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7期

时间:2022-04-04 05:32:55

面前的他者,远方的自己

如果受访者有很多话要说,主持人最好缄默倾听。我想,这正是为何此次采访我只写了短短几行主持人语的原因。问卷收回时,郑轶的答复比大家在下文中看到的要长得多,篇幅所限,只好忍痛删节;而和李东前后多次沟通,是为了最后能为版面提供一张足够精度的照片。

繁简之间的含蓄对比,足以让人思索。

一张照片,可以容纳很多拍摄者想传递的信息,在不同的精度呈现下,我们可以选择一瞥或者凝视来汲取自己所需;文字却是线性的,除了道可道非常道式的沉默,我们必须诉说,而听者必须倾听。

可以对比的,还有两个人的创作。李东对生活在广州的非洲人持续关注,其作品饱含时代和地域特征而引发社会热议;郑轶创作对象则主要是遥远欧洲的人与风景,贯穿着自己的游学经历,更为个人与感性。

两个人看似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的路径却诠释摄影的一切可能性:端详面前的他者,找到远方的自己。

―吴晓凌

李东

重庆人,出生于1960年代,现居广州,原从事工程设计和建设工作。2008年,李东逐渐转向人文、社会纪实摄影,关注国家转型期的社会万象,同时也是“四月风影像文化网”评论员。其摄影作品包括《儿童福利院》(2011完成)《广州非洲人街》(2013年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走向城市》项目。《广州非洲人街》是李东通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拍摄,半年多居住在这条非洲人聚居的街道之后,用镜头捕获到的一些瞬间。他希望以照片的形式,多角度、多维度地观看与争论问题,并引起大众或政策决策人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在杭州读大学,把母亲买给我的第一台相机―海鸥 205 相机带到学校,开始拍摄。

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佳能EOS 5D Mark III。

对你来说,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我一直使用佳能单反相机,从早期 20D,到50D、5D、5D Mark II、5D MarkIII,一路升级。现在这个5D MarkIII 是最称手的。不过我也没怎么用过其他品牌的相机,觉得5D MarkIII够用了,但远远没有达到娴熟地操控它的程度,它还有很多功能没被我利用上。

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很难说最好的是什么,只有最适合的展现方式―按摄影师自己的意愿或出发点来选择最合适的展示方式。

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不太关注这些细节的东西,所以没有仔细地比较过胶片与数码的差异。

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一种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表达工具或方式,如果写文章,可能就没有人有兴趣了解我了。

你从摄影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让我有兴趣品读人类的历史、我们的社会以及周遭的生活。

对你来说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它们的重要次序是什么?

我没有花心思去琢磨这个,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

你曾经面临的最大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没有梳理过。

你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努力做得更好。

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真诚。

最喜欢的在世的和过世的摄影师分别是谁?

在世的是萨尔加多和纳切威,过世的是尤金・史密斯。

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国内当下剧烈冲突的社会和生活。

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有哪些?

萨尔加多的《非洲》,纳切威的《地狱》,和尤金・史密斯几组经典的图片故事。

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是否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是否尽力将自己的想法、观念融入到生动、鲜活、有思想张力的影像中去。

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提炼自己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

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摄影不能如文字那样严密,不能如视频那样完整、客观,摄影应凸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引子,吸引人们的关注,引发人们的思考。

你有什么摄影规划?

关注中国当下的发展会对人类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会,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能 力。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能保证基本生存的情况下,尽量有空间和时间去探求生活、社会的奥妙,能为人类的有序发

展尽力所能及的力量。

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一次被动车祸吧,当时一辆失控的大巴车把在开车等红灯的我撞得晕过去,住院休整了几个月。

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我那知性、漂亮的母亲。

你一生中最美好和最悲伤的时刻分别是什 么?

还早,不是说这话题的时候。

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钱钟书的《围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还有就是摄影大家的摄影作品集。

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上次在宝汉直街7 平米的租房里,一个人梳理拍摄思路时在瓷砖墙上用油性笔书写。

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没有时间了。

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分析母亲子宫癌的前期状况。

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想孝敬父母,但父母都不在世了。

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回到我母亲生病之初的日子里,从头再来。

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没有被特别珍视的能力。

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没有特别强调才华的想法,无所谓。

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没有这种企求。

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弱点是自己的,就如优点,所以不会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是弱点就一步一步地改善它,或者

避免用自己的短处去跟人 PK。

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老婆、儿子、女儿、家人。

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只争朝夕,多拍摄。多拍摄不是多按快门哈。

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口头禅呢?

哈!

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真诚。

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家庭幸福,自身价值能得到体现。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的命运最可悲?

这些话题太幼稚。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我的实质,并在众人不解的状况下,予以支持。

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承担责任。

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爱得无怨无悔。

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自知之明。

你怎样看待名望?

如果是大众公正给予的名望,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值得追求的。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做皮试。

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伟大的时代,中国人对人类会有巨大影响力的时 代。

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人类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争议的解决还靠血腥的屠杀。但随着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不断学习、收集和反馈信息,这样,真正的思想,才会引导人类有序、和谐、高效地发展,我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的。

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人的彼此尊重和自律。

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能给世界留下有好的印记。

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没有遗憾地死去。

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没有虚度光阴。

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上面的问题已经够多了。

郑轶

生于1983年,被唾弃的处女座女生。游学欧洲多年,学习电影以及艺术管理。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视听艺术(Audiovisual arts)工作。目前生活于杭州,从事独立摄影。其作品在中国及意大利举办过多次个展。微信公众帐号:derblau。个人网站:

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大学时候看了一部广末凉子主演的电影《恋爱写真》,从此开始迷恋摄影这种表达方式。大学毕业之后机缘巧合给摄影师张大鹏当助手,正式开始职业摄影生涯。

谈谈你用的第一台相机。

佳能20D。大学时候兼职做平面设计,于是买了用来拍一些素材。因为《恋爱写真》的缘故我一直对佳能有情结。

你现在用什么摄影器材?

佳能5D Mark II,用来拍商业片。同时还有尼康的F801s,禄来SL66,也用苹果手机拍摄。我不是一个器材控,对器材没有特别的执着。

你最合手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我最熟悉的是5D Mark II,但是我拍摄的内容和题材用120胶片机是最合适的。

你觉得摄影最好的展示方式是什么?

我始终认为展览是艺术品最好的呈现方式。在电子设备上或者是小尺寸的印刷品上给人们的震撼都不如用一整面墙来展示的效果更佳。它迫使观众对作品本身产生一种“尊重”的态度。

胶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胶片之于摄影,就像可乐虽能解渴,但茶还是有它的存在意义一样。

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一种表达方式和观看方式,一种平衡内心恐惧和自我修行的道具。

你从摄影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摄影为我提供了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角度。

在你看来,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以及它们的重要次序?

审美趣味―对拍摄题材的理解和思考―镜头语言的语法和技巧。

你曾经的最大困难或挫折是什么?

我不是艺术科班出身,老师说我对色彩的理解有缺陷,于是我就拿很多黑白照片去上色,理解灰度层次。

你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保持对生命的敏感,不断超越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修炼技术和理解这个世界。

你最看重摄影师的什么品质或素质?

品质是“真诚”, 素质是“敏感”。

你最喜欢的在世的和过世的摄影师各是谁?

已经过世的摄影师是罗伯特・卡帕。在世的摄影师很多,比如吉米・尼尔森。

你最喜欢的摄影主题是什么?

社会学的题材比较多,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在不同语境下和社会自然的联系。

你最喜欢的摄影作品是哪些?

太多了。比如马格南的那些战地摄影师的作品;吉米・尼尔森拍摄的《正在消失的民族》,伊恩・麦克凯尔拍摄的《新吉卜赛人》等。

决定一幅摄影作品好坏的因素是什么?

传递的是一种能量,直抵观者内心深处。

你对年轻摄影师有什么忠告?

我的老师曾告诉我:“最终区别摄影师高下的是他的修养。”没有捷径,需要漫长踏实稳扎稳打。悟性也很重要。

你认为摄影的未来会是怎样?

我不知道。这个时代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摄影作为一种纪实工具,表达方式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尽情地去玩吧,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未来的摄影规划有哪些?

我打算放弃数码,和一些独立设计师品牌合作,创作好玩的东西。拍些我平时思考和关注的话题,这是一种我尝试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对自由有一种近似于凶残的渴望。我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可以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一个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人。

决定你一生重要走向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场景?

8年前大学毕业那个夏天,徒步搭车走滇藏线去的经历,使我毅然决定此生只遵照内心的声音并且依其作息,同时也开始了职业摄影道路。

你一生最初的记忆是什么?

都是一些碎片。比如儿时感受到父母怀抱的体

温;妈妈哄我入睡的时候一句话,母亲的想象力对我影响深远。

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太多了以至于我打算把它们写成书都记录下来,去证明我曾无数次被这个世界温柔地拥抱过。

你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是什么?

也许当时觉得悲伤,后来都忘记了。

你喜欢读什么方面的书籍?

人文社科类的书。

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拍照,听电子乐,进入冥想状态。

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是什么?

有压力有责任的时候,还有别人看着我做事的时 候。

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浪费了太多宝贵的生命在体制教育里,被动地接受太多无用的“知识”。

你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没有。因为我做的都是想做的事。

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失去自由。

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民国时代兼容并蓄宽容自由的社会风气以及那些后来被毁灭的文化传统。

你珍视自己的哪种能力?

独立思考和保持童心的能力。

你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协调能力。

如果可以,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超能力?

武侠小说里的武功。

自己的哪个弱点让你不能忍受?

不懂得拒绝。

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家人。

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很明显地安静下来了,知足且平静。

你的行为准则,生活信条是什么?

不拘世俗礼法,可是内心拥有道德原则;不必太在意结果,顺其自然。

你的口头禅是什么?

不解释,不抱怨。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期待一切的不期而遇。

你认为人最可贵的品德是什么?

真诚。这包括了对人的真诚和对自我的真实。

你认为人生最完美的幸福是什么?

拥有真挚的爱并且懂得珍惜。

你认为什么是不幸?

失去自由和童心。

人身上可以被谅解的缺点是什么?

只要动机不坏,人品端正,什么都是可以被商榷被原谅。宽容是一种美德。

人身上最使你厌恶的缺点是什么?

人格不健全、自卑、玻璃心、无病、思想狭隘、装腔作势。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的命运最可悲?

失去独立人格的人。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

还是真诚。

你觉得男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有担当。

你觉得女性什么品质最重要?

温柔。

你认为什么叫明智?

懂得取舍。

你怎样看待名望?

我很欣赏隐士文化,不要为虚名所累委屈自己的 心。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生理痛苦。

你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机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浮躁喧哗和信仰的缺失,显得非常荒诞。

你怎样看待人类的未来?

这个问题把我问傻了。其实人类的未来早已被生物学和经济学这两只看不见的手操控,一切该发生的都是水到渠成的。

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你最想改变什么?

没有野心去改变世界。不过如果我有这个能力,我最想改变人口数量与现有资源相匹配的程度。还有就是通过我的作品去表达一种价值观―关于自由平等和博爱以及每个人的尊严。

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就像我很喜欢的经典歌曲《One Day》里唱的

那样:“亲爱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老的,可是想一想那些我们可以讲述的故事。”―这就是我心里生命的意义。

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只要不是孤独终老的凄凉死去,都好。

假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怎样撰写?

她这一生不曾苟活也不曾虚度,活得痛快,没有遗憾。

除了上述问题,你最希望被世界提问并回答的是什么?

问:“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答:职业“玩家”+“杂家”。

上一篇:Attitudes towards child restrains and seat ... 下一篇:浅谈幼师生美术造型能力的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