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化”为手段的采油业务外包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4-04 04:03:19

以“五化”为手段的采油业务外包实践与探索

摘 要:文章分析了在“会战”条件下,面对油田基础比较薄弱、各项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现有人才队伍难以支撑油田快速上产需求情况下,华北分公司采油一厂打破常规模式,创新管理方法,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合同化约束、过程化管控、科学化考核”为手段的管理,探索形成了以“采油管理业务整体外包”为重点的油公司管理模式。实践证明,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为新型油公司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油公司建设;采油业务外包管理

1 背景

中石化“五大会战” 的全面启动,开发规模迅速扩大,井站场数量急剧增多,原油产量由5.2万吨上升到18.85万吨。要实现稳产增产的基本目标,人力资源缺口甚大。2011年以前,该厂在岗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不足40人,中级以上职称的只有12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从数量到质量,都不能满足采油厂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采油厂成立时间短,底子薄、基础差,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也不尽规范。采油厂快速发展和人力资源缺口、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矛盾。

2 主要做法

要解快速发展与资源不足这一突出矛盾,该厂按照新型“油公司”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将采油管理区的采油、注水、油气集输等生产管理业务整体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管理经验的专业公司负责管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以“五化”为手段的采油业务外包由公司管理模式。

2.1 通过市场化运作,保证引进资源的质量

面对油田产能建设的快速推进,该厂提出了“引进外部资源,开展业务外包”的初步思路。组织专业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借鉴成熟外包经验。对具有合法资质的承包商企业发出诚恳邀请,对应邀企业认真组织资质审查、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和实力考评等,严把“入口关”,筛选实力雄厚、外包经验丰富、服务质量好、人员素质高的企业,作为入围候选承包商。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组织招投标,择优确定承包商。

2.2 通过专业化管理,促使水平的提高

通过专业化管理,借用外部成熟的操作和管理资源,将采油业务主体承包给中石化采油专业化服务公司,发挥外部资源的优势,为自身的生产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确保承包方技术服务质量,我们对承包商队伍结构提出基本要求:高级工比例占到30%、中级工比例占到80%以上,明确人员素质和岗位配置要求。秉承外包业务“管事不管人”的基本原则,以采油厂相关制度要求为管理基础,要求并鼓励承包商建立先进适用的人、财、物管理制度和体系,在生产、技术、设备、安全和人事管理方面给予承包商尽可能大的管理空间和自主决策权,使承包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3 通过合同化约束,明确承包内容、考核标准,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

合同是规范双方行为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承包范围、工作标准、服务质量、考核细则、费用结算、责任界定等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商议,使双方更加明确合作的共同目标和各自的权利义务。针对采油业务,把承包区内的油水井(站)及附属设施日常的注采管理以及油水处理、资料录取、管网巡查、设备保养等工作,作为基本的承包内容,乙方不仅提供劳务,还要负责日常生产组织及管理,甲方对乙方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把遵守管理制度、执行相关工作标准作为承包业务的起码承诺,保证了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在业务外包合同中明确承包商月度考核指标和细则,将产量、成本、经济技术指标下达给承包商,并将工作计划完成率、工作质量等管理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实现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全方位的兼顾和统一,保证了结算的合理性。

2.4 通过过程化管控,对承包商实施有效管理

制定业务外包管理制度,建立采油厂―作业区两级管理模式,实现全方位管控。采油厂负责签订合同和业务外包相关制度的制定以及月度验收、考核、结算等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现场监管团队,对作业区外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使考核工作的依据更加充分,对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更加及时到位。

以现有的管理制度为基础,针对业务外包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业务外包承包商管理制度》和《业务外包承包商考核制度》等15项规章制度。编制了《外包业务工作标准》,使业务外包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清楚和明白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衡量服务效果提供了依据。根据制定制度和合同内容,厂机关部门和现场监管团队采取不定时到井、站督促检查的方式,对生产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察,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承包方,责令其及时进行整改,并执行相应的处罚规定。

2.5 通过科学化考核,提高承包商工作质量

一是月度考核。月初给承包商下达产量、成本和经济技术等指标。月末召开验收会议,采油厂各职能部门和现场监管团队对本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和综合汇总,将考核结果与费用结算紧密挂钩,按照所得分数扣除相当比例的服务费用。对于业绩贡献突出、管理效果优秀的基层队和员工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通过严考核、应兑现,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承包商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日常和专项检查考核。通过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制定工作质量奖罚规定,对乙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每月工作质量监督公报,将考核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将督查发现的严重问题同时加以披露,敦促整改。对于违反制度、违规作业等不良行为在月度考核结算中适时惩处兑现。

3 实施效果

3.1 整合集团公司老油田资源,盘活富余劳动力

通过业务外包,引入了中石化内部老油田企业的职工队伍,安置员工342人,协助东部老油田解决了冗员现象,缓解了老油田人员富裕、安置困难等种种矛盾和问题。对稳定职工队伍,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

通过采油业务外包创新模式的实施,人才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在较短的时间内借用外部的优秀专业人才,改变了人员紧缺、职工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够很快胜任岗位的现状,提高了队伍的整体实力,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低成本高效率开发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3.3 降低了企业管理风险

通过业务外包,实现了增产增收不增人的经营目标。通过合理调配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将传统的用人机制改为实实在在的用工机制,减少了企业的隐性负担,缓解了职工住房、婚姻、子女就业等现实矛盾和问题,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上一篇:大学生入职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下一篇:鹤煤六矿“10·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