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土地流转及高效农业发展措施

时间:2022-04-04 12:38:11

安阳县土地流转及高效农业发展措施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辖20个乡镇,553个村(居)委会,全县幅员面积1136平方公里,总人口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农业户数19.9万户,耕地面积6.7亿平方米(区划调整后),全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总产60万吨以上,是全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全县土地流转高效农业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我县土地流转、高效农业及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土地流转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全县已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15亿平方米,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2.1亿平方米,占耕地面积的30%;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达4.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9%。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5亿平方米,占流转总面积的69%;四荒、林地等流转面积6400万平方米,占流转总面积的31%。流转耕地中用于种植粮食生产的面积0.9亿平方米,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的面积0.53亿平方米。全县建成了吕村、辛村、永和等12个高标准乡级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大厅、村有信息员的土地流转信息管理体制,使土地流转日常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全县土地流转涌现出龙头企业带动型、规模经营推动型、设施农业支撑型等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秩序规范、效益提高的土地流转大户。

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县土地流转发展现状,今年我县投资建设了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安阳县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占地300多平方米,其中“一站式”服务窗口5个,占地90平方米,建设有档案室、调解室、接待室等,档案柜、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配套设施齐全,我局专门抽调8名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安排在服务中心,全面服务全县的土地流转,实现全县土地流转信息共享、对外、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科学化,为我县土地流转步入科学高效发展的新轨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土地流转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县新发展立体高效农业面积463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400万平方米的115%,发展温棚设施农业面积407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全县蔬菜总面积达1.4亿平方米,其中发展高效农业面积约0.6亿平方米,建成了小拱棚967万平方米,大棚500万平方米,温室147万平方米,蔬菜千亩方4个,高效农业园区34个,年产量达45.6万吨,全县受益人数达19万人次。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型高效农业为方向,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按照巩固提升老园区、高标准发展新园区的思路,倾力打造高效农业精品园。2012年新建(扩建)了安阳裕禾芦笋种植示范园、辛村镇鑫康高科技食用菌种植示范园、辛村镇恒发蔬菜种植基地、贝尔春天高效休闲农林观光园、曲沟镇中林夏香菇种植基地、韩陵乡梨园村高效农业园区、瓦店乡东晟名优特蔬菜新品种示范园、吕村镇张中尚蔬菜种植园、永和乡锦隆农业有限公司等高效农业百亩园9个。建成了崔家桥镇高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辛村镇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千亩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2年,全县新建高效农林园14家,总投资5290万元,完成面积66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西部山区5家,分别为安阳县小南海农林观光园、安阳县铜冶镇铜城种植观光园、东坡水林生态园、化像傧河生态园、水冶瑞祥观光园,绿化面积87万平方米;平原区3家,分别为贝尔春天休闲农林观光园、安阳市沃森生态园、清河农业生态园,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丘陵6家,分别为九州生态园、敦鑫华生态园、梓森绿化生态园、安阳县袁源生态园、安阳县瑞丰生态园、新华生态农庄,绿化面积119万平方米。建智能日光温室16栋,面积4200平方米,农业教育科普用房400平方米,餐饮及客房2225平方米,养殖场7466平方米,打井15眼,建农家园1500平方米,道路修建及硬化11700米,渠道硬化3800米。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县政府成立高效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优惠政策,对土地流转大户进行一定的奖励,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坚持依法、群众自愿和有偿流转的原则,推进土地稳定有序流转。严把规模和时间关,严把经营关,严把审查关,确保流转的土地效益。县政府加大考核督查力度,把高效农业发展纳入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目标,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并进行奖惩。对于上级安排的农机补贴、水利设施改造、农业新技术推广等项目,优先向土地规模经营户倾斜,确保了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服务引导,营造宽松流转环境。县政府积极协调各大银行为高效农业园区和企业贷款,于今年4月初召开了全县银企对接会,要求各大银行今年必须将银企对接会上企业贷款全部到位,年底将根据支农贷款情况对各大银行评议。加强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和典型的宣传,财政、发改委、农业、水利、农业开发、国土、供电、金融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加大技术指导,提升高效农业发展效益。采取培训、示范、宣传、技术承包等方式,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优势农产品良种的覆盖率和更新率,加大高效农业关键环节和重大技术的开发引进力度,发挥农业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发展无公害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指导,建立技术服务示范点,实行“一包五定”的技术服务方案,包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服务,定基地、定责任、定标准、定效益、定奖惩。

(四)注重宣传引导,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思路,从资金、信息、技术上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规模大户予以扶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综合功能,协调高效农业产业的上下内外关系,搞好高效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配套,加快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积极发展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田头市场和连锁超市等流通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领办连锁超市或经营网点,开展农产品集中配送,加快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打造新的、更多、更强的农产品物流平台,把更多的农业生产者、企业和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把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全县整体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下一步,我县将通过搭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在政策、资金、技术和项目等方面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全程服务。加大对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信贷投入,帮助解决发展所需资金。加强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聘请农业部、省市各级专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工厂化育苗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对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培训指导力度,全面促进我县土地流转和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挣脱受害者的囚笼 下一篇:未来将会更注重民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