撑起一片暖空

2002年4月11日,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陕西女孩李华英只身一人来到杭州打工,谁知,刚一出杭州火车站,钱包就被偷了,她只好提着行李来到车站派出所向民警哭诉……这时,一位民警走过来拿出500元钱递给她说:“妹子,别哭了,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先拿着救救急吧。”李华英感动得不知所措,流着眼泪说:“大哥,谢谢你,等我挣了钱一定还给你。” “你要真有心,以后遇到谁有困难了,就帮他一把,这钱就算你还我了。”李华英使劲地点点头。

一个星期后,李华英找到了工作,在杭州三足袜店当售货员。几年后,李华英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了三足袜业上虞分店的店长,还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

岁月流转,当初民警的那句话渐渐在李华英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变成了一种信仰和追求。2005年12月的一天,李华英无意中听老乡说,她们厂有一个叫刘苗的打工妹是个孤儿,上班时被机器绞断了5根手指,黑心的老板非说是她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不仅不给她治疗,还把她赶出了工厂,刘苗晚上只能在同事租的房子里住。听完刘苗的遭遇,李华英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到杭州时的情形,她决定帮帮刘苗。

在老乡的陪同下,李华英带着刘苗来到上虞市人民医院,用自己积攒的3000元钱替刘苗交了住院费。躺在干净整洁的病床上,刘苗感激得说不出话来。李华英对她说:“你要是不嫌弃,就把我当你姐,你放心,姐一定帮你讨个公道。”

安顿好刘苗后,李华英找到刘苗所在工厂的老板,可老板根本不认账,她不仅被赶了出来,还被打了一顿。店员们见李华英被打成这样,都很气愤,十几个人一起来到工厂,决定不吃不喝也要找老板讨个公道。老板见事情闹大了,不得不赔偿刘苗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5.6万元。

从那以后,上虞的打工妹们都知道了李华英的名字,不管谁遇到烦心事和困难事,都会来找李华英帮忙。有人笑称三足袜店是上虞的“打工妹之家”,在这里,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受伤了,有人安慰。而李华英是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家长,也是她们所有人的“大姐”。

“大姐”病了,姐妹们争相捐献骨髓

李华英的善良不仅感动了上虞的打工妹们,也赢得了一位小伙子的真心,他叫王刚海,是上虞一家塑料厂的工人。2006年1月1日,两人举行了婚礼。婚礼那天,来了许多打工妹,大家都来祝福李华英。婚后,李华英一如既往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李华英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在她身上。

2009年5月6日,李华英正在店里整理账目,突然晕倒在地,店员们忙将她送到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确诊李华英得的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很快,“大姐”生病的消息在上虞打工妹之间传开了。

2009年5月11日,刘苗和十几位打工妹一起来医院看望李华英。刘苗紧紧握住“大姐”的手说:“姐,天大的困难,我们帮你一起扛。”得知“大姐”需要骨髓,先后有400多名打工妹拥进浙江省第一医院血液科,要求给“大姐”捐献骨髓,队伍从检验部一直排到门诊部。医生只好跟大家解释说,非直系亲属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捐髓首先考虑直系亲属,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对外寻找合适的配型,让她们先回去等消息,如果需要,医院会通知她们。

2009年6月21日,李华英正在病床上休息,一位年轻的姑娘背着一麻袋草药,气喘吁吁地走进了病房。她叫王姗,山东泰安人,刚来杭州找工作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身上又没钱,流落在街头,是“大姐”把她带回家,还帮她租了房子,找了工作。一年前,王姗回老家开了间小超市,从别人口中得知“大姐”生病的消息后,她连夜赶到了杭州。

王姗打开麻袋里的草药对李华英说:“我们老家有个偏方,治这病挺管用的,这些药我先吃过了,没事。”王姗质朴的话语让李华英禁不住掉了眼泪。趁着李华英不注意,她还在床边偷偷塞了2000元钱。

姐妹们快来登记,我们要把休息日攒起来

2009年8月初,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李华英与妹妹配型成功。只等着筹齐手术费,就能动手术。李华英跟丈夫王刚海每月工资加起来只有4000元,李华英生病后,王刚海找亲戚、同事借了10多万元的债,现在再也借不到钱了。李华英和王刚海所在的公司也组织了募捐,加上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手术费还差20多万元。

眼看着“大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刘苗坐不住了,必须想办法筹钱,她决定休息日也出去打工挣钱。在一家名叫“上虞君诚”的家政公司,她问老板:“一个星期工作一天行吗?”老板答应让她试试。刘苗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她在雇主家从早忙到晚,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老板非常满意,答应长期聘用刘苗,一个星期帮他家搞一次卫生。

刘苗想,自己一个人挣不了多少钱,如果上虞的打工妹们都能和她一样,每个星期“捐献”出一个休息日,然后把大家的休息日登记成册,集体拍卖给中介公司,钱不就多了吗!刘苗立即召集几个经常到三足袜店聚会的姐妹商量,大家觉得是个好主意。当天晚上,刘苗登记了31个姐妹的休息日。

第二天,第三天,闻听消息的打工妹纷纷要求加入刘苗她们的队伍,很快,“捐献”休息日的人由31位上升到41位、51位、61位……截至2009年9月10日,经刘苗登记在册愿意“捐献”休息日的人已经达到127位。他们来自四川、贵州、广西、安徽等全国17个省,其中还有7位打工仔。这些打工妹、打工仔,他们读的书虽然不多,可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受人一粒沙,还人一把土。

卖掉休息日,能救“大姐”的命吗

就在这时,医院传来消息:李华英病情加重,必须尽快动手术。

2009年9月21日,刘苗和几个姐妹一起找到君诚家政公司,希望能把休息日集体卖给公司。君诚家政公司的经理刘家和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出于商人的本能,他表示只能按每小时8元“购买” 刘苗所说的休息日,虽然价格低廉,但“大姐”那边等钱救命,刘苗便咬咬牙说:“8元就8元吧,不过我们急等着用钱,能不能先预付我们两个月的工资?”刘经理听后断然拒绝,任刘苗她们怎么说,刘经理就是不答应。

第二天一早,刘苗她们再次找到刘经理,刘苗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她掏出身份证放在经理的桌子上:“我们把证件抵押在这,行吗?”刘经理还是不同意。“这钱是用来救命的,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去浙江省第一医院城站分院3号楼3楼12号病床打听,看我们有没有骗你。我们‘大姐’就躺在那里奄奄一息,我们也是走投无路,才会这样做的……”说着说着,刘苗哭了起来。

刘经理终于被感动了,他同意预付两个月的工资,但他只能“吃”下29个劳力,剩下的98位劳力他说可以帮忙介绍给其他两家家政公司。最让刘苗感动的是,刘经理主动将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0元,还不收取介绍费。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刘苗接到一家制衣厂女老板打来的电话,她们厂需要30个临时工剪线头,从刘经理那听说了刘苗她们的事,想帮帮她们。女老板不仅买了营养品亲自去医院看望李华英,还让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姐妹们到她的厂里去,5个人算一个人,先预付3个月的工资。

2009年10月9日,刘苗将姐妹们捐献休息日所得的7.61万元交到“大姐”手里,骗“大姐”说是上虞的市民和单位捐赠的。虽然手术费用还有很大的缺口,但刘苗她们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无论前面的路多么难走,她们一定会陪“大姐”走下去。

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打工妹散落在上虞城的不同地方,她们在自己的休息日内挥汗如雨,用一滴又一滴汗水积攒“大姐”活下去的希望。这些被称为“乡下人”的打工妹,面对如山的困难,爆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就像一群蚂蚁,一个人咬一口,也要把一座大山咬掉。

最终,在众多好姐妹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下,2009年春节前夕,李华英的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得知“大姐”的手术很成功,姐妹们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

上一篇:贞洁诉讼:我真的没有引过产 下一篇:如果命运只给了你一个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