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阳穴点刺放血治病探微

时间:2022-04-05 01:53:23

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指甲角侧上方0.1寸,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与肺相和,行于阳分,肺属金,金音商,穴属金,故名商阳。商阳穴具有清热消肿,开窍醒神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齿痛,颌肿,中风昏迷,热病无汗,青盲,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1]。

以下为本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商阳穴点刺放血治病理论的认识,应用每每效验,总结一二,以为之探。

1 喉痹(急慢性咽炎)

急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本病常年发病,以秋,冬,春季多见,多发于成年人,其发病多因外邪侵袭,饮食失调以及环境污染,粉尘刺激,而使火热之邪壅滞咽部从而灼伤肌膜所致,古人将“喉风”,“喉痛”,“乳蛾”等病统称为“喉痹”[2]。喉痹多属火热,有实火虚火之分,临床上根据虚实的不同,而施以散风清热,滋阴降火之法。现代病因病理认为咽属胃之系,并受肺中之濡养,故若烟酒过度,嗜食辛辣,讲话过度,或急咽痹失治,邪滞伤阴,耗伤肺胃阴液,咽失滋养,邪滞不去,则咽干不适,经久不愈而发为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急性咽炎属实证,其发病起病急,红肿疼痛明显,当以泻火为主。治疗方法以商阳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5—10滴为主,配以曲池,合谷,廉泉,天突。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有清热消肿,开窍醒神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而手阳明大肠经又过咽喉,因此治法当泻阳经之热,商阳放血之后使燥热之邪得以去除,再配以廉泉,天突清利咽喉,咽喉得以滋养而使疾病去除。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属虚证,发病为久病渐起,反复发作,红肿疼痛微轻,且日久难消,故当以降火为法,治疗方法以商阳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清降虚浮之相火,配以三阴交,太溪,廉泉。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交会穴,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二穴施以补法可滋补阴经,引虚火下行,廉泉有利咽消肿之功,配合治之,利于慢性咽炎的治疗。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43岁,2008年6月3日就诊。患者自述患慢性咽炎有5年近一周来突然加重,做雾化等治疗均不见好转,咽部干燥,稍有疼痛,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稍有热象,入夜则症状加重。辩证:肾阴不足。予以双侧商阳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刺血3滴,配以三阴交,太溪,施平补平泻手法。第二日患者自述稍有好感,但仍有不适,逐继续双侧商阳穴刺血5滴,配以三阴交,太溪,施补法,次日患者述咽炎症状消失,无任何不适。嘱患者日后少食烟酒辛辣等物,随访半年未再犯。

2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以咽喉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乳蛾”范畴,其病因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白色或黄色假膜。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外邪侵袭,饮食所伤及脏腑虚损,以至邪热上灼喉核为病。风热之邪侵犯,循口鼻而入,先犯肺系,邪热壅结喉核,脉络瘀阻,肌膜受灼而至本病。咽通胃气,热邪犯胃,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壅于阳明之络,上攻咽喉,亦可致喉核红肿,溃烂发为本病。

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消肿利咽。治疗方法以商阳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7—10滴为主,配以曲池,合谷。曲池直刺1.5寸,施捻转提插泻法1分钟;合谷直刺1寸,施捻转提插泻法1分钟,留针20分钟。方义:手阳明大肠经之井穴商阳,点刺放血以清热泻火;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镇痛通络,疏风清热,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合治脏腑,有消除胃火,泻火解毒之功,诸穴合用治疗咽喉痛实热证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男,5岁。2010年9月11日就诊。其母代诉:患儿发热,烦躁,不思饮食1天,刻诊:面红,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查T38.4℃,扁桃体Ⅱ度肿大。辩证:肺胃实热。予商阳穴点刺放血3滴,配曲池,合谷,施平补平泻手法。放血后30min身热渐退,嘱患儿多饮温水,次日患儿未再发热,扁桃体也未见肿大。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3 便秘(热秘)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艰涩难下,常数日一行,甚至不用泻药,栓剂或灌肠不能排出,热结便秘主要是由于素来体质阳盛,嗜食辛辣香燥,少食蔬菜,阳明热积,津液受灼,大便干燥而腹气不通形成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不通,腹部痞满,按之有块作痛,矢气频转,终难排出,烦热口渴,面赤,或伴有头痛,小便短黄,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治疗方法为清热保津,取手阳明经井穴商阳为主,配合谷,曲池,上巨虚,商阳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10—15滴,合谷,曲池泻阳明之热,清热即所以保津,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可行津液以疏通大肠腹气,腹气通大便自然排除,针灸治疗便秘效果较好,尤其热结便秘除针刺治疗外,患者应注意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54岁。2010年11月5日就诊。患者近半年来大便干结难下,常3~5日1次,一周前吃火锅后至今未大便,腹部胀痛,口干喜冷饮,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诊断为热结便秘,治当清热生津,润肠通便。予以商阳穴点刺出血15滴,配以合谷,曲池,上巨虚,施平补平泻手法,当晚便排出粪便,且粪质软润。嘱患者少食辛辣,规律饮食,随访三个月,排便正常。

4 小结

商阳穴为五腧穴中的井穴,为经气所出之处,又由于商阳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之处,故可调理两经经气,点刺出血可以使邪热随血而出,起到泄热消肿,宣降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8

[2]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5

上一篇: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 下一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