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烟囱孩子的上帝

时间:2022-04-04 11:46:25

摘 要:解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集《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的同名诗—— 《扫烟囱的孩子》,分析诗人从信奉上帝转为唾弃上帝的历史原因。结合《扫烟囱的孩子》一诗在反抗“社会不公义”的社会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指出诗人布莱克与支持他的“诗人们”才是能够承担起拯救孩子使命的真正上帝。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扫烟囱 孩子 上帝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44-01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的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789)与《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中, 各有一首题为“扫烟囱的孩子”的诗歌[1](下文简记为《孩子》1,《孩子》2)两首诗标题相同,但都讲述了遭遇苦难的扫烟囱孩子的故事,而且两者的故事情节与旨向各有不同。前者相信上帝能够把“乖乖听话”的孩子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后者则揭露“上帝”(牧师与国王)的伪善与凶残。本文结合《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的整体意象与布莱克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以“孩子”、“上帝”为主线索,去解读这两首诗歌。

1 “羔羊上帝”与孩子的期待

《天真之歌》的上帝是仁爱的化身,他称自己是“羔羊”,也是天真“羔羊”的创造者与保护神—— “小羔羊,谁创造了你”,“小羔羊,我来告诉你:他的名字跟你一样,他管自己叫羔羊”,“小羔羊,上帝保佑你”(《天真之歌·羔羊》)[1];他还为夜晚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漆黑的夜里,不见了爸爸,露水淋湿了小孩;泥沼又深,小孩流泪”,“但上帝永在身边,他穿着白衣就像爸爸出现”(《天真之歌·小男孩的迷失》,《天真之歌·小男孩的寻获》)[1]。这样的上帝会怎样对待扫烟囱的孩子呢?

在《孩子》1中,诗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因家境困苦而被迫当童工—— 去扫烟囱的孩子们的故事:他们白天扫烟囱,晚上就睡在“煤屑堆里”。一天晚上,一个叫“汤姆”的孩子梦见“阿猫阿狗上万个扫烟囱的小孩,都给锁进黑漆漆的棺材。天使来了,手里的钥匙亮晃晃,他打开棺材,让他们个个解放”。天使告诉汤姆:“要是他乖乖听话,他就会一生快活,上帝做他爸爸”。虽然天气冷,孩子们却感觉到“快乐而又暖和”。诗人最后总结—— “大家都尽本分就不怕灾祸”[1]。

布莱克同情扫烟囱的孩子,相信上帝会派天使来解救他们,并借“天使”之口,说出“上帝做他们爸爸”的条件—— “乖乖听话”。

2 “国王上帝”与孩子的失望

《孩子》2并不是《孩子》1的续写,而是因“经验”的积累后变换视角的重写。诗人同情孩子的真情依然,但他却始终没有看到“上帝”去解救那些陷身苦难中的“乖乖听话”的孩子”—— “雪地里有一个黑黑的小东西,叫喊着扫呀,扫呀,哭哭啼啼!喂!你的爸爸妈妈都哪去了?他们都到礼拜堂去做祷告”。—— 面对孩子的哭泣,“天使”与“上帝”都没有出现,他们在干什么呢?—— “上帝与他的牧师和国王,这一伙把苦难硬说是天堂”(《经验之歌·扫烟囱的孩子》)[2]。

在布莱克的刻有《孩子》2诗文的版画37中,我们看到:在黑云的重压下,身背“烟灰袋子”的衣衫褴褛的孩子,匆匆行走在风雪中的大街小巷[2]。—— 象征孩子生活在黑暗社会的底层。

从《孩子》1发表的1789年,到《孩子》2发表的1794年,战争与专制为英国民众带来日趋深重的灾难:在伦敦“特辖的街道”,“遇到的每一张脸上的痕迹,都表露出虚弱,表露出哀伤”,扫烟囱孩子的哭叫“使每一个阴森的教堂惧怕,还有那不幸士兵的叹息,化成了鲜血从宫墙上淌下。更不堪的是在夜半大街上,年轻瘟疫般的诅咒,它吞噬了新生婴儿的哭声,把新婚喜榻变成了灵柩”(《经验之歌·伦敦》)[3]。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诗人逐渐看清了英国统治者以上帝之名愚弄和欺压人民的伎俩。在布莱克的笔下,“上帝”已成为给孩子们带来困苦的“牧师与国王这一伙人”的代称。

3 “诗人上帝”与孩子的解放

面对“羔羊上帝”的伪善与“国王上帝”的残忍,诗人没有停下他抨击黑暗的笔,他又写出了《罗斯之歌》(The Song of Los,1795)、《四天神》(The Four Zoas,1795)和《天真之兆》(Auguries of Innocence,1803)等歌颂自由、解放,主张改革现实的作品。他纵情高唱:“在英格兰的绿山川上,是否还有远古时代的足印,在英格兰的牧场之上,能否见到上帝的神圣羔羊。在云雾弥漫的山脉上,神灵的面容是否还在闪光,在黑暗撒旦的磨坊间,圣城耶路撒冷是否还建立。赐予我,我金色的弓,赐予我,我充满欲望的箭,赐予我,我让乌云散,赐予我,我的夏洛特之火。我的精神斗争永不息,不会让手中的剑停止战斗,直到把圣城耶路撒冷,建立在绿色英格兰国土上”(《耶路撒冷》(Jerusalem,1804))。

诗人与支持他的“诗人们”共同承担起拯救孩子的使命。时至1824年,由英国散文作家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推荐,将《天真之歌》中《扫烟囱的孩子》一诗放入当时反抗“社会不公义”的社会运动宣导手册之中,做为向国会议员游说废除童工的资料。1834年和1840年,议会先后通过了两项改善扫烟囱儿童待遇的法案,最终在1875年,彻底禁止儿童扫烟囱的议案在议会中得以通过,终结了儿童扫烟囱的悲惨命运[4]。

2012年,当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一首歌—— 《耶路撒冷》用天真的童声唱起的时候,当天真的童声与背景的蓝天、白云、绿地交融在一起的时候,那些扫烟囱的孩子,该会在天国中倾听,还是一起合唱?

4 结语

本文以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的同名诗——《扫烟囱的孩子》为语料,以两首诗中的“孩子”和“上帝”为切入点,探究了诗人从信奉上帝转为唾弃上帝的原因;分析了《扫烟囱的孩子》一诗在反抗“社会不公义”的社会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指明了诗人布莱克与支持他的“诗人们”才是能够承担起拯救孩子使命的真正上帝。

参考文献

[1] 威廉·布莱克,著.布莱克诗选[M].袁可嘉,查良铮,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威廉·布莱克,著.天真与经验之歌[M].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 威廉·布莱克,著.布莱克诗集[M].张炽恒,译.上海:图书出版社,1999.

[4] 施义慧.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J].史学月刊,2010(3).

上一篇:消防应急疏散安全避难理论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