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33例

时间:2022-04-04 03:36:03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33例

痉挛性偏瘫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肢体瘫痪, 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共同运动模式, 这种异常模式严重妨碍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 采用了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3例患者, 年龄最大者78岁, 最小者45岁, 平均年龄61岁;男性24例, 女性9例, 病程最长者1年, 最短者2个月;脑梗塞17例, 脑出血16例。

2 治疗方法

2. 1 针刺疗法 上肢取穴肩髃、曲泽、尺泽、上廉、三间、支正、阳溪、大陵;下肢取穴膝眼、犊鼻、足三里、血海、阳谷、照海、丘墟。用0.3 mm×25 mm及0.3 mm×40 mm无菌针灸针, 常规消毒后进针, 针刺得气后, 行泻法, 出现中强度针感。1次/d, 留针20 min/次, 每隔5 min行针1次, 12天为1疗程, 疗程中间休息2 d。

手法捻转, 出现强烈针感后, 常能即时解除手指及踝关节痉挛, 肘、腕、膝关节拘挛亦能得到缓解。

2. 2 康复疗法 采用抗痉挛模式和促进分离运动。上肢抗痉挛位, 患者做在床边或床上, 两上肢成抗痉挛位放于离身体20 cm左右支在床面上。(:肩外展、外旋位, 肘伸直, 手指尖朝后或朝向侧面, 手掌平放在床面上。)下肢抗痉挛位, 患者取坐位屈膝, 治疗师沿患膝向足跟下压。

运动训练时, 有针对性地进行上肢伸肌的肌力训练, 如肩外展, 伸肘, 前臂旋前, 手指伸开;以及下肢屈肌的肌力训练, 如屈髋, 髋内收, 屈膝, 足背屈。采用拮抗肌运动, 以达到分离运动的正常引出。

3 疗效观察

3. 1 诊断标准 采用改良Ashworth法[1], 其具体方法是:0级, 无肌张力增加;1级, 轻微增加, 表现为在抓握中被动屈或伸至最后有小的阻力;2级, 轻度增加, 表现为在抓握至一半ROM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3级, 肌张力在大部分ROM中都有较大增加, 但肢体被动运动容易;4级, 肌张力明显增加, 被动运动困难;5级, 受累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

3. 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修正。治愈:肌张力升高完全消除, 可基本自理生活;好转:肌张力消除2~3级, 可借助外力行动;未愈:痉挛性偏瘫无改善或肌张力仅消除1级。

3. 3 治疗结果 33例患者治疗3~6疗程, 治愈21例, 占63.6%;好转10例, 占30.3%;未愈2例, 占6%。总有效率占93.9%。半年后随访, 治愈及好转患者疗效稳定无反复。

4 讨论

偏瘫可分为迟缓性偏瘫和痉挛性偏瘫两大类, 俗称“软瘫”和“硬瘫”。中医学认为, 风邪侵入人体, 从外入内, 由阳入阴, 初起风邪搏于表皮、阳经, 日久如里, 风邪入筋则耗伤津液, 筋脉失养, 而致肢体拘挛。《灵枢·寿夭刚柔》“病在阳之阴者, 刺阴之经”的记载, 阳之阴, 即指筋脉。对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 针刺取穴多取阴经穴位治疗。手法采用“实则泻之”, 针对肢体肌痉挛的具体情况, 行手法泻阴经经气, 松弛局部肌肉, 从而达到解除痉挛, 平衡肌力, 调节功能的目的。如针刺大陵穴, 针尖向中指指尖方向斜刺, 并嘱患者张开手, 随即解除手指痉挛。

康复治疗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偏瘫患者达到痉挛期[2], 主动肌群的张力逐渐增大以至亢进, 而拮抗肌群的张力减弱甚至消失, 如果没有很好的康复指导和训练, 使肌群失去动态的平衡, 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运动模式, 如“挎篮划圈”步态。通过脊髓反射中的交互抑制原理, 抑制拮抗肌的痉挛, 矫正屈、伸肌力量之间的不平衡。通过临床观察, 传统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运动疗法相结合, 对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士枋, 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2] 吕慧青, 遇永琴, 李秀珍.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24(4):54-55.

上一篇:辽源市—发生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评析 下一篇:延长型新生儿脚踝识别带的设计与应用